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党在武装斗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历史和经验
党在武装斗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历史和经验从1921年到2011年,一条九十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浙江嘉兴的游船,一头连着总数7000多万的领导者中国向前迈进的党的队伍。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与丰盈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为党庆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要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运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形成了系统的体系。包括武装斗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和对外交往等方面。本文针对这些方面展开了适当的讨论。一、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推翻反动统治、抵御外来侵略、争取解放的主要手段。1871年,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公社的主要经验就是用武装的人民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也指出:武装斗争是革命的最高形式,阶级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要采取武装斗争和国内战争的形式,夺取革命的胜利。苏联人民在列宁领导下,实践了这一理论,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也经历了艰难而血腥的过程。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同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此时,共产党人才清醒的认识到,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同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爆发。日后,在中国湖南、江西、广东、湖北、福建等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相继爆发各类起义。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武装斗争的理论。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他强调,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他认为进行武装斗争必须依靠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它和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成为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要是武装斗争的历史。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第二、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第三、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反革命力量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薄弱;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可能。第四、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凶恶而强大的,而城市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共产党要积蓄和锻炼力量,就必须领导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第五、事实上,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中国革命战争正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下取得胜利的。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的无产阶级受压迫最深,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二、军队和国防建设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共产党仍高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因而南昌起义部队仍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既第十八集团军和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从国共内战时期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解放事业和抗击外国侵略和帮助邻国作出了巨大的艰苦的努力和伟大的贡献。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依靠基层民众,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参加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抵御外来侵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还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还击战等边境作战行动,成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的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局部冲突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形势,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新形势下我军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军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作为军队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建设抓紧抓好。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奋发有为地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向前进,继续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把改革创新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动力,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进一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活力,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新时期我军适应时代发展和安全形势变化,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力量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军积极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进行中外联演联训和国际灾难救援。三、统一战线1300马克思恩格斯说:“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同其他可以参加革命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联盟。必须联合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行动,也要联合资产阶级。”列宁说:“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和根本保证。而无产阶级要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工农联盟。”建立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重大法宝。毛泽东也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站上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我国共产党要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两个联盟是对立统一的。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在巩固和发展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第一个联盟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统一战线的第二个联盟,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见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派别,由于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而表现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方针。对反共顽固势力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十六大以来,我国统一战线发展进入新阶段。统一战线地位重要、作用重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优势越得到发挥,团结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的事业就越能更好地向前发展。所以我们党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我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四、祖国统一(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2
本文标题:党在武装斗争军队和国防建设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历史和经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0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