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设计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认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知道《九章算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演示、讨论并发言,能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归纳秦汉时期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杰出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的事迹,学习他们一心为民的高尚精神和科学的精神。并能从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利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特别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改进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教学准备:1、实物教具:帛、麻纸2、多媒体课件3、收集各种有关造纸术、医学、数学方面的信息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新新课的导入:老师:秦汉时期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昌盛,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的条件,所以这个时期的科技文化在一些领域中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那么,在科技领域中究竟取得了那些突出的成就?这节课我们上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师讲述:只要提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让学生回答四大发明,然后说明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那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板书)1、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是什么?(板书)(放一段视频,然后让学生回答。将相应的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陶器——兽骨——龟甲——青铜器——石碑—竹木简老师: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哪些不足?(让学生自由讨论后,请学生发言,老师归纳:不方便、不易携带。)老师: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它们有什么不足?老师:讲关于“帛”是一种丝织品,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一下帛的不足,准备了一块布相当于帛,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在上边写字演示一番。最后老师总结帛不足之处“昂贵。”老师:讲“竹木简”的不足。讲一个故事来让大家认识竹木简的“笨重”。教师说明:随着两汉经济的恢复、文化的发展、学校的兴建,读书的人多了起来,帛和竹木简越来越不能适应书写的需要。因此,时代需要一种既简便又能普及使用的书写材料,造纸术便应运而生。2.造纸术的发明:(板书,多媒体“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纸”)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而发明的。什么叫“积漂絮成絮片”呢?(由老师讲解然后让学生齐读。)老师:西汉前期,生产蚕丝需要将吞丝煮烂,浸在水中反复捶打成丝绵,这个过程叫“漂絮”。工匠们在“漂絮”时发现有一些残絮遗留在席子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棉片,可以用于书写。老师:但这种絮纸质量差,原料贵,产量不高。后来,人们用麻为原料造出植物纤维纸,但是,这种纸的原料少,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3.蔡伦改进造纸术:(用课件演示《蔡伦像》及造纸的过程)老师: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为造纸原料,这种造纸方法,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105年,蔡伦正式将这种纸献给朝廷,从此在全国推广)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相当普遍。4.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人类的贡献:(多媒体课件:造纸术传播时间及方向,由学生看书回答并讨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老师总结)教师: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开来以后,取代了当时各国不理想的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由老师问学生回答医学方面的成就。用多媒体演示。)1.张仲景——《伤寒伤寒杂病论》“医圣”、(板书)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另一个奇葩,秦汉时期,名医辈出,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东汉两大名医。他们对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杰出医学家,当时连年战乱,疾病流行,为使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生命,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以其卓越的成就,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医圣”2.华佗—“麻沸散”“神医”(板书,用课件演示)华佗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华佗研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给患者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据《后汉书》记载:华佗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不一会儿,药剂发生作用,等到病人失去知觉后,他切开病人的腹腔,把“积聚”(肿瘤之类的东西)切掉,然后再把腹腔缝合起来。这个手术即使在现在,也仍然是比较大的手术。)华佗医术高明,又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誉为“神医”。(老师讲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从中感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三)《九章算术》(板书,用课件演示)老师:大家都知道几何中的勾股定理吗?勾三、股四、玄五。(让大家了解一下,它就是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里率先提出的一个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老师:到了东汉,又出现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全书分为九章,故称“九章”。)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奠定了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老师:讲解九章算术内容:用课件演示,全书系统总结了从先秦到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记载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它的特点就是和当时的实际需要密切相结合,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大特色,一大优点。三、总结:利用课件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了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科技领域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成就造纸术劳动人民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制造成最早的纸蔡伦东汉时期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医学张仲景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学的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华佗东汉时期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后世誉为”神医”数学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四、作业1.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的()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2.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的书写材料主要是()①羊皮②竹木简③树皮④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3.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简化制作过程C.使造纸原料容易得到而又便宜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A.药王B.医祖C.医圣D.炼丹家5.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是()A.张仲景B.扁鹊C.葛洪D.华佗6.奠定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在中国和东方数学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数学名著是()A.《黄帝内经》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甘石星经》7.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为了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造的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8.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A.西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西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本文标题: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7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