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要点练习题
12014年历史会考复习题八年级下册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第1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2)内容:会议通过《》选举了领导人,确立国旗,代国歌,首都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起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举行的会议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政协这个组织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议政。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创立(第4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年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内容:大会制定了《》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新中第一部类型的宪法。(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第10课)(1)建立: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年的宪法也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成为中国的一下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全国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⑷意义:民族区域自冶有利于促进、、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公司为中心的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4)意义和影响: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⑴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⑵三大改造的实质:转变为。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方式:建立⑷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社会主义改造:①形式:;②实行政策。⑹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年底完成。②三大改造意义——促进了的发展,实现了把转变为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年底,的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9课改革开放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年底)————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⑴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③关于,解放了人们思想。⑵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⑶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和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3二、对内改革⑴农村改革政策:实行·①原因: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开始:年,从开始。③特点(内容):。④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⑤意义: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土地仍是公有,农民有使用权,并获得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的自主权。⑦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表格中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⑵城市: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改革,主要在三方面进行;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年十四大提出建立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三、对外开放:⑴对外开放的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⑵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发区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⑶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⑷经济特区建立的作用和影响:以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第15、16课、新中国外交一、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1、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奉行外交政策;4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⑴提出: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定,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作为处理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⑶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万隆会议:⑴时间:年⑵与会者:众多国家的首脑⑶地点:。⑷性质:第一次。⑸讨论的问题:、争取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⑹周恩来的贡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矛盾分歧。提出“”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指出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⑺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5、中美关系的发展:由对抗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⑴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⑵历程: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②年2月,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签署了《》。③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是中国的一部分。⑶影响: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见课本P81《中美建交公报》)6.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⑴经过: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阿尔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终于重返联合国。⑵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7、中日建交: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8、中国上海承办:(1)时间: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会议)在上海举行。(2)主题是“”。(3)意义:上海APEC会议是9、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时间:年,成立。(2)意义: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5二、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第17、18课科学技术成就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⑴原子弹:①时间:年10月16日,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⑵导弹:①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两弹元勋:邓稼先⑶航天技术领域:①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②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无人飞船“神州一号”。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上太空,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籼型杂交水稻⑴培育者:。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被称为“”。他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九年级上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3课)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改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的人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基督教:(第8课)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立者:耶稣教义: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与基督教有关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6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1、时间及地点: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3、实质: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5、指导思想:思想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7、文艺复兴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导火线:3、开始的标志:(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4、领导阶级:领导人物: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1649年,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三、《权利法案》的颁布①时间:年;②目的:③意义: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为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第12课美国的诞生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的移民、非洲黑人。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2、开始时间、标志:年枪声。3、建军:组建大陆军,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4、建国:5、转折:年,战役。6、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7、和约:年,(英、美《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及美国1787年宪法1、独立宣言的发表(时间:年)——标志着诞生。意义:①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由的要求;②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72、1787年宪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知识要点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