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资料
-1-西方哲学史本原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是“本原”问题,所谓本原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界定说的是“一切存在的东西有他而存在,最初有它生成,毁灭后有复归于他,万物虽然性质多边,但实体却始终如一”是自然最开始的开端和始终如一的主宰,非如此不能够解释日然的永恒存在,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本原。火本原赫拉克利成: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神创造,他过去现在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分寸的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逻各斯在古希腊语中本是一个动词lego,基本含义是言说、话语、据此派生出道德、理由、理性、考虑、比例、规则等许多其他含义。我们应将它理解为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赫拉克利特指出,这个逻各斯不仅永远存在,而且“万物都依据这个逻各斯”生成,“逻各斯”乃是共同的。数本原作为哲学家的毕达哥拉斯想米利都学派一样追求关于自然的知识,毕达哥拉斯学派通对数学的研究,认为数的本原是万物的开始,“因为在所有的本原中,数在本性上是居于首位的”从某一方面看,数的属性是公正,从另一方面看,数目的属性是灵魂、理智、或者机遇,其他事物也都能用数来表示,一切其他事物都表明,其整个的本性乃是对数的摹仿,在整个自然界数是第一位的。飞矢不动飞矢通过一段路程的时间可被分成无数瞬间,在每一瞬间飞矢都占据着一个与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由于飞矢始终在自己的空间之中,因而它是静止不动的。四根说恩培多克勒借用四位神祗的名称,明确宣称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他认为,这四种元素本身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每个“根”都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众多的“根”依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产生出可感事物。助产术苏格拉底以他是“高贵、健壮的助产婆芬尼兰托的儿子”为自豪,凡与他交往的人,都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进步,而他自己扮演的则始终只是助产士的角色。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苏格拉底注意到辩证这个词源于人们的一种活动,就是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按对象的种属加以辨析,每个人凭着它的帮助,就会成为最有才干的人。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他物的概念。这就是说,实体是独立自存的,它自己是自己的原因,是自己说明自己的。1、实体是“自因”2、实体是无限的3、实体是永恒的4、实体是不可分的5、实体是唯一的。-2-康德的“三大批判”及其关系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二:《实践理论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三:《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中间环节关系:一是基础,二高于一,三是沟通的中介。三大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两大形而上学,一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的意识的形而上学即自然的形而上学,二是道德形而上学,及道德中应遵守的法则。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认识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要准确地理解这一论题,要理解这里的“人”指的是单个的人,而非类的人,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它将是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他们的客观性,但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是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可以看作西哲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问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德性在希腊语中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为之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理论上的意义,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人并非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是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理念论(柏拉图)1、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而被成为理念论,含义: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2、“理念”是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一种特殊性质所表现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3、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理念是知识的对象4、可知理念是可干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5、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多重意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再次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模型。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6、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他们的理念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的共相知识的重要性。-3-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1、肯定人的价值,称颂人的特性和理想,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2、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强调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生活,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3、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品德、努力和才能,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观念。4、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提用知识造福人类,反对中世纪教会的经验哲学和蒙昧主义。5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基础是抽象的人胜论。文艺复兴原意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和思索,这是一场从4世纪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收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被称为文艺复兴。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古典文化的简单复活,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兴资产阶级利用了在漫长中世纪中被埋没而这时有被重新发现的罗马希腊文化资料来作为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这里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经院哲学的“唯实论”“唯名论”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二、一些哲学家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是存在于事物之中或事物之先的精神实体,被称为“唯实论”三、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被称为“唯名论”。四、唯实论属于正统派,唯名论则被看做是异端,唯实论是理性主义的,而唯名论即使不是反理性的,也是非理性主义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1、笛卡尔认为在所有的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的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来一次普通的和彻底的怀疑,将一切稍有疑窦的意见清除出去,以便寻找清楚明白,无可质疑的知识为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2、但是当我们通过这种公式怀疑一切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无可质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质疑的。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是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因为我对“我在怀疑”的怀疑仍然是我在怀疑,因而它恰恰证实了我在怀疑的真实性,在笛卡尔看来,怀疑也是以一种思想。因此可以说,“我在思想”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3、显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必然有一个在怀疑,在思想的“我”存在。因为说某个东西在思维时却又不存在,这是自相矛盾的。4、换言之,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思维必然有一个思维者在思维。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条真实可解,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动摇的真理,我们可以毫无怀疑地把它当做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5、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因而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4-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东西,即“质料因、形成因、动力因、所为因”a质料因:指“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在于其中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属b形式因:在亚里士多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是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二是外在形式,即表现于外的样子,形状。C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意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原因。D所为因:直译为“所为了的那个东西”,常译为“目的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启蒙哲学的要义启蒙运动哲学包括如下基本部分:人性本善,人生的目标是幸福,这个目标可以由人自己通过科学而达到(知识就是力量),达到此目标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无知,迷信和不宽容,要克服这些障碍,我们需要的是……(而不是革命),通过更多的启蒙,人将自动地更有道德,因此通过启蒙,我们可以进一步表达以下各点:1、一切人(而不是先知先觉者,享有特权者)都拥有理想性2、自然法确保个人权利(抵抗特权和暴政)3、开明自利的道德理论主张,我们应当追求对我们将来说是最好的东西4、从社会学上来说,存在着一种各种自利之间的和谐为我们各自利益而不是对每个人的福利的贡献。5、明确财产权利,确保个人的自由,具有高度效率是一种理想状态(国内是国家保护的和资本主义,国际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和殖民化)社会契约论的实质对传统权力统治的合法性进行了根本颠覆和革命的观念力量和制度是近代的社会契约与法律化制度,近代启蒙思想家们如格劳休斯,霍布斯、斯宾诺莎、诺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都假设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下,并过着受自然法则支配的生活,从享有自由等的自然权利,这种自然权利亦即“天赋人权”,主要是指自由、平等、博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等权利,这种被称之为天赋的权利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不可或缺与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它们具有先验的,不证自明的,并超越政治领域,先于国家和社会的性质,由于在自然状态下难以维护人的自然权利,比如缺乏一种文明规定的众所周知的法律,和依照法律公正制裁一切案件的司法机关以及保判决执行的权力机关,所以只有通过建立社会契约论的方式,把每个自然人自然权利的部分交给社会或国家来行使,从而进入了政治社会,成立了国家,设立了政府,由于国家和政府是按照契约而产生,这种契约就成了宪法,因此按照启蒙思想家门的理论主张,宪法是关于国家政府而存在的,国家权力则不过是由宪法及契约派生的结果。这种观点是把宪法看作是正义的永恒的,宪法体现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价值观,国家则是实现和保障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手段。契约论其实是启蒙思想家们为论证国家权利的合法性而假设的一种理论模型,当然带有主观唯心的色彩,但却它是以人的眼光来审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定位,并在天赋人权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框架,这就是:按照契约法人们的自然权利在国家与政府产生后实现了转化:个人让渡去的那部分自然权利转化为了公民权利而国家权权利的职能就是要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所以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中,国家权力始终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手段,公民权利才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目的,从根本上矫正了被封建社会所扭曲与颠倒了的权力和权利的关系。理顺了国家与公民权力与权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由于法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民主社会中权力与权利-5-这一核心问题,因而现代权利政治皆以此为逻辑起点来构建法治制度大厦。上帝存在的证明1、第一推动者的证明。我们凭借感官就可以确定,世界上必定有某种东西被推动。我们必须达到一个不被任何东西推动的第一推动者:所有的人都把它理解为上帝。2、第一作用因的证明。如果我们观察感性的事物,就会在它们里面发现一个作用的序列。但是我们没有发现某种东西是它自己的作用因,而且这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设想某个第一作用因,所有的人都称它为上帝。3、必然存在者证明。我们在事物中发现一些能够存在和不存在的事物,因为我们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2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