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临夏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论文
临夏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内容摘要]在全面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和教育保障机制的今天,临夏地区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学生难以适应的教学管理和分数、教学评比方面的压力及家长观念滞后,家、校教育脱节等造成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厌学现象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之一,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结合临夏地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厌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的问题。[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原因措施与办法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实施西部教育发展计划,全面推行“两免一补”①政策和教育保障机制的今天,临夏民族教育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和挑战。目前临夏教育事业稳中有升、初见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据初步调查,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五种:一、课程设置变化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它的规模跟城市无法比拟,有它自己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能考什么就开什么,也不能考什么就讲什么”。但在相当一部分小学,(尤其是六年级)由于各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评比竞争,学校的升学任务较重等实际,小学的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未能全部开设。既便是全部开设了的,也是名存实亡。学校一般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课的学习,对其它课程全部视为“副科”。这样,完成小学学业任务的学生升到初中后,由于课程一下了开足了。即便除去音、美、体、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科目外,也还有语文、英语、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和生物等课程,而且每一堂课后都有书面作业,七年级(初一年级)学生一下子很难承受这种压力,开始产生厌学情绪和心理不平衡现象。二、来自分数、教学评比方面的压力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头戏。而在民族地区的部分中小学校园里,仍存在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相关领导的业绩、以各位科任教师的成绩为主要依据来评“优”选“先”的现象,这种“唯成绩论”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相当一部分小学,只注重语文、数学、英语课的学习,特别是在六年级,学校利用周六等节假日全方位的补课、补救,加班加点,学生把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几乎背得烂熟,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背八、九篇作文范文,当公式去套用。这样,从入学成绩上看很乐观,数学和英语及格率100%的学校和班级很普遍,参考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及格者几乎没有,而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较大。就是这样,中学每年招收到的初一新生中仍有约8%左右的学生语文、数学两科的总分不超过100分。面对这样的新生,再加他们的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的实际,他们的成绩开始大幅度的下滑,每次考试后,各科均分35分以下的学生约占全年级人数的15%左右,英语、数学成绩均在30分以下的学生占25%左右,这些学习上的后进生,就成了老师“评优选先”的“绊脚石”。他们先请家长、接着便变成“弃儿”,老师的不闻不问最后导致学生厌学。三、家长观念滞后,家、校教育脱节民族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浅薄。尤其近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些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冲击了民族地区家长供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而民族大学生的服务市场只能是本地区。近年来,本地区各种人才因种种原因已趋于“饱和”,民族大学生在其它地区几乎没有市场。这就使得许多家长产生了“读书不如做生意”的错误思想,家长的道理很简单:供子女上学的目的是“孩子能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能安稳的生活”,他们想不到“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上来。这样,他们在供子女上学方面,就只能是推一天算一天,十分勉强。如果赶上“家长会”,“学生成绩差或在校违纪需家长配合教育”等机会,他们便顺水推舟,当机立断,让孩子辍学在家,另做打算。这种思想也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也使学生产生了不想念书的念头。四、课程开设单一,校园文体活动少由于民族地区中小学软、硬件设备较差的实际。在课程设置上有些科目不得不名存实亡。像中学美术课,由于没有美术教师,美术课只好变成自习课,而美术课本则变成了学生的语、数等课本的外封皮;由于音乐教师缺编,音乐课只能是唱歌课,甚至有时连唱歌的条件都达不到;体育课上,1800多学生的学校,只有两副篮球架和一个排球场地,一个足球场地,两个乒乓球台,体育课无法按课程标准要求去实施。这些课程所强调的正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而在这些科目中有特长的学生,往往是反应敏捷、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本想以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进而弥补他们在文化课上所失去的。但因学校文体活动少,他们的优点被掩盖了,老师们仅看到的是他们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等是多少、多少分,而看不到他们给班集体注入的生机和活力,这就使得这些同学们总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从而丧失了上进心,导致厌学、弃学。五、学校教学和自身的影响厌学往往源自于厌师,如果学生喜欢教他学习的人,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学习。有的老师和学校只重视优等生而忽视了那些学习成绩差的中等生,甚至放弃了那些差生和中等生,导致了这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还有,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不了,导致学生因为无法接受老师的教学而产生厌学;学生本人是厌学的最终根源,学生本人对于消极诱惑的认识不够正确,经常沉迷于游戏不可自拔,久而久之也就不再过问学习,也就厌学了习上的压力自己调节不过来,最终也导致了厌学。针对以上原因,如何有效的防止学生厌学呢?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和相关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应重视七年级(初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在初一新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应组织召开“新生入学教育会”,入学教育可由学校领导向学生介绍入学的建校史、学校的办学规模、学校的教学优势和劣势、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对新生提出要求和寄予希望;教导处通过数据比较,谈谈本届新生与前几届同期新生的成绩对比,分析全县各中学的生源质量,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位置,树立远大理想;组织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分别就自己所教科目的实际向学生介绍学好各科的方法(尤其是英语),使他们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校有针对性的聘请外校的优秀班主任教师对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就如何组织班级管理、如何科学作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每门课,进行专题培训,使教师的工作一开始就步入正规化,减少工作盲目性。二、根据学校实际,完善教学评估体系1.对义务教育阶段应开设的课程须开足、开齐,尤其是小学。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未成年人从小就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2.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应因地制宜,既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学生从成绩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不再成为分数的追求者,而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用人才。3.重视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特别是音、体、美。一个学校是否有生机和活力,主要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文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如果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那么就给一部分活泼好动的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样,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了,从而使这部分因学业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被吸引到学校生活中。同时注重音、体、美等科目的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鲜活教材,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使家长支持学校教育。同时,学校要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家长会就是一种重要方式。家长会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纽带,是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家长会,可以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因此学校应重视家长会,特别嘱咐家长严禁带孩子挖虫草、摘棉花,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学生返校时学习跟不上,导致产生厌学情绪。总之,家、校合作是避免学生厌学心理和调整学生心态的粘合剂。四、培养自身学习兴趣作为中学生,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自控,与外界的诱惑相隔绝;积极参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多与老师沟通,和老师建立一个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给自己定一个适当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样在学习上才有上进心。总之,要有效的扼制中学生厌学现象,还需要社会各界,各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和家长的配合。真心希望全社会都来支持和关心下以代的成长。参考文献:1.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2、《中学教育学》班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3、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家庭教育导读》2006年第5期5、《家庭教育导读》2007年第3期6、《家庭教育导读》20007年第2期
本文标题:临夏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