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语文5单元教学设计81-101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1页单元备课课题第五单元教学总目标1、学习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培养关心热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以及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4、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教材解读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重点难点1、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课时安排17、《触摸春天》2课时18、《永生的眼睛》1课时19、《生命生命》2课时20、《花的勇气》1课时《语文园地五》4课时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2页课型新授课题17、触摸春天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备课祝阳镇整理李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激情导入,叩解课题: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读81页的导读:明确本单元的专题—热爱生命。训练重点是什么?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2、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板书:春天)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说说你眼中的春天:花红柳绿,阳光明媚……3、你们真幸福,看到的春天真切而绚丽!我们每天都用眼睛去感受着美丽的春天。如果你是一个盲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盲女孩的心灵。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安静,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触摸这绚丽多彩的春天(板书:触摸)4、读题:触摸春天(轻轻的触摸,轻轻地读)二、识记字词,感知课文:1、想读这个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美美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2、出示下面词语,指导学生读正确:流畅穿梭悄然拢住奇迹小径瞬间弧线飞翔权利缤纷磕磕绊绊浓郁流连引导竟然灵性经历概念扑闪张望多姿多彩清香袅袅花繁叶茂3、盲童安静怎样触摸到了绚丽多彩的春天选用第一行的几个词语来给课文说一句话。(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小结:这就是抓主要词语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三、读文理解,感受奇迹:师:什么是奇迹?让我们再用心的读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到这是一种奇迹了呢?用波浪线画下来,并说说你的理解?1、预设句子一: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为什么感到这是奇迹?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热爱春天)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3页教学过程复备2、预设句子二: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流畅:很熟悉极其准确:一个盲童能极其准确地将手伸向一朵月季花,这可能吗?安静为什么做到了呢?安静不仅热爱春天,还热爱生活。(板书:热爱生活)3、预设句子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这奇迹源自她对春天的热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她对春天的那份爱。这神奇的灵性就是安静对花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能读出这种爱吗?(大屏幕出示,齐读、并练习背一背:边想象边背诵)(板书:热爱生命)小结:刚才同学们运用了抓课文中的句子,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分析理解了课文,真的很了不起。四、品读探究,体情悟道:师:这些奇迹打动了你,打动了我,更打动了作者,此时安静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1、齐读第6自然段。2、在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里,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她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所以才会仰头张望。海伦.凯勒曾说:“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的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3、想象:随着蝴蝶的飞舞,你觉得安静用心望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师:太好了,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安静用“心”也同样能看到,拢住蝴蝶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不是盲童,是个正常的孩子。常人能享受到的灵动的春天,安静也一样能享受到。那是因为她有一颗爱心,对春天的爱,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板书设计17、触摸春天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4页课型新授课题17、触摸春天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备课祝阳镇整理李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5页一、复习巩固生字词二、升华情感,领悟人生真谛。1、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如果说安静在花香中穿梭是个奇迹,而当她极其准确地伸手拢住蝴蝶是个奇迹,那么,当她放飞蝴蝶的时候,这样的奇迹就令人感动了。谁也不会想到,但是想想却又是那么必然,安静这个八岁的盲童,是在用一个具有灵性的心灵,与春天对话,与世界对话啊!那么学到这里,谁来说说安静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2、其实生活中,像安静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3、你认为这一句中的“谁”怎样理解?(世界上所有的生命)4、结合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自由说)三、生活延伸深度探究。1、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像安静这样从小就眼盲孩子,他们看不见世界,但是他们却有着一颗对生活热爱,对生命热爱的慧心,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着这个世界;也或者他们耳聋、腿残……但是他们却用心灵扣开了生活之门,感知着这个缤纷的世界!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你都知道谁?(补充阅读“阅读链接”)《千手观音》剧照: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贝多芬双耳失聪可仍能弹出美妙的乐曲。张海迪高位截瘫却掌握四种语言,被誉为“当代保尔”。霍金用他的物理征服了全世界。教学过程复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6页这些残疾人在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他们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还有谁也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这个括号中都可以填上谁?可以填上哪些人?预设:(安静)有生活的权利,(安静)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工人)有生活的权利,(工人)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张海迪)有生活的权利,(张海迪)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老人)有生活的权利,(老人)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清洁工)有生活的权利,(清洁工)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3、感悟道理:他们这些人都在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________都有生活的权利,________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1)无论你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你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这里可以填上我们每一个人。这也是安静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2)让我们的声音飞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能听到安静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3)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同学,送给朋友,送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再读)四、布置作业,引导实践1、读“阅读链接”,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小报。板书设计________都有生活的权利,________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教学反思课型新授课题18、永生的眼睛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7页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备课祝阳镇整理李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并认识本课的相关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3、读懂课文内容,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破内置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查找搜集关于“器官捐赠”的资料或者故事。2、了解周围的人对捐赠器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原因。教学过程复备一、谈话激情,导入课题(一)谈话激情。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盲姑娘安静吗?她用小手触摸着美丽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却无法看到真正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她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可是,像安静一样的盲人,仅仅在中国就有500万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那么盲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学生闭眼感受)师:回忆你刚才的感觉,说说假如你就是那些盲人,你最渴望什么?(学生发言)师:是啊,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啊!(二)导入课题。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包括老师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是多么幸福啊,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永生呢?相信读了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里弗斯的一篇回忆文章(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之后,我们就能找到答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三)提示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读自读提示,看看给我们学习提出了几个要求?学生读,交流明确二、初读课文,识字词,理清脉络(一)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二)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笼罩流淌捐赠器官盲童酷爱屡屡遵从失明楼主突如其来不假思索不顾一切热泪盈眶与世长辞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8页教学过程复备重见天日夺眶而出(指名读,要求读准。)师引导:课文我们能读得有感情,其实每个词语也有自己的感情色彩,请同学们带着对词语的理解一起读。(生齐读)(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琳达一家哪些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做了些什么?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梳理,(板书:捐赠眼角膜妈妈爸爸温迪)三、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一)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有“骄傲”的句子。(二)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体会。1、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出示句子,师提问:温迪为什么为母亲、外公所做的一切骄傲呢?学生思考发言。师:是啊,有了他们的捐赠,就会有盲人可以重见光明,为别人带来了幸福,多么令人骄傲啊!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出温迪的骄傲吧!(生齐读)2、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你们还找到有“骄傲”的句子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温迪而骄傲。(1)引导学生读句子,并和自己勾画的句子比较,看有什么区别?(2)明白“!”的作用。(3)体会强调“14岁”的原因。(4)比较琳达和温迪的态度。(5)体
本文标题: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语文5单元教学设计81-10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7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