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略读教学策略
为学生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小学语文略读课例教学策略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叶老的话清楚地表明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更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更贴近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需要。)一、略读教学的意义和目标二、人教实验教材略读课文编排特点三、略读课例教学基本程序四、略读课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略读教学的目标与意义何谓略读?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及时获取主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极分化式的略读教学现状:略而不略教而不教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例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注意:略读课文教学不等于略读略读课文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略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第二学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教学建议:“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粗知文章大意”,捕捉重要信息。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提高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内外联系,“扩大知识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略读教学目标:一“粗知文章大意”,捕捉重要信息。略读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需要大致了解阅读的内容,快速捕捉到相关的信息;(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不能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更为集中,不是没有重点,而是重点会更少更突出,更多依赖学生自主解决。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虞大明)二是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略读教学比精读教学更注重猜读、浏览、抓重点读等方法的运用,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三是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提高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训练场,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搭建自读与交流的平台,关键环节发挥好引导作用;四是加强课内外联系,“扩大知识面”。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逐步实现课内由教师引导阅读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搜集资料、挖掘单元主题资源、开展综合实践等)1、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逐渐增大数量和篇幅。人教版小语教材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尝试性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三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略读,用“*”表示,占课文总数的25%;四年级约占课文总数的44%;五、六年级占课文总数的50%。二、人教实验教材略读课文编排特点2、略读课文的编排形式、要求与精读课文有所不同。二年级下册的两篇略读课文只安排了“我会认”和“读读说说”,没有会写的字和课后练习。三年级开始,略读课文不安排课后练习,有的课文只有认字要求,有的课文没有认字、写字的要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我不是最弱小的》二年级下册:《路旁的橡树》《珍珠泉》3、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安排一段导读语,既体现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密切联系,渗透着单元的整合意识,又指明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要求,明确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语”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启发教师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三年级上册:4、略读课文的选材广泛,多为当代、现代的国内外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文性。体裁上形式多样,从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诗歌,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5.略读课文和本单元精读课文在主题上保持一致,从内容、文体、表达形式的多元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上适度拓展。如:同是写景的文章,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之后编排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同是表现“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的文章,在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编排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三年级开始编排在本单元精读课文之后,四年级开始逐渐过渡到和精读课文交叉编排,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巩固精读课文中的阅读方法,逐渐向课外延伸,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三、略读课例教学基本程序(一)教学流程图自读自悟赏析重点激趣导入明确目标粗读课文感知大意总结提升迁移运用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学习目标: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利用文前导读,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操作要领:教师要善于搭架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三年级要注意在课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和本课内容的认识情况,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四年级以上可引导学生提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对本课重点研讨的问题进行整合梳理。(二)教学流程说明《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读懂关键词句,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3、总结多种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播放《小乌鸦找妈妈》感悟真情,揭示课题。2、回顾方法: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大家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生自由说。3、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如果能提出几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会有更多的收获,这些问题教材中有提示,看谁先找到,谁来说?《妈妈的账单》阅读目标: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妈妈的账单上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三年级是学生独立阅读训练的起始阶段,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导语明确阅读目标,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2.粗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目标: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操作要领: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快速默读等方法,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参照导语中的提示,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感知内容,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生字检查:收款账单款项芬尼报酬【虽然这篇课文没有生字认读任务,但读好这些词语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3、让学生明白这些词和钱有关,了解什么是芬尼。4、积累四字词语: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这些词语是写谁的?能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说这件事吗?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提示先写-再写-后写)指导学生抓文中重点词和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课文主要内容。6、总结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扫清了阅读障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大意。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读书方法的及时提炼,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强的必要性】阅读障碍?1、文中的生字词需要读到什么程度?2、怎样看待词语的理解?生字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细究。——《精读与略读》专题报告浙江省小语会理事长沈大安粗读的形式?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快速提炼有效信息?因文而异《妈妈的账单》(篇幅短)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年级下册《绝招》,17个自然段,四个页码。如何处理?哪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因学生而异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年级《永生的眼睛》默读课文,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五年级《祖父的园子》快速默读课文,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六年级《一夜的工作》浏览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列举小标题:《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建造方法、布局特点、文化特征)抓重点词:《我最好的老师》(出乎意料目瞪口呆终身受益)找中心句:《大自然的启示》《一夜的工作》(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3.自读自悟赏析重点学习目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研读,丰富情感,升华认识,赏析语言,积累语言。操作要领:此环节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教材的取舍关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悟赏析,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悟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升华情感,积累知识。此环节,自主读书和同伴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中的重点句段进行感悟分析,组织学生学中评议,设疑解疑,教师只给予学生适当点拨指导即可。《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1、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把文中的两份账单标出来,对比着读,比较不同之处,边读边做批注:1……不同2……不同2.交流收获,指导反复朗读。3.妈妈对小彼得十年的付出仅有这么多吗?师生配合补充账单4.明确了这是一份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账单后,设计读写结合:在课文插图下面写一写:小彼得读着读着,他想起了......感到羞愧万分。5.交流写话【教学时,把“感悟点”放在了妈妈的账单上,进行情感提升和语言文字训练,体现了“点”上深理解,细品味。】选几个“点”赏析才适度?专家视点钱正权:抓住一点,一课一得。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不妨看“阅读提示”。沈大安:选一两个点重点学一学。虞大明:就是“用锄头开垦土地,选择最大的一两块土块,再用锄头敲打致细”4.总结提升迁移运用学习目标:总结阅读方法,顺势迁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操作要领: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此环节要给予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理性梳理的机会,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可以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依托阅读材料,实现阅读方法的顺向迁移。《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的学习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2、回顾本单元学法,把整个单元有机整合,联系起来。3、补充阅读《妈妈的手》用上这个单元积累的学习方法,自己读《妈妈的手》4、交流阅读收获。5、畅所欲言:写妈妈的爱。6、推荐阅读:出示《为了母亲的微笑》这本书的片段,简单介绍这本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把推荐阅读落到实处。【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依托阅读材料,实现阅读方法的顺向迁移,有效提升阅读能力。课外推荐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阅读。】阅读材料的补充一定要有吗?文后推荐如何落到实处?读写结合放在课中或课后?四、略读课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重视文前导语,明确阅读任务人教版教材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面的导语,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略读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