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生依赖心理分析及疏导策略例谈
小学生依赖心理分析及疏导策略例谈依赖心理是指一个人对外界的依赖或依靠的心理体验,心理学者李丹认为:“依赖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感。”具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事事总希望父母或师长为其做出决定。依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家里,他们一切都听从或依赖父母。另外具有依赖心理的孩子严重缺乏责任感。具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他们会时时处于被动消极等待,难于以一个独立人立足于社会,需要独立时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时间一长或稍遇挫折易出现焦虑症、恐怖症等情绪障碍或导致身心疾患。那么,小学生依赖心理形成原因有哪些呢?心理学表明任何心理的形成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小学生依赖心理的形成是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谈一谈小学生依赖心理形成的内因,心理学表明抑郁型气质的孩子,具有形成依赖心理的生物基础,因为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反应缓慢,动作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主动性差,在困难面前常常优柔寡断,面对危险常常恐惧萎缩,如果抑郁型的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不到有效地疏导,很可能形成依赖心理,甚至发展为依赖型人格障碍。其次小学生依赖心理形成最主要原因是外因,可分为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一、家庭环境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长期生活受熏陶的地方,小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中,父母的做事态度,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条件等对儿童形成依赖心理起着关键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做事态度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做事缺乏主动性,时时事事喜欢依靠别人,生活和工作中稍遇挫折,不顺心就退缩放弃,甚至自暴自弃,这样,父母的影响,孩子有可能会形成依赖心理,任何事情都希望父母替其做事。1、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抚养方式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亲子关系,会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1)溺爱型亲子关系父母对子女过于宠爱过于关心,对孩子的任何都求必应,百依百顺,缺乏理智和分寸。在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性格幼稚,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在学校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环境适应能力差。(2)支配型亲子关系,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处于权威地位,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生活受到严格限制,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心情压抑、紧张,情绪低沉耐受挫折能力差。孩子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行为消极被动服从的人格特征。2、家庭经济因素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说得有一定道理,部分孩子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父母会给孩子承办所有的东西,上好的学校,好的班级,成绩稍有不理想,父母可能会为其花钱请家庭教师,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就会形成依赖性。而生活在经济条件一般,甚至贫穷家庭中的孩子,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他们就会形成积极的做事态度。二、学校教育因素:小学时期是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家庭产生和形成的依赖心理,本应在学校的集体教育中得到扼制,学生在社会上受到的消极影响,本应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得以净化。相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校也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产生的“沃土”。在家庭劳动被全包的情况下,学校也没有劳动,学生的惰性得到助长。再看一看现在的课堂:教师满堂灌,题目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讲,作业两遍三遍重复地抄,其结果是,题目不管难易,学生等待老师讲,不讲便不会做。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学生不会做的作业,不问老师也不问同学,拿起同学的就抄,甚至发展到强迫同学帮自己抄作业;又看一看学生的书包:除了课本外,参考书一套又一套。当然,学生看一些参考书是必要的,问题是太多太滥,造成学生的学习过多地机械重复,其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是机械地记忆解题方法,而不是积极地思考,遇到新题型就无从人手,学生思维上的依赖心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得到了不断强化。小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后,学习上就难以突破、难以提高,生活上就难以独立。参加工作后,便不思进取、没有创新,依赖单位、依赖政策、依赖国家。我国的企业改革、人事改革,相当一部分职工不能适应,甚至闹事,就是依赖心理所导致的结果。由此可见,依赖心理的危害性是极大的。那么如何有效地疏导小学生的依赖心理呢?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疏导策略例谈:疏导策略一:赏优点扬自信风帆小琴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四年级女生,平时做事非常胆小。处事优柔寡断,事事总希望父母或师长为其做出决定。上课时,她特别害怕老师的提问,如果老师提到她的名字,她的头脑中就一片空白,为此,老师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如下的会话:老师:我想和你分析一下你的优点。我们一起来分析,好吗?小琴:好的!老师:你实际上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你很有头脑,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你很少说出来,但我可以看出来,你的学习一直是不错的,学得比较扎实,也很认真;你很守纪律,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同学们似乎都比较喜欢你,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上课时我之所以要向你提问,是因为同学们想听你的回答,我想你会将自己的这些优点展示给同学们的……。回去后仔细体会一下我说的话。这次谈话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以后她表现出了自信行为,她自己也非常满意,她说这次谈话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很没有用,在老师眼里,自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老师根本不会注意到自己。但是她错了,他发现老师在关注自己,而且发现自己有很多优点,从此自己也发现确实有一些长处,从此就变得有信心起来,不再将自己看成“丑小鸭”了。后来老师又与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老师告诉她,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优点的时候,自己的优点就会很突出地表现出来,经常这样思考,就会成为你活动的动力,会使你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疏导策略二:担重任增自我意识我刚接任六(1)班时有个叫小明的孩子,生活和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语,课堂作业喜欢抄袭别人,家庭作业必须是父母看着做,否则他一个字都不写。生活上非常依赖父母,十一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晚上,一个人不敢在房间里睡觉。根据该生的表现,我认为他已形成依赖性,如果不能恰当地疏导,这将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经过两周的观察,发现他做事非常认真,我灵机一动,不如抓住他这一优点做做文章,于是,我在班会课上提出让小明做卫生班长,有部分学生私下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与他们说明用意,孩子们就同意让他试一试。第一个周末的家庭作业小明竟然一字不差的完成了。我在班会课上及时表扬了他,至今为止,小明各科作业基本上都能完成,从上面案例中,我真正认识到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通过这个闪光点挖掘出藏在孩子身上的“大金矿”,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的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疏导策略三:创情境提高责任感这个疏导方法是通过想象的方式完成的,其具体程序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放松,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想象的场面是精心设计的,例如:晚上,你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9点钟了,是睡觉的时间了。你将闹钟定到早上7点,然后去洗脸说牙。妈妈要帮你铺床,你说:“这是我自己的事,谢谢妈妈。”妈妈说:“你确实长大了,能够自己做自己的事了。然后自己铺床睡觉了。闹钟响了,你就起床穿衣,整理床铺,被子叠的整齐!”妈妈看到了说:“你的床搞得越来越来好了,看,被子叠得整齐。”你吃过饭后就收拾自己的书包上学去了。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责任感的意识,二是形成学生的责任感意象,当这种情景出现时,学生就有更大的倾向性按照这种意象去做。很多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对儿童行为的训练是有效的,因为,通过这种想象训练,形成意象,孩子很容易将这种意象当成真实的东西,认为自己已经这样做了,似乎是真实做出前的演习。总之,在教育教学只有准确的分析出小学生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才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参考文献:1、《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王松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2、郑希付王芙蓉:《学校心理医生》,海天出版社3、李小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
本文标题:小学生依赖心理分析及疏导策略例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2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