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边坡测量(由坐标反算桩号及填挖高度方法的运用)在施工测量放样中,最常用的就是正算放样(已知该点坐标进行定点放样),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进行的放样工作,这种办法就显得黔驴技穷了,比如在南方的山区道路施工中,往往会有高填高挖路段,有的高达几十米,那么这些段落的填土边线及挖方开口线放样就给我们施工测量带来了麻烦,如果采用常规的办法一般会有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放出中线2、然后对填挖断面进行测量3、再估算填挖边线距中桩的距离4、试放出该点位置5、对该点进行高程测量,比较该点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差距,重新计算距中桩距离6、重复4、5步,试放该点,测量高程,至到与设计高程相符为止方法一:使用GPS(RTK)进行三维放样,但这不是一般广大施工单位所具备的。方法二:大家已经熟悉的反算了。所谓反算,就是通过施工测量中任测一点,得到其坐标,然后反算该点所在桩号及距中桩的距离以及实测高程,再根据反算结果与设计值进行比较,请可实时得到该点与设计差值,及时调整放样数据,快速准确的进行放样工作,下面将这一工作原理与大家作简要介绍。反算边线放样概念:1、在放样段内将全站仪置于导线点上,该点最好有高程数据。2、后视另一导线点,将仪器水平角置为真方位角,量取仪器高度,如该点无高程,再后视一个水准点,得出全站仪的仪器高。仪器高=导线点高程+量取的仪器高度仪器高=水准点高程-后视读数+棱镜高3、根据该段地势情况,估计大概边线点位置进行测量,可得出方位角、距离、高差读数,根据这三个数据,可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X=测站X+cos(方位角)×距离Y=测站Y+sin(方位角)×距离H测=仪器高+高差读数-棱镜高4、再根据该点坐标,可反算出该点所在的桩号及位置。直线段反算:桩号=直线段起点桩号+cos(直起点到测点方位角-直线方位角)×直起点到测点距离距中桩距离=sin(直起点到测点方位角-直线方位角)×直起点到测点距离注:如为负值则该点位于路线左侧,反之则在右侧。5、根据桩号和位置,可计算出该点的设计高程。再和测量的高程进行比较,就可得出该点的填挖高度,如果是在边坡上,还可根据坡度算出距离边线的移动值。6、根据移动值,再次进行放样,重复3~5步,至到放样完成。
本文标题:边坡测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1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