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概述
1第八章供应链管理2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一、我国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理解)购买啤酒与供应链啤酒制造商生产啤酒,首先要采购大麦、啤酒花等原材料,并进行酿造。酿造出来的啤酒为了保持鲜度,需快速地通过各种流通渠道运送到零售商店。小规模的酒类专卖店通过批发商进货,大型连锁零售商则不通过批发商,直接从制造商进货。这样,一般而言,某一商品从生产厂地到达消费者手中,有如下的厂商及相关人员依次参与:3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4“供应链”国家标准:供应链(SupplyChain),即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其送到消费者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所构成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每个贸易伙伴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他们既向上游伙伴订购产品,又向下游伙伴提供产品。5二、供应链的结构模型(理解)6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供应、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与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7供应链模式之一: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8供应链模式之二:以零售企业(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供应链9供应链模式之三:以3PL(集成物流供应商)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10上述三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强调整合,更注重整个供应链的完整性,它能为客户带来如下价值:(1)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信息畅通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库存,并减少成本(包括人力成本)。(2)提高效率,快速反应,加快资金周转。客户在自己的系统(或3PL系统)中,能实时看到各地最新进出仓库物资和库存数据,财务根据系统动态结果能及时开出发票,加速资金周转。11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制造商根据自己现存的生产能力和库存能力组织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分销商被动地接受,进而再转压给零售商和客户。属卖方市场。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推动式供应链推动式供应链12拉动式供应链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变化,并根据客户需求组织生产。属买方市场。拉动式供应链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13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供应链由过去的那种“推动式”转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市场为起点的“拉动式’’生产经营方式。这就要求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产需衔接,以末端的市场需求信息为依据,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而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满足这种需要。14供应链示例(IBM欧洲公司)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制造订货计划企业计划生产计划MRP集中采购生产计划直接销售地方分销中心销售渠道用户订单市场调查与分析预测供应商信息库存在制品15案例分析:广东科龙电器有限公司现有二种品牌的冰箱产品:科龙、容声,科龙是高档品牌,容声是中档品牌。它们之前的营销渠道是经过:省批发商到市批发商、市批发商到县批发商再进入农村市场,因此,进入农村市场的冰箱价位很高,没有竞争力。试问:1、您如何帮这家公司在农村市场取胜?16三、供应链的特征(一)复杂性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二)动态性因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变化,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三)面向用户需求用户的需求是拉动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四)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条供应链的成员,也可以是另一条供应链的成员。17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掌握)供应链管理国家标准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18供应链管理的对象:主要涉及企业经营的两个领域,一个是生产制造领域,包括产品的企划、开发、设计等业务环节;另一个领域是生产——流通·物流——销售,即物流业务环节。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供应链管理意味着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同组织在内的整个链的计划和运作行为的协调,意味着跨越各个企业的边界,在整个链上运用系统观念,强调供应链的集成管理。(把整条供应链看成是一个大系统)19供应链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第一,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急需增强竞争力,才能占有和扩大市场份额。当时,美国受国外纺织品进口急剧增长的冲击,国内纺织业市场份额急剧收缩。通过调查发现,每个纺织、服装企业自身的实力都不算差,问题就出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分销商之间的协调上。由此而着眼于研究企业之间的协调,出现了供应链理论。第二,80年代出现了电子交换技术(EDI),人们利用EDI技术传送数据,EDI促进了供应链理论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供应链理论逐渐普及。20一、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理解)(一)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短缺经济: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企业管理的重点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主要特征。买方市场:个性化需求多样化需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需求资源获取产品销售)(二)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性传统管理模式是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决策背景。生产方式:少品种、大批量,采用刚性和专用的流水线。(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致命弱点:适应品种变化能力很差,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系统很难适应。21(三)传统管理模式在新环境下显现的主要弊端。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弊端:1、增加企业的投资负担。2、要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3、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众多的经营领域,企业难以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4、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出敏捷的响应。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放弃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兴起“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只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甚至全部委托其他企业加工。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是战略伙伴关系。(双赢)22三、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第一阶段: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为生产而管理第二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第三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末)第四阶段: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和发展阶段(21世纪初)23四、供应链管理的特征1、“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2、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合作伙伴,和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各个贸易伙伴共享信息、共担风险。3、供应链企业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4、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物料,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最好的服务。5、供应链追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组织流的集成。24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7、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25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供应生产作业物流需求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球信息网络(信息共享)各种技术支持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一、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26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零售等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围绕供应、生产计划、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任何一个供应链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27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每一个企业都成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企业,上下游的多个节点企业组成了一种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供应链,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竞争力等并不取决于某一个节点企业、而是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28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计。第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1、各节点企业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作业流程的设计与重组:(1)客户需求管理流程;(2)客户订单完成管理流程;(3)客户服务管理流程。2、外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3、供应链交叉信息管理。第三,供应链管理机制的建设。29案例分析:麦德龙公司的商品供应链管理背景资料:麦德龙于1964年创立、以其独特的C&C(Cash&Carry即现购自运制)理念和管理方式,在德国及全球21个国家迅速成长。目前,麦德龙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购自运制的商业连锁公司。在世界商业集团中名列第三位,在全球500强中居第32位。其2000年销售额为900多亿德国马克。1995年,麦德龙携自己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落户上海,并成立了锦江麦德龙购物中心有限公司,以上海为中心迅速向外扩展。2000年,锦江麦德龙创下销售额40亿元人民币的不俗业绩,而麦德龙全球采购网络每年从中国采购的出口商品达10亿德国马克。301.动态管理;2.标准化操作;3.客户分类;4.与供应商双赢。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降低商品库存。因此,有效的物流跟踪与库存控制,是整个供应链在最优化状态下运行的基本保证。所有麦德龙的分店都一个样,麦德龙将很成功的模版复制到每个商场,包括商场的外观和内部布置及操作规则,所有商场实施标准化、规则化管理。麦德龙主要针对专业客户,如中小型零售商、酒店、餐饮业、工厂、企事业单位、政府和团体等。其供应链管理的特色之一就是对顾客实行不收费的会员制管理,并建立了顾客信息管理系统。专门为供应商制作了供货操作手册,包括凭据、资料填写、订货、供货、价格变动、账单管理、付款等过程的方方面面。31案例美国沃尔玛公司与服装制造业瑟米洛尔公司以及面料生产企业密里肯公司合作建立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1、沃尔玛公司1983年开始采用销售时点信息(POS)系统;2、沃尔玛公司1985年开始建立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是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具体而言,EDI是一套报文通讯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与通讯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商业文档(如询价单或订货单等)转换成标准格式,并通过通讯网络传输给对方,俗称“无纸贸易”。3、1986年用于与瑟米洛尔公司密里肯公司在服装商品方面展开合作,建立垂直型的供应链快速响应(QR)系统。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发出订货明细清单和受理付款通知业务,提高了订货速度和准确性,节约了相关作业成本。324、供应方根据传送来的POS信息,及时了解沃尔玛的商品销售状况,把握需求动向,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5、供应方利用EDI系统在发货之前向沃尔玛传送预先发货清单(ASN),沃尔玛事先做好进货准备工作,且便于核对。6、沃尔玛利用电子支付系统向供应方支付货款。7、沃尔玛将ASN与POS数据比较,迅速获取库存信息。8、沃尔玛将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其他商品和供应商。美国沃尔玛应用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后:1、降低了经营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扩大销售量;2、伴随库存风险的减少,商品以低价位定价,扩大销售量;3、避免缺货现象,从而避免销售的机会损失;4、易于确定畅销商品,能保证畅销品的品种齐全,连续供应,扩大销售量。
本文标题: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