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本章学习要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与类型◆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周期性◆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因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及对策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概述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与类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管理的改革,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检验、市场的竞争等,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和评价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在现行科技成果的管理机制下,只有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鉴定或具备视同鉴定条件的研究和推广成果,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和准予登记的项目,才能被认可为科技成果。(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基础性研究成果应用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研究成果(二)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1.按成果的性质分类(1)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运动机理、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学术论文,其学术水平的高低、先进性程度等一般通过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评论和引用来获得认可。基础性研究成果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一般泛指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科技人员在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应用性研究成果一般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用技术或物化类技术产品,因而具有典型的商品特征,不但易于推广应用,而且具有进一步转化的价值和空间。(2)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研究主要是研究解决应用性研究成果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生产条件下推广应用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结合具体情况,对应用成果的某些技术指标或性状,通过调试、试验,最后加以改进和提高,或根据多项应用成果核心创新成分,组装配套成综合技术,实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协调统一,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3)农业开发性研究成果2.按成果的表现形态分类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指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成果。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指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特别是协调生物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与技巧,通常以图纸、音像、配方、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流程等形式表现出来。二、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四个工作步骤三种创新两点意义一个前提(一)四个工作步骤这四个工作步骤反映了农业科技成果研制的全过程。它包括:选题、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观察、思维和试验验证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调研总结和完善提高首先选题时要注意一是要从生产实践出发,二是要考虑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从事科学研究既不能创造规律,更不能违背规律,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三是要与自身研究条件相适应。其次应坚持实行开题论证制度。最后对立项的课题要周密设计,准确地提出研究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各年度预定研究进度安排,明确研究的内容和主攻的关键以及研究的方法、措施,确定试验设置和处理及观测分析的项目。1.选题、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第一在观察时建立准确、具体、清楚、实用的文字、影像记录。第二在选题和主攻方向、实验构思和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科研动态的搜集和信息的利用、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数据处理采用的方法等方面,凭思维作确定。第三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观察力,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2.观察、思维和试验验证示范任务主要是确定新成果的技术经济效果和适宜的范围以及推广时应具备的条件。在确定推广项目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进行经济效益预测分析,同时要考虑当地群众的经济条件与文化条件,能否掌握技术的复杂性和支付新增生产费用的能力。生产应用中一定要根据农业科技成果的自身特点,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3.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依据在调查总结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已在生产中应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完善提高,扩大应用规模,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4.调研总结和完善提高(二)三种创新新发现新发明改进与提高理论上的学术价值生产上的实用价值成果要通过同行专家的技术鉴定被市场机制所证明得到社会的认可(三)两点意义(四)一个前提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周期性就某一项具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而言,它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时间则是有限的。这种总体上的无限性和个体上的有限性的统一,使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每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过程就是一个周期。旧的成果总要被新的成果所代替。投入期(也称试验示范期)发展期(也称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而言,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基础在投入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在农业推广工作中,一方面要搞好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工作,不失时机地引进和开发新的成果,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连续性,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要合理地选择交替点,既要保证前项成果充分发挥效益,又要使后项成果及时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交替点过早过晚都不利于总体效益的发挥。一般认为,两项成果的最佳交替点,应该是前项成果处于成熟期的终点,后项成果处于成熟期的起点或者处于发展期。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以后,应当及时进行试验示范,加快发展期推广速度,使其尽快进入成熟期,并尽可能延长成熟期时间,避免过早衰退。四、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一)成果的质量(二)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三)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四)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一)成果的质量先进性适应性成熟性效益性实用性成果的产出系统成果的鉴定系统成果的推广系统(二)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农业科技成果需求者的认可是农业科技成果能够推广的根本保证。科技成果的推广,需要在农民和农业企业认识、接纳的前提下,首先产生科技成果的需求,然后在推广人员和生产者的共同合作下,经过具体的生产操作,使科技成果的效益发挥出来。否则,农业科技成果只能被排斥在农业生产的系统之外,只作为知识形态的产物和潜在生产力因素存在。(三)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即需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作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过程中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加入WTO后,按规则,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将会逐年削减,而对农业的保护将主要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来实现,增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投入的力度是“绿箱政策”所允许。所以,国家在制定科技投入政策时应向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倾斜。(四)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机构与人员同推广对象进行沟通,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做法。项目推广综合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开发公司(企业)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第二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农业部和财政部:丰收计划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工程、星火计划国家教育部:燎原计划、菜篮子工程科技扶贫项目、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等等各省、市、区不同层次还有相应的推广项目一、项目推广项目推广即项目计划型推广方式,是相关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项目的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这是我国目前农业推广的重要形式。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业推广部门,每年都要从已有科研成果和引进技术中编列一批重点推广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综合服务型推广方式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技术、信息和物资相配套的综合服务。意义在于:第一,技术推广与经营必要的农用物资相结合可增强推广机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一大批新技术能及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第二,促进流通,弥补了有关农用物资经营主渠道不畅通的不足,方便了群众,满足子生产的需要;第三,农业推广机构和农业推广人员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可以把产前的预测、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产品经销集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二、综合服务三、技术承包技术承包型推广方式主要是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利用自身的技术专长在农业技术开发的新领域为了试验示范和获取部分经济效益的一种推广形式,推广单位或推广人员与生产单位或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承包合同,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形式推广技术。它是联系经济效益计算报酬的有偿服务方式。采用技术承包方式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承包一定要坚持各方自愿的原则;二是要明确参与承包各方的责、权、利;三是要有适当的措施保证合同的兑现;四是它主要适应于大面积的推广和开发项目的实施;五是承包集团应由权威部门来组织。有偿转让方式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显著、技术上有较大难度、易于控制、见效快、区域性小的物化技术成果或易于控制的非物化技术成果。这种方式的应用应当至少具备4个条件:一是有较完善的农业技术市场及其管理规范;二是转让的技术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三是有购买能力;四是要有较完善的农技成果信息网络。四、技术转让农业技术转让也就是指农民具有自行开发、应用新技术的素质和购买新技术的意愿,在推广人员的中介和协助下,向技术发明人购买新技术。采取技术入股形式推广的技术成果,大多是可控程度较高的物化成果或具有一定可控性的非物化技术成果。五、技术入股技术人股是指高校和科研单位将通过研究获得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作价按股份的形式投入到生产应用单位,把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和生产单位的资金、原材料、设备、供销渠道等优势结合在一起,双方共同对新成果进行推广。坚持自愿互利利益共享原则技术开发是指运用科学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针对实际情况,形成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对现有产品、材料、技术、工艺等进行实质性改进而开展的系统性活动。这种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科研与推广部门的技术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生产单位的设备、产地、劳力、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的生产经营优势,使双方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同时,它可以使一项科技成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缩短推广路径。六、技术开发这种运行方式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作为中介组织的公司特别是官办公司应当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指导能力;二是推广的技术应配合当地支柱产业和产品开;三是要处理好公司与农户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七、公司(企业)加农户这种方式通常是指涉农的公司企业直接与广大农户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公司所生产的有关新产品、新化肥、新农药、新农机具,并派技术人员指导使用。他们通常围绕当地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品,以利益机制为纽带,通过合同契约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八、民间组织加农户农民自己根据需要联合起来,成立各种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及其他各种专业性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通过举办这类组织,可以让农民开展自我协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搞好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传递,培育新型农民。几种组织形式:一是由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能人带头人发起组建某种组织,向组织内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二是由专业户、重点户领头的民间专业化生产服务,包括技术、物资、信息等服务;三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通过集资的形式兴办公益事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加强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局限性:所掌握的农业科技理论水平较低,高新技术应用操作技能不高,系列化服务所需各种生产物资的供应与所需资金的筹措、产品的销售等方面也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具备条件:一、应以具有专业知识的能人为核心,从而提高协会的科学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强化协会科学技术辐射能力;二、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以克服科技信息传递、综合性服务、产品销售与加工等方面的不足;三、尽量与当地农业推广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使技术推广部门成为农民技术协会的科技后盾;四、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五是加强农民协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第三节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一、生产经营者对科技成果推广需求的变化趋势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农业
本文标题: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