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任务书及开题报告模板
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XXXXX学号040111XXXX所在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指导教师陈勇职称讲师任务下达时间2014年12月20日论文题目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翻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其时间安排主要任务:通过研究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如何在翻译中避免性别歧视的一些翻译策略使翻译事业健康发展。1.2012年12月—2013年1月定题并提交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2013年3月15日以前完成并提交论文初稿;3.2013年4月20日以前完成论文的修改并定稿;4.2013年5月初准备答辩材料,根据学院要求进行答辩;5.2013年5月中旬提交答辩后的全部材料。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1.论文文本严格按照《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统一规范执行;2.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单词,参考文献英文文献不少于2种(篇),中文不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1.开题报告,严格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编撰并提交。2.论文文本,包括:毕业论文封面(汉语)、独创性声明、授权声明(汉语)、毕业论文首页(英语)、致谢(英文、中英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200字以内,英文摘要在250个词以内)、关键词(3—5个)、目录、正文、附录(为可选项)、参考文献。3.论文内容应达到本任务书第二项规定的技术指标。4.论文完成稿应严格按照学院统一要求进行装订。毕业论文(设计)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HolyBible.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78:18.[2]Ronald,Waldhaugh.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LondonUK&NewYorkUSA:BasilBlackwell,1986:311.[3]SallyWehmeier.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827.[4]Spender,D.ManMadeLanguage.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80:158.[5]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高朝阳.“从历史文化视角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攀枝花学院学报.(5)2009:101.[8]贺显斌.“翻译话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浅析.”外语与外语教学.10(2003):40–42.[9]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国翻译.7(2004):10–15.[11]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4.[12]刘佳.CollinsCOBUILDAdvancedLearner’sEnglishDictionar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323.[13]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9.[14]荣楠楠.“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硕士].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15]宋红波.“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改革.”[硕士].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16]王文科.COBUILDEnglish-ChineseDictionary.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778.[17]谢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17.[18]张娟娟.“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硕士].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9]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7-9.[20]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博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21]朱亚军.TheOxfordAmericanCollegeDictionary.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54.34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学院主管领导签名:年月日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XXXXX学号040111XXXX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育方向)指导教师陈勇职称讲师论文题目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翻译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论文的写作提纲或毕业设计(创作)的基本思路、主要参考文献等;2、开题报告内容、写作进度、具体时间安排及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栏目要求采用宋体小四号字、18磅行距打印;3、“指导教师签名”及“日期”要求手写体。(可另附页,填表时请将此填表指导语删除)4、如果选题为研究论文形式者,应在开题报告中以提纲形式体现初稿写作思路。一、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当今世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社会,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自然折射出性别歧视现象。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主义者对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各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并不一样,于是我们就需要借助于翻译这一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转换机制,而作为语言转换工具的翻译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性别歧视这一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会毫无疑问地会影响翻译。故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语言系统普遍规律的认识,对具体的语言研究也有帮助,并且能拓宽研究视野,有助于解释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以及外部因素对语言结构本身的影响,能够规范一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有助于翻译标准的实现。就实践意义来说,能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对两性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减少性别歧视语言的使用,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随着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各国之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为了减少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性别歧视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美国社会中一些性别歧视的做法引起一些美国女性的关注,她们对此展开研究并予以批判。当时,社会上正掀起一场政治运动,旨在通过立法和改变人们的态度来实现妇女解放。这场运动试图彻底转变社会文化,使女性从依附男性的旧社会进入到每个人都拥有平等权利和地位的新时代。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人士也提出同样的想法。本人主要搜集了英汉语言中的性别研究、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避免性别歧视的翻译策略的研究。1.英汉语言中的性别研究Robnefort(1665)在HistoireNaturelleetMoraledesIlesAntillet中指出,欧洲人在与当地的印第安人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的男人和女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最早提出语言与性别研究。O.Jesperson(1922)在《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中阐释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有明显的不同。萨丕尔(1929)在《亚纳语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言语形式》中进一步肯定了语言中存在性别差异。R.Lakoff(1975)在《语言与妇女的地位》中,从话语层面描述了美国文化中女性用语的几个主要特征。语言与性别差异从此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陈原(1980)在《语言与社会生活》中提出,性别语言的研究问题。秦秀白(1996)在《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时文化透视》中,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性别语言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视角。玛丽(1996)在《男性.女性语言》中对男女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男女语用的意义及其演变方式、性别语言的范围及其社会、文化因素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德博拉.谭楠(2000)在《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男人和女人》中详细阐述了男女不同的话语风格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还能帮助读者处理好异性交往中的沟通问题。2.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O.Jesperson(1923)在《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中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也就是说以男性语言为规范,把男性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性变体。R.Lakoff(1973)在LanguageandWomen’sPlace中指出,在语言所反映的世界图景中,男性居于中心地位,而女性的形象却是残缺不全的。Bolinger(1980)在Language:theLoadedWeapon中提出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孔庆成(1993)在《性别歧视两面观》中客观地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刘在良(1996)在《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提出,社会经济因素、意识形态、文化因素是造成汉语性别歧视的原因。朱文俊(2000)在《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中,从男人的霸气,受损伤的女性,性别意识与标志,女权运动与性别语言走势,对性别歧视语言做了较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王志强(2000)在《汉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通过非对称倾向,分析了称呼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潘世松、王燕(2002)在《汉语词语的性别歧视》中指出,称谓语、谚语和俗语中也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3.避免性别歧视的翻译策略的研究BettyFriedan(1988)在《女性的奥秘》中指出,使用男女对称的称谓语的翻译策略。Simon,Sherry(1996)在GenderinTranslation:CultureIdentityandthePoliticsofTransmission指出,使用两性兼顾的词汇的翻译策略。王春燕(2002)在《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中,提出创造新词,并使其尽量中性化的翻译策略。刘小云(2005)在《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变革》中提出了,创造一些新词来代替那些有性别歧视的旧词的翻译策略。包桂英(2006)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浅探》中指出,用两性兼顾的语言来取代具有男性倾向的语言,用具有普遍意义的词汇代替具有男性偏向的词汇的翻译策略。包小丽(2009)在《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变革》中提出在称呼语方面要创造新词从而实现男女称呼上的对等的翻译策略。张庆艳(2010)在《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策略》中指出,尽量使用包括两性在内的词,即无性别之分的词,同时停止使用侮辱,贬低女性的语言的翻译策略。张娟娟(2012)在《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中指出,使用代词的复数形式,变主动语态为被动语态,完全省略代词的翻译策略来避免性别歧视,同时她还提出要避免性别歧视,必须改变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三、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本文从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着手结合大量的实例,先从性别歧视的定义入手,分析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紧接着分析了在英汉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翻译中避免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值得探讨的翻译策略。四、拟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翻译在各国的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了让一种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不扩大到其它的语言中,也为了保证各国之间的健康交流与发展,在翻译中要尽量避免性别歧视语言的使用,从而保证翻译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五、研究方法在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总结归纳法对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存在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应用了例证分析法。六、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尽管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存在已久,一时间很难消除,但本文还是就避免及最终消除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给出了一些翻译策略,对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七、提
本文标题:任务书及开题报告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5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