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改善人们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从而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报道,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原因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比较严重,引起的原因有较多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要改变这种现状,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TheAnalysisoftheSituationofAdverseDrugReaction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jectionandCauses.ABSTRACT:Objective:ToelaboratethereasonfortheadversereactionsofTCMinjectionsandsituation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whichimprovepeople'sawarenessofadversereactionsofTCMinjectionsandensuredrugsafety.METHODS:Onthebasisoftherelevantliteratureandreports,thereasonfortheadversereactionsofTCMinjectionsandsituationswerereviewed.RESULTS:ThesituationofTCMinjections’adversereactionsisseriousandthefactorsisvarious.CONCLUSION:TherearemanyadversereactionsofTCMinjectionsandweshouldchangethissituationandreducetheadversereactionsofTCMinjections.2010版中国药典[1]将中药注射剂定义为:注射剂系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与中药其它传统剂型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相或比,其具有作用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已成为临床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一些危重急症的独特治疗手段。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本文主要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王前等统计[2],1990~1999年85种刊物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达718例次,其中双黄连粉针剂129次,茵栀黄注射液91次,清开灵注射液85次,复方丹参注射液80次。据报道,在抽样调查中药不良反应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ADR报道总数的72.27%[3]。2006年,鱼腥草注射剂因严重不良反应被停用。2008年刺五加注射剂由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被叫停。2010年,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在排名前20种里,中药注射剂占了17种,位于前三位的是: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4]。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同比增长58.2%,高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总体报告增长率;严重报告同比增长37.2%[5]。到目前为止,梁伟坤等统计[6],18种中药注射剂中,已有4种中药注射剂的部分企业被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叫停:双黄连注射液(2009.2.12停用)、刺五加注射液(2008.10.8停售)、鱼腥草注射剂(2003.9.1公众警示,2006.6.1停用)、茵栀黄注射液(2008.10.19停用);对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进行公众警示或修改了说明书。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0~2012年中成药严重ADR/事件报告数排名前20位的品种均为中药注射剂,这表明中药注射剂仍然是中药制剂的主要风险。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2.1中药材质量问题中药材质量问题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直接原因,由于其影响因素太多,不可控制。例如,药材生长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采收季节等的不同都会影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还有农药残留,药材的加工与保存不当也会对药材质量产生影响。有的中药材同名异物、异物同名,有的还存在参假现象等等,这些都会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受到影响,难以统一。2.2中药材中的有害成分有些中药注射剂中的某些成分含有较大毒性,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时极易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洋地黄类强心苷[7]。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会含有一些大分子物质,如:鞣质,色素,多糖等,会以胶体的形式存在于药液中,极易发生聚合反应,尤其是鞣质,是主要的致敏因素,它会作为半抗原于血浆蛋白的氨基结合成为更大的复合物。绿原酸也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由于绿原酸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而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他会与蛋白结合具有高度致敏性。还有异性蛋白也是中药注射剂产生过敏的原因。2.3制备工艺问题生产工艺问题是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一些厂家为了减少成本,还用着以前的老工艺,这就导致生产出来的中药注射剂不符合现行的质量标准,从而导致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显著增加。由于生产工艺的粗放化,分离提取温度、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次数等工艺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工艺条件不一致,造成中药注射剂成分上的差异,导致同一产品不同厂家不良反应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现有的中药注射剂产品绝大多数是提取混合物,并没有分离出能够进行完全定性和定量的产品,这决定了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导致了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中药注射剂澄明度、稳定性以及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加入的附加剂如稳定剂、助溶剂、增溶剂、抗氧剂、pH值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等也可能造成过敏反应[8]。2.4使用问题①与输液配伍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若与西药注射剂一起配伍,有可能导致溶液的pH值改变,还可能生成肉眼看不见的絮状物与细小微粒,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罗春阳[9]对清开灵和穿琥宁与西药的配伍研究发现,清开灵注射剂与阿米卡星注射剂及维生素B6注射剂配伍会有沉淀产生,穿琥宁注射剂与庆大素毒注射剂、阿米卡星注射剂、环丙沙星注射剂、氧氟沙星注射剂配伍立即出现沉淀。双黄连粉针剂与氨苄西林钠配伍出现含量下降;氨基糖苷类结构中氨基与中药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引起配伍变化等等[10]。②剂量与浓度超标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有安全范围,加大剂量就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增加。而且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也会随着药液的浓度加大而增加。例如简洁[11]报道某院发生的158例不良反应中,有15例因为用药剂量过大引起,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9.5%。③滴速滴注速度过快也易引发不良反应,一般中药注射剂滴速儿童以20~40滴/min为宜,成人以40~60滴/min为宜。屈宁宁[12]报道在临床30例鱼腥草不良反应中,由滴速过快诱发的为8例,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7%。④说明书不规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判断应基于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方面,但是很多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欠规范,用法用量宽泛、用药配伍禁忌缺如,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正确的指导。《药品管理法》第54条明确规定: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注明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2.5机体因素个体差异也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之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占有很大比例,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因、免疫系统以及体内代谢酶的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其中过敏性体质者更容易发生,约占所有ADR的25%[3、13]。老人婴幼儿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差,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与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因而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3.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3.1完善中药质量的标准医疗单位必须尽可能规范进货渠道,对中药注射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跟踪,在使用前应注意观察注射液色泽及有无沉淀,要严格避免使用那些存在澄明度问题的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成分应相对清楚,需对总固体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有效成分制剂单一成分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90%,多成分制剂中结构明确成分质量分数应不低于60%。不仅有效成分要清楚,而且其他非有效成分也要基本清楚。要注重质量标准的提高和完善,结合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均一性,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14]。3.2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监督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和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的处方严加审核,减少输液中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和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在配液时应注意药液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应注意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中药注射剂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3.3加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对中药注射剂,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不够完善,临床疗效缺乏严格观察,不良反应较多,国家应尽快建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机制,及时掌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尽快采取有效地措施。在新药审批投产时应要求企业提供药物不良反应检测报告,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3.4加强对患者的用药观察使用前,要了解病人的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患者,输液时尽量单品种使用中药注射剂;对高敏体质者,使用前做过敏试验,严格控制滴速,严格进行用药期间的观察。认真检查药物,发现浑浊、沉淀、变色应立即停止使用;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同时做好应对措施,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3.5加强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正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认识到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疗效作用、安全性等已不同于传统制剂。4.小结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其他传统剂型,在急救等方面已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是我国中医药的一个发展创新,做为一种新型制剂,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慢慢解决这种现状,使中药注射剂再提高一个境界,达到其符合的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参考文献】[1]中国药典委会.中国药典[S].一部、二部.北京: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8.[2]王前,张艳从,解丽君,等.我国1990~1999年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0,11(5):226.[3]王世伟,张小慧.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及注意事项[J].不良反应监测,2011,8(4):118.[4]柳红丽.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257.[5]罗裕,黄娟萍,蔡延渠,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问题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61.[6]梁伟坤,邝俊健.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J]国执业药师·合理用药,2011,8(1):6.[7]俞素珍,王晓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原因[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1(1):49.[8]刘静,黄祥,王玉荣.5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5):307-309.[9]罗春阳.中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研究[J].中国药房,2001,12(2):120.[10]侯娟.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浅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9):999.[11]简洁.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1(9):573.[12]屈宁宁,张俊联,韩秀珍.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30例报告[J].现代中医药,2005(3):37.[13]周凡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警示[J].中国药物警戒,2002,2(2)68.[14]刘春平,易智彪.关于中药注射剂研究开发及安全性问题的思考[J].中草药,2009,7(40):1163.
本文标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原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4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