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二讲认识中国农业形势
第二讲认识中国农业形势2013年6月(2011年4月,2011年10月,2012年2月)提纲1、中国农业安全问题解析2、农业安全五项建设任务3、建设基本道路4、农业安全工程建设内容与进程5、若干建设方针6、结语第1部分中国农业安全问题解析1.1食品安全问题2007年潘根兴研究报道,对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县级以上市场所采91个大米样品分析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2008年中山大学科研人员对广州6个区农贸市场采蔬菜样本分析镉、铅含量,结果发现叶菜类蔬菜污染情况严重,除1种为轻度污染外,其余5种均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叶铁桥,2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为16%以上(严小七,2012年)。分项195219772011粮食产量163902827554647.1水稻68451285519576.1小麦1815411011518.1玉米16854940.017724.5杂粮12051290415.7谷子1155615157.3高粱1110770.0245.6水稻41.76%45.46%35.82%小麦11.07%14.54%21.08%玉米10.28%17.47%32.43%杂粮7.35%4.56%0.76%谷子7.05%2.18%0.29%高粱6.77%2.72%0.45%三大作物比重63.12%77.47%89.33%三大作物:杂粮8.59:116.98:1117.44:11952-2011年中国粮食结构演变项目197720112011/1977粮食297.7416.81.4植物油-32.119.59.3糖2.610.24.0肉类8.258.17.1奶类-1126.726.7水产品-44.940.98.3蛋类2.620.57.9水果-2893.411.7蔬菜84.1494.05.91977、2011年中国膳食结构演变来自国际方面的影响2011年统计,全国消费植物油2675万t,其中转基因大豆油占41.8%,棕榈油占23.4%,菜籽油占18.7%,其余16.8%为其它油。此外,转基因豆粕已经占我国动物蛋白质饲料的50%以上。目前转基因大豆油为国民直接食用,部分用于生猪、肉鸡、蛋鸡、肉鸭补充能量;转基因豆粕、棕榈油用于动物生产。这意味着转基因大豆油已经与每位国人每顿饭发生关系,转基因豆粕、棕榈油则通过猪肉、鸡肉、鸡蛋、鸭肉、牛奶、牛肉、养殖鱼类等产品,与每位国人每天的食物消费相联系。食品质量状态2011年1月《小康》杂志进行“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多人认为食品安全存在问题,近七成人对食品安全现状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15.6%的部分感到“特别没有安全感”;同年12月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在“2011中国全面小康建设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中,食品安全问题排在“房价”、“物价”之后,位列第三。在回答“你对食品安全状况满意吗?”64.5%的人回答“不满意”,23.5%的回答为“一般”。除去房价、物价属于经济问题外,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正在上升为群众关注的第一大社会问题。社会健康状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现代病定义为:与工业化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方面: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7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300万人,为第一死亡因素。癌症方面:2008年4月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与30年前相比,全国癌症死亡率增长80%以上,我国新发癌症病人占世界的20%,癌症死亡病人占世界的24%。目前每年死于癌症病人接近200万,死亡人数居世界之最,是我国第二大死亡病因。糖尿病方面:2011年报道,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为9.7%,高于世界6.4%的水平,合9240万患者,另有1.482亿人为糖尿病前期人群。我国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陈一心(2006年)指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占总人口的15%,处于疾病状态者占15%,其余70%处在“亚健康”状态。问题根源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归结于每一项食物生产与食品加工基础,其根源在于:对食品安全问题范畴、独特性、重要性认识不明确社会健康管理与食品生产隔离,农学与医学分离农业生产服务、食物生产、食品加工、食品销售隔离管理食品安全方面长期追踪研究不足食品进口科学基础有待加强基本认识由近期国民健康状况、食物生产与加工体系状况、食品结构变化表明,我国已经客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自农业诞生、经历传统农业以来,世界农业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根本性、后果难以预料的食品危机。1.2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粮食安全工程基本问题全国粮食产量走势(1949-2011年)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单产(kg/公顷)粮食总产(万吨)年份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万吨)单产(kg/公顷)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占有量变化趋势(1949-2011年)200250300350400450194919511953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人均粮食占有量(kg/人)年份人均粮食占有量(kg/人)1949-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变化年份粮食总产(万t)间隔时间(年)年粮食增长量(万t/年)年粮食增长率(%)194911318---196621400175933.82197830477127562.99198440731617094.95199650454128101.80201054648143000.571950-2010年粮食亩产量增长状况时间年限亩产量范围kg/666.7m2年亩产量增加值kg/(666.7m2*a)1950-1957777-975.71958-198123103-1893.71982-199715208-2996.01998-201012300-331.52.6Chinamainagriculturalproductandgeneralimported2001to2010(Unit:10thousandtons;0.1billiongdollars)Item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Wheat73.96342.4725.8293.461.310.13.289.4123.0Barley236.8191170.7217.9214.191.3107.6173.8236.7Maize3.90.80.10.20.46.53.544.9157.3Soybean1394113220232659.12827.03082.13743.64255.25479.7Cotton11.316.5198.4265.3380.6261.5218.9159.8312.8Cereal344.4214.9672.2359.5155.7154.0315.1570.8Rice29.323.825.776.652.273.028.9Rapeseed172.461.8130.3328.6160Ediblevegetableoil167.5540.9676.4621.3671.5817.1950.2826.2Suger120118.377.5121.4139.0136.5119.378.0106.4176.6Vegetable9.69.110.79.711.79.910.48.815Fruit86.795106.2114.5125.9134.7169.2230.9275.4Aquaticproduct205.5249Livestockproduct21.8Livepigproduct20.4Poultryproducts70.8Totalamountofim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118.3124.4153.1280.3287.1320.7410.9586.6525.5725.52010-12-22文摘周报,陈锡文,粮食增产可持续性令人担忧2003-2010,粮食8614亿斤增到10800亿斤,年均3.3%总需求为10500亿斤地区差别:2009年13个粮食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77.1%,11个平衡区占16.4%,主销区(京津沪浙闽粤琼)占6.5%。主销区自给率34.6%,比2005降低4.7个百分点。粮食产能越来越向缺水区转移。中国农产品综合消费水平已经超过综合生产能力。保守估计,进口量相当于超过6亿亩农作物面积。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2011年7月19日,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对农业的忧患意识还不够,自然灾害不断,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缺乏应对的准备,怎么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去年,我国净进口农产品换算成耕地,相当于进口了近9亿亩播种面积。这相当于进口了一半的耕地,一旦不能进口了,怎么办?所以要发展现代农业,比如中国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低产田,通过改造,潜力还很大。农业入世十年:彷徨与抉择2011年11月17日04:21来源:证券时报程国强说:“2010年,中国进口植物油与进口油籽折油共2035万吨,若实行植物油进口替代战略,即将这些植物油全部由国产大豆来替代,按照目前国内大豆亩产236斤的生产技术水平测算,约需9.6亿亩种植面积。”问题根源人口绝对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发展对食物消费结构变革,增加粮食消费量国际粮食市场开放交流格局利益与风险并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度期粮食问题难以拿捏全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认识未达成共识,协调行动不力基本认识近30几年中,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我国粮食产品供求关系已进入供小于求的不平衡状态。宏观领域的这一持续性发展趋势,加之频频冲破粮食自给率90%红线,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危机已经存在,必须认真应对。1.3农村牧区安全问题农区牧区安全问题农村牧区安全工程建设1978年17.92%2011年51.3%1978-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炙热的城市化过程中国1998年城市化率为30.4%,2011年达到51.3%。按照这样的速度,2020年将达到60%,即大约30年时间从30%上升为60%。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的这一过程经历了180年左右时间,美国用了约90年,日本则用了60年左右时间。我国正在经历的是世界最激烈的城市化过程。基本认识综合考察近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趋势,农村单元已经明显出现农村优势劳动力“萎缩”、农业生产力“衰落”、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化、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化膨胀始发展挤占农用土地等迹象。这意味着国家城乡矛盾趋于尖锐化。我国农村牧区事实上存在危机。乔治.肯南,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1948年(引自威廉.恩道尔,《粮食战争》,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引言)我们拥有世界50%的财富,但人口只占世界的6.3%。亚洲各国与我们之间的差距尤其显著。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能成为嫉妒和仇恨的目标。下一时期我们的真正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我们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我们保持这种差距的关系模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摆脱所有的多愁善感和白日做梦,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国家最直接的每一个目标上面。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在世界各地干那些毫不利己、乐善好施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基本矛盾关系与中国传统时期的城乡关系相对和谐不同,历史上的欧美体系本质上为城乡对立、依靠扩张规模缓解内部矛盾的体系。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再也无余地可展开的格局下,城乡“剪刀差”暴力就必然陷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困局。问题根源近200年来,欧美依靠强权攀登上了金字塔之巅,建立了全球泛城乡对立格局,人们将之美名为常规现代化。世人仰视欧美,以为在金字塔基也可如法炮制,结果是对立着的主要矛盾方面开进了更狭小的发展空间,实践着最激烈、更普遍、捉襟见肘式的城乡矛盾运动
本文标题:第二讲认识中国农业形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