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临床考试范围整理(修改)
考试题型:名解、问答复习要点:内科与外科两部分,资料结合着书备注:加粗部分为最终问到的外科老师给出的考试范围,未加粗部分为原先问到的内容。内科:体重指数: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Mass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高血压:测量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成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低血压<90<50高血压≥140≥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从而使组织肿胀。肺型p波:Ⅱ、Ⅲ、aVF导联P波高耸=0.25mV;胸前V1导联直立的P波=0.15mV。因主要见于肺心病患者故又称“肺型P波”。意识障碍: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的柔韧性较大,外力不容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murphy征:胆囊触痛征。将拇指放在胆囊点并用中等压力按压腹壁,然后嘱咐病人缓慢深呼吸,深吸气时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常发生于急性胆囊炎。革袋胃:又称皮革胃,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是由横向浸润生长的胃癌导致的一种胃部病态结构变化。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深部小的穿通动脉闭塞,导致其供血区域出现小梗死灶,多由小的穿通动脉本身疾病或栓塞等原因所致。低密度缺血灶小于15mm,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单发或多发。中老年人常见。移动性浊音:为确诊腹腔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叩诊机制为当腹腔积液病人取仰卧位时,液体因重力作用积聚于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其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病人取侧卧位时,液体积聚于下部,肠管上浮,下侧腹部转为浊音。心脏杂音:指心音以外,由快速的血流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的湍急而形成的夹杂声音。心脏瓣膜听诊区:①二尖瓣区(M):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②肺动脉瓣区(P):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区(A):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⑤三尖瓣区(T):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半月综合征:即胃小弯溃疡型胃癌。进展期胃癌Ⅱ型的X线常表现为不规则龛影,多成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但锐利,其中常见结节状或指压状充盈缺损,以上表现称之为半月综合征。三凹征:喉及气管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内,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胸内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并伴有喉鸣,称三凹征。血气分析临床应用:P283良恶性溃疡鉴别: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浸润生长快,易侵犯邻近组织,可形成肿块,其内有钙化和瘤骨骨膜反应一般不受累,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反应常受累,不同形状的骨膜增生,可形成三角形骨膜反应骨破坏膨胀性或压迫性骨缺损,边缘清楚,锐利,常有硬边化浸润性骨破坏,病变与正常骨架界限不清,边缘不整,一般无硬边化转移不转移可发生肺及骨骼转移CT扫描除钙化外密度均匀,强化部明显,少数形成骨壳外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X线形成的基本条件:a.自由活动的电子群;b.电子群的高速运行;c.高速运行的电子群突然受阻。X线的造影方式:a.直接引入: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或导管法b.间接引入:依据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把造影剂引入人体的特定部位,然后有选择的聚集于要造影的某一器官内,使之显影。骨折的X线表现:(这是啥?)胸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1)骨性标志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2)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结的重要部位。(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AFP的临床意义:⑴原发性肝细胞性癌约75~80%血清AFP增高。⑵生殖腺胚胎癌(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也有升高。⑷妊娠3~4月AFP开始升高。亚临床肝癌:指AFP检出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生理性杂音与器质性收缩杂音鉴别:鉴别点生理性(功能性)器质性年龄儿童、青年多见不定部位肺动脉瓣、心尖区不定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高阔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全收缩期速度一般3/6级以下3/6以上震颤无3/6以上常伴有传导局限、传导不远远而广心梗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其接受血供的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而坏死,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电图显示的电位变化是梗死后心肌多种心电变化的综合结果,依次表现为:缺血、损伤和坏死。1.“缺血型”改变:表现为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上升支与下降支对称。2.“损伤型”改变:表现为ST段抬高,与T波融合,弓背向上,形成损伤型“单向曲线”改变。3.“坏死型”改变:QRS波群呈“QS”或“Qr”型(Q时限≥0.04秒,振幅≥1/4R,称之为坏死“Q”波)。一般认为:梗死的心肌直径>20~30mm或厚度>5mm才可产生病理性Q波。肾功能不全分期: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以下四期:第一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第二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第四期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血常规(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男性4.0~5.51012/L120~160g/L女性3.5~5.01012/L110~150g/L新生儿6.0~7.01012/L170~20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但对于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2.白细胞(WBC):成人正常值:(4~10)×109/L临床意义:1.白细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剧烈运动、饭后、疼痛、极度恐惧及冷水浴后可见白细胞生理性增加。(2)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严重烧伤、手术创伤后等。2.白细胞病理性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疟原虫、伤寒、副伤寒、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脾功能亢进、X射线照进、肿瘤的放疗化疗后等。3.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PLT/PC)参考值100~300×109/L(2)血小板压积(PCT)参考值0.15%~0.32%(3)血小板平均容积(MPV)7~11fl(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30%~80%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正常人一天内可有6%~10%的变化。其变化特点为早晨较低,在此前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即降低;运动后升高,休息后恢复。2.病理性变化(1)血小板计数减少:在临床上,除创伤之外,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当血小板计数小于50x109/L时可有出血症状。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疾病有: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血小板消耗增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柱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2)血小板计数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等;脾切除手术后。隐血便:粪便颜色无改变,隐血试验阳性,出血每日少于5ml。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外科:休克:是机体由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创伤、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和过敏等)引起的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组织缺氧是休克的本质。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肠梗阻、胃肠急性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肺炎、中毒性菌痢等。过敏性休克:常见于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品、输血、输血浆等引起的变态反应,蚊虫、蜜蜂等叮咬过敏,花粉、化学气体过敏等。二期愈合: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和功能修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的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外科处理的伤口。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原因: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噻酮、依他尼酸(利尿酸)等时,未注意补给适量的钠盐,以致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处理: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针对细胞外液缺钠多于缺水和血容量不足的情况,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虽有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因缺水更多,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表示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即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未必总伴有细胞内钾高,有时机体尚可处于缺钾状态。原因:①进入体内(或血液内)的钾量太多:如口服液或静脉输入氯化钾、使用含钾药物、以及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存血等;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及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剂、盐皮质激素不足等;③药物抑制肾小管泌钾;④胞内钾的移出:如溶血、组织损伤(如挤压综合征)以及酸中毒等;⑤原发性肾小管钾分泌缺陷。处理:P275脓毒血症(SIRS):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统称为脓毒症。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主要是一类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很可能是由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系统或器官的功能损害。急性蜂窝组织炎: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多与皮肤,粘膜受伤或其他病变有关,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的是金黄葡萄球菌,有的是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
本文标题:临床考试范围整理(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7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