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政治学第三章政治文化
基本要求一、关键词:文化政治文化社会资本二、主要问题:1.政治文化的内涵2.政治文化的类型3.政治文化的功能4.社会资本的特征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一、众说纷纭的文化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泰勒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一)泰勒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作了以下总结:(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二)克莱德·克鲁克洪关于文化的定义克鲁克洪认为:“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描述可以和地图作个比较。地图显然不是一片具体的块,而是特殊地域的抽象表示。地图如果绘制得精确,人们看了它就不会迷失途径。文化如果得到正确的描述,人们就会认识到存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关于文化的区分或类型1.最为常见的说法就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是大文化和小文化。在这一点上,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正如我们将社会区分为广义的社会和狭义的社会那样,有必要将文化也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社会是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同样,广义的文化也是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来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属于文化的领域。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意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狭义的文化与狭义的社会却有不同的内容。后者是通过持续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系统;而前者如我们上文中提出的定义那样,是产生于人类行动但又独立于这些的客观存在的符号系统。”2.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的划分。这一区分的代表性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他说:“对文化作分析必然既包括显露方面的分析也包括隐含方面的分析。显型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人们只须在自己的观察中看到或揭示其连贯一致的东西。人类学家不会去解释任意的行为。然而,隐型文化却是一种二级抽象。……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之处,人类学家才在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关注隐型文化。隐型文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型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3.“亚文化”的概念,“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亚文化可以围绕着职业种类发展而成,如医学或军事部门的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基于种族或民族的差异,如美国黑人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源于地区的差异,如美国南部各州的亚文化;也可能基于原来的国籍,如美籍墨西哥人和美籍意大利人亚文化。”“每一个复杂社会都包括着许多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反过来说,他们在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4.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5.“文化模式论”。克鲁克洪在其《文化研究》一文中划分出三种文化模式:全局性模式、总体性模式、类型性模式。文化的全局性模式指的是“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它具有确定的连贯结构,执行着有效的功能,并且在历史进程中将这种作用持续保留下来。很显然,文化的全局性模式不囿于单一的文化而涉及横贯交错的文化。”文化的类型性模式指的是“一条路数,沿着它在人类事物的几种可能性过程中,选择出或引导出来并紧紧扣住它不放,从而使这种事务得以确定和实现。”“每一种类型都必须预先有所限制,它力主一种方式而排斥其他方式。”现代工业化世界的类型性模式包括机器(它相对手工业操作而言)、信贷,以及大规模生产。文化的总体性模式,其概念类似于社会(或民族、制度等)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6.在较近的文化研究中,对文化的区分出现了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新概念,并且迅速拥有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论著。此外,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行政文化、管理文化、法律文化等等。中国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钱钟书: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美国的“三片”文化:二、政治文化的概念(一)、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1.提出:1956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的概念。2.原因:第一,当时国际政治面临的新情况对政治学提出了挑战。第二,政治学尤其是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发展成为政治文化研究的催生剂。(二)政治文化的涵义三种代表性观点:1.西方学者把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代表人物和著作:1963年,阿尔蒙德和维巴合著的《公民文化》;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A·阿尔蒙德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对政治行为的感觉、认识和情感取向。——L·派伊政治文化是指有关政治互动模式和政治制度的信仰系统。”——X·佛巴2.前苏联把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它既包括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也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代表人物:前苏联学者尼·米·凯泽罗夫认为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3.中国学者把政治文化看成是一种复合体。认为政治文化不仅应包括观念性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还应包括实体性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代表性观观点:“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民族、国家、阶级和集团所建构的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体系以及人们关于政治现象的态度、感情、心理、习惯、价值信念和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国内政治学教材有关政治文化的表述“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王惠岩《政治学原理》“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王松《政治学》“政治文化是一定阶级在一定社会政治阶级形态下,特定社会生活在形成的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评价的总和。”——东北师大《政治学新论》“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一种主观意识形态领域,是在长期政治环境作用下形成的持久影响人们政治行为与社会政治倾向的政治思想意识、政治价值评价与政治心理习俗的总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政治学》“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复杂综合。”——李宗楼《政治学概论》沿袭西方学者观点,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这样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政治文化包括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理论)以及政治制度三个层次。(三)政治文化的特性1.鲜明的民族性在特定时期的政治体系作用下,一个国家的国民会形成一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主体政治文化。2.深刻的阶级性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总要向人们灌输统治阶级所认可的、特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以培养人们某种政治态度、政治心理和政治感强,来维持它的统治地位。3.相对的稳定性任何时代的政治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从原有政治文化中吸取有关成份,从而表现出一种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此外,还可说,复杂性、结构性,继承性等等。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结构、类型与功能一、政治文化的结构(一)三分法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社会化的积累、行动基础)政治情感性成分(直观选择偏好)政治评价性成分(落脚点、取舍依据)(二)政治文化构成要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评价政治象征隐型要素显型要素象征是政治文化最原始而又最常新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政治载体。从人类原初的图腾崇拜到当代的各种信息符号,。。。。二、政治文化的类型阿尔蒙德等人对于政治文化类型的划分。(一)体系文化:共同体成员对于一个政治体系存续和发展的政治取向。过程文化:社会成员对于政治过程的一整套倾向和看法。政策文化:国民对于国家政策的基本看法。(二)乡民政治文化:又称狭隘型或地域性政治文化,以封闭状态的部落和结构单一的小型社会为典型。臣民政治文化:又称顺从型政治文化,其突出表现为被动型、依附性观念。公民政治文化:又称参与型政治文化,它往往与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相一致。分类标准名称社会成员行为特征社会地位奴役型政治文化失去自我意识,没有独立的政治思维和政治判断主人型政治文化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有参政的愿望和能力社会主体精英型政治文化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参政的积极性和基本能力大众型政治文化社会地位低下,态度冷漠,缺乏参政热情和能力相互关系冲突型政治文化群体关系复杂,矛盾容易激化,暴力行为频繁协调型政治文化社会关系和谐,矛盾易于调解,信仰基本一致价值观念理想型政治文化强调个人素质、道德标准和人治原则现实型政治文化强调人性弱点、制度约束和法治原则历史阶段传统型政治文化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向往过去而不是未来现代型政治文化思想先进,具有竞争意识,认为命运可由自己主宰社会形态奴隶主义政治文化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没有权利,只有义务封建主义政治文化服从教义和皇权,遵守统治者制定的行为规范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信仰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同时受旧文化的影响(三)政治文化的其他类型三、新政治文化随着后公民时代、后物质主义文化的提出,随后提出了“新政治文化”的概念。(一)英格尔哈特的概括:1.典型的左右翼维度已经变化;2.社会问题和财经问题明显区别开来;3.社会问题已上升到突出问题;4.市场和社会个人主义的增强;5.福利国家问题再反思;6.问题导出的市民参与广泛兴起;7.政治文化主体向年轻、高学历和富有人群集中。(二)社会资本1.提出针对集体行动的困境(休谟的农夫困境),美国学者普特兰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2.涵义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它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提高投入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简言之,社会资本是在社会或其特定的群体中,成员之间普及信任的程度。
本文标题:政治学第三章政治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3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