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1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第一节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区位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分工加深的产物。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生产地也是消费者的居住地,生产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以手工业为主),这个时期没有探讨区位论的需要和可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大工厂发展,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工厂企业最佳区位选择就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于是区位论就顺应社会需要而产生了。(一)早期区位思想的产生早在18世纪,区位论思想就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出现并广泛传播。如法国的康提伦(R.Cantillon)于1775年在他的著作《关于商业本质的一般论述》中提出城市谷价决定农民的土地用途,指出城市谷价运费的多少与距离城市的远近,都影响农业各部门的区位。他还以同样的观点论述了工业、矿业和林业的区位。这是后来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发展的先驱。(二)静态区位论的研究19世纪-20世纪40年代为静态区位论研究阶段,是典型的静态模式时期,多以一两个因素进行孤立的分析。在这一时期,一般经济理论研究以英国为主,以抽象距离因素研究区位论以德国为主。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已逐渐走向帝国主义阶段,一方面垄断集团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垄断集团内部也在追求个别企业的“合理性”,这就大大推动了区位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从工业和农业两个侧面探讨经济布局的有效性和合理性。1.农业区位论的研究在农业区位论研究方面,最早是苗勒(A.Muller)在1812年专门探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农业形态的分布。杜能(J.H.vonThunen,1783—1850)在1826年发表《孤立国》一书,成为农业区位论的代表。该书对农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核心思想是:不同农产品由于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各有其相对的优势区位。其理由是:农业发展是由市场谷价决定的,如产地与市场距离加大,运费就增加,农产品中谷物的原价必须减少,所以远离市场的农场,以粗放经营方式才可以获利。以此为根据,划出以市场为中心的农业土地利用同心圆。2在杜能之后,研究农业区位论最有名的是布林克曼(T.Brinkmann),他从杜能理论中导出一些简单的原则和概念,提出了节约指数(即地租指数,为每单位距离的运费变化率)的概念,并以数学的方法探求决定空间区位的各种因素。他认为,指数最大的生产物,确实占有接近市场的有利位置。此外,萨林(E.Salin)在其所写的文章“孤立国,1826-1926年”中指出,杜能的理论在百年之后仍然是妥当的,并详细论述了各方面对杜能理论的研究情况。2.工业区位论的研究早在19世纪末就用数学方法论证工业区位论的是龙哈德(W.Launhardt),他发表了一系列论著,为研究区位论提供了精密的研究方法。直到现在区位论中所运用的“运输吨公里最小地点的区位决定公式”、“市场地域大小与运费之间关系的公式”、“市场总需要量的计算公式”等都是龙哈德设计的。他认为,决定工厂区位的原则是原料产地与消费地的关系;除主要的运输关系外,还有不同地区的地质、水利费用,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和工资条件,熟练劳动技术工作者雇佣状况,等等。对工业区位论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他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他的区位论著作有两部,其一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其二是《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前者属于纯理论探讨,后者为结合实际的研究,包括对德国1861年以来工业区位分析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工业分布的综合分析。韦伯认为,决定区位的基本因素首先是生产地、原料地、消费地之间的运费,其次是劳动费的节约、集聚(或分散)所带来的利益。他系统地提出解决区位问题的各种模式,为后来的工业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继韦伯之后,对区位论做出重要贡献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胡佛。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Palander)于1935年完成学位论文《区位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区位理论。帕兰德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在研究了制鞋和制革工业的基础上,于1937年完成了名著《区位理论与制鞋、制革工业》,之后在1948年又出版了其理论著作《经济活动的区位》,从而确立了他的经济区位理论。胡佛在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时非常重视运费的影响,提出了他的运输费用理论,并且研究了运费和生产费对市场区位的影响。在韦伯之后,很多学者应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区位问题,其中最著名区位论著作是高兹(E.A.Kautz)于1934年发表的《海港区位论》。高兹以韦伯理论为指导,采用了经济与地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海港与腹地关系为基础,创立了海港区位的系统理论。3他提出了“总体最小运费原则”,追求海港建设的最优区位。(三)新古典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1893~1969)在1930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他的“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2.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及中心地理论,探讨的是都是静态局部均衡问题。而在静态区位论研究后期,很多人开始了动态研究,以廖什(AugustLosch)1940年发表的《经济的空间秩序》最著名。他的研究与现实相结合,从发展角度论述了区位论中市场圈的作用和理论问题,被称为“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归纳起来,静态区位论研究阶段主要有下述特点:①区位论与政治相结合,注意研究地区规划;②理论研究向动态方向发展;③重视市场构造理论的研究。三、动态区位论的研究与现代区位论的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位论研究摆脱了静态的均衡模式研究,进入动态的多因子对比模式研究阶段。1950年代以后,由于“区域科学”的发展,区位论的研究与微观理论相结合,使其成为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理论。1960年代以后,由于计量科学、尤其是计量地理学的发展,使区位论的研究广泛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网络理论等方法,对区位论进行时间、空间与行为的综合连贯分析,对区位论的各种理论(例如聚集论)进行数学模拟分析,并应用计算机整理资料和实现制图自动化。到1970年代以后,在区位研究中又广泛应用了空间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区位论的研究进入更高水平。41.农业区位论研究50年代后对农业区位论也从多方面作了动态研究,60年代后利用计量方法研究农业区位论的著作也不断增加,并从多方面修改和补充了杜能的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奥托林巴(E.Otremba,1952)、美国的达恩(E.S.Dunn,1954)、东坎(B.D.Duncan,1960)等。2.工业区位论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胡佛(M·Hoover)、格林赫特(M·Greehut)、艾萨德(W·Isard)等人,综合了韦伯、廖什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因此从理论上说,合理的工业区位应当通过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这个时期工业区位论的研究特点是从单一因素分析转向综合因素分析。3.现代区位论的研究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以艾萨德(W.Isard)为代表人物之一。艾萨德从50年代以来就区位论问题提出了大量新观点,他是区域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一向主张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从60年代到70年代,区位论研究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开始重视区位中行为因素的研究,将非经济因素的分析纳入了区位因素分析的框架之中。地理学者普莱德(A.Pred)把“满意人”的概念引入区位论中,在他的著作《行为与区位》提倡“地理学的区位论”,建立了更加接近现实的区位行为研究理论。1970年代末以来,许多学者从“地理空间统一体”的角度来研究区位论。艾斯纳德(H.Isnard)1978年在其专著《地理空间》中比较明确地解释了地理空间的概念及其形成机制。进入1980年代,许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对区位论进行了研究。美国经济学者纳斯在1986年出版了《地域经济学》一书,他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都市体系、产业区位模型、土地利用、收入和交易地域间理论和地域经济增长及公共政策进行了研究。他的理论属于区位宏观分析的动态研究范畴,其研究层次更高,但如果从产业区位论的论述来看,他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廖什理论基础的进一步发展。在零售商业、批发业和城市区位理论的研究上,贝利和加纳对零售商业区位和中心地系统理论的发展,维斯对批发业区位论的研究,贝克曼、帕尔和戴西对中心地等级系统模型的发展,斯坦因和施坚雅对空间扩散等问题的研究,他们理论和学说构成了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部分。5区位论在研究服务设施和住宅区位上,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意义也愈来愈显得重要。如各种事务所和行政办公机构在大城市区位布局中地位与日俱增,研究这类区位问题成为现代区位论的一个新趋势。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概括起来,这个阶段的区位论研究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区位论成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组成部分,由于其探讨的问题日益广泛,因而吸收了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第二,现阶段的工业区位论主要研究多企业集中的工业地域设计,而非考虑一个企业;第三,现代区位论与知觉、行为科学相结合,并且最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第四,自从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区位论也成为合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6第二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杜能(JohanHeinrichvon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贵族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为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当时以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的“合理农业论”(全面推广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从而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一)理论前提1.假定的前提条件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距城市50英里(即80公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1)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7(2)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3.杜能的
本文标题: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