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认识钟表》教学案例
《认识钟表》教案案例教案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认识钟表》。课前思考在第一学段中,《标准》对钟表的要求是: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对于这个教案任务,教材是分别安排在一、二年级完成。在一年级,主要是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能够认识整时及半时的记时法。在二年级,主要是认识24时的记时法,形成完整的钟表知识。材通过“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体现了新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的思维。因此,在教案中,应贯彻下面四个思路。一年级的孩子,生活在条件优越,节奏日益紧凑的环境中,有朦胧的时间观念及钟表知识,在钟表的认识上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种经验仅是对钟表完整知识的肤浅认识。而且,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学生从踏入学校大门的一刻,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品质、学习习惯都应该得到良好的熏陶和发展,尤其是在课堂的文化知识学习中,锻炼和发展情感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刚踏入学校大门的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端。为此,在教案中,我力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多层次的,操作性强的体验活动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案目标的有效达成。课堂写真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看屏幕,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三个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实物钟挂在黑板上。师:同学们,黑板上的实物你们认识吗?它们有什么作用?生:台钟、闹钟、挂钟,这些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2、导入: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它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猜谜语游戏,创设出富有趣味、引人入胜的情景,自然地引出“钟表”;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归纳钟表的大小、形状和作用,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外形、作用。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地参与教案的全过程。)二、演示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实物观察,认识钟面。出示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概括有关钟面的知识。(1)分组讨论。请小朋友们观察黑板上的钟面或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后向小组的同学介绍,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谁的口齿最伶俐,将你所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要把握知识掌握的深度,引导学生观察出数字排列的有序性、数字分布的均匀性、指针行走方向的一致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称、有序地观察钟面)。(3)引导学生概括。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的。(课件同步显示时针、分针、12个数字以及时针、分针行走的方向)。学生概括教师板书:数字——1、2、3…12时针——(短、粗)分针——(长、细)(4)知识的深化。想一想、说一说:(小组讨论,合作完成。)l钟面上的数字1、2、…12代表什么?l为什么把短、粗的针叫做时针?l为什么把长、细的针叫做分针?(评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锻炼了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看到的和想到的说一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现新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看时刻。(1)整时刻的认识。①电脑屏幕依次显示表示1时、3时、6时的钟面。②小组讨论:●这三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先看什么?再看什么?●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③引导学生概括看整时刻的方法(课件出示):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齐读一遍)。④实践操作:请同学们在你的学具钟面上分别拨出以下时刻:2时、4时、9时(同桌检查)。(2)半时的认识。①课件依次出示表示12时30分、10时30分、7时30分的钟面。②小组讨论:●这三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分别是多少?●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规律?③引导学生概括看半时的规律:分针都是指向6,时针指向某两个数字中间。④课件依次出示表示11时30分、3时30分、9时30分的钟面,让学生分别说出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⑤实践操作。请同学们在你的学具钟面上分别拨出以下时刻:8时30分、1时30分、11时30分。(评析:通过几个具体实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讨论,独立发现、小组归纳整时刻、半时刻的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学生亲自动手拨时刻,及时地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1、动手动脑,看谁最快(1)请同学们在你的学具钟面上分别拨出以下时刻:7时30分、2时30分、3时、5时、4时30分。(2)小组讨论,如何拨出12时、6时30分。(3)小马有事外出,将没制作完的钟表面停了下来(如图),你能用直尺将钟表面完成吗?2、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1)电脑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让学生看图、说图意、认时刻。(2)找朋友(把出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3)联系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起床上学午饭放学回家晚饭睡觉说出你每天的作息时间,再填写下表(课前每人发一张)3、实践操作,设计钟面。广告发布会:请小朋友们在本周内,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钟面,在下周的数学活动课中,把你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同学们,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咱们班的“最佳小小设计师”。四、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师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一节课内,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评析:学生在回忆中加深对整时整点及半时的认识,知道珍惜时间,再次落实了课堂教案的重点。)
本文标题:《认识钟表》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7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