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简述农业科技管理及“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思路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张振华回顾过去审视现在放眼将来在古代,科学技术研究作为个人业余活动,是有必要财富和闲暇时间的绅士和贵族的消遣。17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皇家学会、法国法兰西科学院相继成立,标志着科学体制化的开端,使科学成为一种专业化活动。19世纪,科学发展成为专门的职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有了专门的名称近代大学的形成及其科学研究的新职能,使其逐渐确定了创新主体地位。19世纪末,以德国化工产业和美国电气产业为开端,企业建立了工业实验室,科学与发明、科学与产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企业成为又一个创新主体。二战之前,各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介入较少,更多依靠的是科学家的个人研究兴趣,大学、企业为主。1787年,美国宪法:通过保障作者和发明者对他们作品和发现在一定时间内的专有权利,来促进科学和有用艺术的进步和确定度量衡的标准。二战期间,迫于战争的需要,政府加大了科技管理的力度,如美国1941年成立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英国的战时内阁科学顾问委员会和日本于1942年成立的技术院等,促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成功。曼哈顿计划青霉素雷达1945年,范·布什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Science,EndlessFrontier这是科技管理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报告,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政府主抓科技管理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政策措施,对世界各国政府主导科技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国家加强了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诚如所思》AsWeMayThink二战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政府组织管理日益完善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不断充实壮大本国的核心竞争力。(1950年,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进入新世纪,许多国家又对其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新的调整,目的都是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产出效率。农业科技管理是各国科技管理的重要方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演进完善,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形成了成熟、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模式。战略规划:2012—2017年农业研究与战略计划,美国2017年增至7亿美元,近50%用于稳定投入“Meta”计划,法国,每年3亿美元,强调学科交叉研究“地平线2020”(第八框架计划),欧盟,770亿欧元,农业6%资源整合: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农业与食品研究所、经济研究局农业统计局以色列: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国际磋商组织:组织管理与基金管理合并立法:《莫雷尔法案》《哈奇法案》《史密斯-利弗法案》《杜拜法案》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东北、华北2个农事试验场以及部分省区的农业试验场,从事农业科研的只有427人。新中国刚刚成立:分别成立了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华南等7个大区一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国家还设立了一批中央一级的农业专业研究机构。与此同时,部分省、地、县相继成立了农业科研所、试验场和示范农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战略思想1951年,农业部教育司编制了第一个农业科技计划《1951-1955年农业研究计划》1955年,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向科学进军”;发展科学、繁荣文化的总方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刚要(草案)》,规划了57项重点任务,农业有5项。农业部制定了《1956-1967年全国农业科学研究方案》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1959年,毛泽东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1960年,《国家科委科研机构精简、迁移、合并、下放和撤1961年,聂荣臻主持制定《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简称《科研十四条》1962年,农业部农业科技事业管理局;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1970年,科研工作是靠七千五还是靠七亿五1972年,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编制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等22个重大科技项目的协作研究计划1973年,农业部科教局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2年,在纲要的基础上,正式出台《“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标志着我国科技计划从科技规划中分离出来。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91年,十一届八中全会,科教兴农战略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稳住一头放活一片,开启了科研院所转制改革。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大会2006年,发布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启动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研专项2008年,启动转基因重大专项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2012年,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般经济规律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要素使用效率经济发展早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随着经济发展,要素投入的贡献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逐步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2012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连续下降,预计“十三五”继续减少1000万以上。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3.2%,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1%的水平。印度、印尼劳动力成本约为我国的二分之一,越南约为我国的三分之一,柬埔寨约为我国的四分之一资本边际效益下降:金融危机后,随着政策刺激下投资大幅增长,资本边际产出效率明显降低。从2008年以来,每新增1元GDP需要增加的投资已显著上升。为此,必须抓紧实现动力转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潜在生产力,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总书记: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优势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部印发了贯彻落实意见2015年9月,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改进院士制度的方案》《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标志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构建新型科技计划体系。取消40多个部委管理的100多个民口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构建5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最好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为稳定物价托底,为稳定就业兜底,为稳定社会保底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超过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居安思危: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生产结构失衡,质量和效益总体还不高,竞争力不强,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和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5年7月22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供给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节本增效资源环境可持续质量效益竞争力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强调战略性把握规律性富有时代性所谓强调战略性,就是要强化科技第一动力、强化超前部署、强化科技引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壮大农业科技力量、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构建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科技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所谓把握规律性,就是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必须始终要尊重农业科技自身规律。一是坚持产业需求和问题导向。一是坚持产业需求和问题导向。把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解决关键问题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到资源配置、科技评价等各方面,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二是尊重农业科技的自身特点。准确把握农业科技的公益性、长期性、系统性和区域性特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更好更快发展。三是依靠自主创新驱动农业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强化原始创新,努力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抢占竞争制高点,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所谓富有时代性,就是要体现“十三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优化、拓展、壮大、完善一是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加速构建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作物畜禽等各产业、种养加以及资源环境等各环节的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集成应用,着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链;统筹国内农业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汇聚强大的创新力量;加强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农业科技力量建设,实现中央和地方、东中西部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步提高;加强农业科技国家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增强我国全球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能力。二是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加快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拓展新优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海洋、滩涂、盐碱地等非耕地利用研究,大力促进草牧业技术开发,广辟食物、饲料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强化配套技术研发,挖掘农业在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潜力,拓展农业功能,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产业化水平。三是壮大农业科技力量。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壮大农技推广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四是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建立分工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各类创新主体自主性,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改进科技评价与绩效管理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农业科技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科技投入,营造鼓励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稳定支持扩大自主权调动积极性协同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政策取向
本文标题:简述农业科技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