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临床麻醉学试卷及答案
麻醉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TCI(2)TOF(3)反常呼吸(4)全脊髓麻醉(5)低流量吸入麻醉(6)MAC(7)平衡麻醉(8)静脉快速诱导(9)控制性降压(10)屏气试验(11)静脉全身麻醉(12)试探剂量三、填空题1、剖胸对呼吸的生理影响是、、。2、气管插管后,听诊双肺呼吸音的目的是:确定、、。3、氯胺酮肌肉注射法多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首次剂量为,给药后分钟即可出现麻醉作用,维持分钟。4、肝和肾是耐受缺血缺氧较差的器官,在常温下阻断血流肝脏不得超过分钟,肾不得超过分钟。5、低温时易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其原因是。6、麻醉期间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为:、、、、、、。7、麻醉期间的低血压是指。而麻醉期间的高血压则是指。血压过高是指。8、脑血管、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处理原则、、、。9、有右室流出通道严重阻塞的紫型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耐受缺氧的能力很低,可因恐惧、疼痛、低血压或缺氧等而诱发漏斗部痉挛,出现“”,可致心脏停搏,应引起警惕。10、冠心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死亡率为一般病人的2~3倍,麻醉和手术的危险取决于、、。11、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主要目的是。12、临床麻醉学的任务是。13、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绞痛、昏厥和心悸不适。麻醉前应将心室率控制在次/分钟左右,至少不应超过次/分钟。14、正常成人喉头位置在,而小儿则位于。15、异丙酚静脉麻醉单次注射剂量为,作用时间为,麻醉维持剂量为。16、开胸对呼吸生理的干扰为、、。17、在CPB开始前,麻醉处理的目的是要为。在CPB过程中主要应防止和维持。18、糖尿病病人术前血糖控制:术前空腹血糖应维持在,最好在范围内,最高不超过。19、全麻深度的监测应包括、、。20、全麻后第1小时内的输液速度为,循环稳定后维持速度为。21、麻醉期间的低血压是指。而麻醉期间的高血压则是指。血压过高是指。22、麻醉学专业的主要任务及范围包括:、、。23、剖胸后对呼吸的影响是、和。24、临床上将心功能分为:级;日常活动后明显不适,活动受一定限制应为级。25、临床常用的复合麻醉技术有、。26、麻醉前用药的主要目的是、、。27、经口气管插管时,要求、、三轴线重叠成一条线。28、氯胺酮肌肉注射法多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首次剂量为,给药后分钟即可出现麻醉作用,维持分钟。29、常用非去极化肌肉松弛剂的拮抗剂是。30、肝和肾是耐受缺血缺氧较差的器官,在常温下阻断血流肝脏不得超过分钟,肾脏不得超过分钟。四、简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麻醉前检诊?2、简述复合麻醉的优点及用药原则。3、简述术中发生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的原因、表现及处理4、单肺通气(包括两侧肺分别通气)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5、胆心反射的预防和处理6、判断全身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7、全身麻醉病人发生喉痉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和处理?8、理想的肌松药应具备哪些条件?9、一颅内肿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请简述其处理方法。10、简述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处理。11、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12、简述麻醉期间高血压的原因及防治。13、简述氯胺酮麻醉的并发症。14、为什么要进行麻醉前检诊?15、胆心反射的预防和处理。五、病案分析题(一)患者,女,中年女性,已婚。因剧烈腹痛10小时入院,经妇产科诊断为宫外妊破裂,需急诊手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自述平时常服用优降宁,血压稳定于110~150/70~90mmHg。入手术室时,病员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深大。查体:血压12/9Kpa,心律齐,135次/分,呼吸20次/分。血色素:70g/L,血糖12mmol/L。请拟定麻醉方案。要求阐述:1、麻醉前病人存在的问题2、手术时机3、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选择4、术中生命体征监测(5、失血性休克病人在围麻醉手术期间进行肾功能保护的措施(二)患者,男性,30岁,60kg,因晚饭后出门散步遭遇车祸入院。入院查体病人面色苍白,痛苦面容,BP100/80mmHg,脉搏细速,90次/min。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右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初步诊断:肝脾破裂?拟在急诊下行开腹探查术。请你就该病人回答以下问题:①提出麻醉计划、麻醉方案、麻醉处理和麻醉管理,依据是什么?(10分)②该病人在麻醉前存在哪些麻醉手术风险因素?在麻醉手术期间易发生哪些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理?答案名词解释1、即靶控输注,是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和药效学,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体重病人的自身状况,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计算机给药系统。2、即四个成串刺激,是一串由四个频率为2Hz,波宽为0.2~0.3ms的矩形波组成的成串刺激波,四个成串刺激引起四个肌颤搐,连续刺激时串间距离为10~12s。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正常时,四个肌颤搐幅度相等,但当部分非去极化阻滞时出现衰减,四个肌颤搐的幅度依次减弱。,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时可不需要在用药前先测定对照值,可以直接从T4/T1的比值来评定阻滞程度,而且可以根据有无衰减来确定阻滞性质,非去极化阻滞程度增加时,T4/T1比值逐渐降低,当T4消失时,约相当于单刺激对肌颤搐抑制75%。3、一侧胸腔剖开后,在吸气时,因健侧胸内压降低,部分气体从剖胸侧吸入健肺,呼气时,健侧肺的部分气体又进入剖胸侧肺内,这种现象称为反常呼吸。往返于两侧肺之间的气体则称为摆动气。4、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或颈部神经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将超过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光洁度入蛛网膜下隙,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或全部脊神经甚至鼎神经均被阻滞,叫全脊髓麻醉。5、是指新鲜气体流量低于2L/min。6、MAC: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入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病人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7、平衡麻醉:又叫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全身麻醉药物或麻醉技术、麻醉疗法,达到镇痛、遗忘,肌松驰、自主反射抑制并维持生理功能稳定的麻醉方法。8、静脉快速诱导: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病人经过充分吸氧后,先用镇静催眠或静脉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随即经面罩加压给氧,再用麻醉性镇痛药,接着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或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一种麻醉诱导方法。9、控制性降压:对某些手术,为了减少手术野失血,给手术操作创造良好条件,减少输血量,术中运用各种药物和方法有意识地降低病人的血压,并视具体情况控制降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这一技术称为控制性降压。10、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让病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民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2,为如屏气时间短于20秒,可认为肺功能属显著不全11、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12、进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时,首次注入相当于脊髓麻醉的剂量(3~5ml),以确定存在脊髓麻醉的征象或硬膜外麻醉是否有效或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三、填空题1、肺萎陷、纵膈移动及摆动、反常呼吸和摆动气2、导管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漏气,通气是否良好3、4~6mg/kg,1~5,15~254、20、405、室性心律失常、低温的刺激6、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反流与误吸、麻醉器械故障、气管受压、口腔咽喉部病变、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7、血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20%或血压降低达80mmHg。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20%或血压升高达160/95mmHg以上。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30mmHg.8、确保注入造影剂时病人安静不动、尽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不使颅内压继续升高9、紫绀性缺氧危象10、有无心绞痛及严重程度如何、是否发生过心肌梗死,有无并发症、目前心功状况11、使健康肺和病侧肺的气道隔离通气12、消除手术疼痛,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保证病人安全13、80次/分钟100次/分钟14、C56C3415、2mg/kg,5~8min,50~150ug/kg/min16、肺萎陷、纵膈移动及摆动、反常呼吸和摆动气17、为体外循环创造良好条件病人意识清醒和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18、8.3mmol/L6.1~7.2mmol/L范围内,11.1mmol/L19、意识水平、肌松监测、应激反应抑制程度的监测20、20~30ml/kg,3~4ml/kg21、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20%或血压降低达80mmHg;指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20%或血压升高达160/95mmHg;指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30mmHg。22、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治疗23、肺萎陷、纵膈移动及摆动、反常呼吸和摆动气24、IVIII25、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26、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缓解术前疼痛;消除不良反射。27、口轴线、咽轴线、喉轴线28、4-6mg/kg1~5min15~25min29、新斯的明30、20min40min四、简答题1、麻醉手术前,通过复习病历及检视病人,了解主要病理生理问题及具体病情特点,对病人全省情况,各器官、系统功能状态,术前准备情况,以及麻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危险性等做出客观的评估,为制定合理的麻醉计划提供依据。2、复合麻醉可充分利用各种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的优点,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最大限度地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更好地满足手术需要,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其应用原则为:A合理选择药药;B优化复合用药C准确判断麻醉深度;D加强麻醉期间的管理;E坚持个体化的原则3、原因:正常情况下声门闭合反射是使声门关闭,以防异物或分泌物吸入气道。喉痉挛则是因支配咽部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咽部应激性增高,致使声门关闭活动增强。硫喷妥钠是引起喉痉挛的常用全麻药。喉痉挛多发生于全麻I~II期麻醉深度,其诱发原因是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口咽部分泌物与反流胃内容刺激咽喉部,口咽通气道、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操作等直接刺激喉部均可诱发喉痉挛,浅麻醉下进行手术操作如扩张肛门括约肌等均可引起反射性喉痉挛。表现:轻度喉痉挛仅吸气时呈现喉鸣,中度喉痉挛吸气和呼气都出现喉鸣音,重度喉痉挛声门紧闭气道完全阻塞。处理:轻度喉痉挛在去除局部刺激后会自行缓解,中度者需用面罩加压吸氧治疗,重度者可用粗静脉输液针行环甲膜穿刺吸氧,或静注琥珀胆碱迅速解除痉挛,然后加夺吸氧或立即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4、(1)尽量缩短单肺通气的时间,争取在手术侧肺大血管结扎后开始使用单肺通气;(2)成人单肺通气的潮气量一般就在8~10ml/Kg以上。(3)单肺通气时常规监测PaO2、PaCO2,密切注意有无低氧血症的体征。(4)查找术中低氧血症的原因,如单肺通气时的潮气量,吸气压力、呼吸频率、吸氧浓度等均已符合要求,仍存在低氧血症,应检查是否操作不当或麻醉设备故障等因素并及时纠正,如找不出低氧血症的原因,可采用多种不同模式的两肺分别通气法加以改善。(5)单通气时,非通气侧肺因肺血管氧分压急剧下降,发生“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可能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使该侧肺血流减少,可减轻该侧静脉性掺杂血,降低动脉血氧分压的不良作用,从而减轻该侧肺缺氧的危险。(6)只要有充分的通气量,一般可把CO2排出,保持PaCO2正常或偏低水平,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增高,应找出原因,采取加大通气等方法,予以纠正。5、(1)、术前应给予足量的抗胆碱药如阿托品;(2)、立即停止对胆道系统的牵拉;心率减慢者,可给予适量阿托品;血压下降者,可给予适量升压药;(3)、若在全麻下完成手术,立即加深麻醉;(4)、若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可辅以适量全麻醉药如杜非,氟芬合剂等;(5)术中可给予腹腔神经丛阻滞6、判断全身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全身麻醉应该达到使病人意识消失、镇痛良好、肌松驰适度、将应激反应控制在适当水平、内环境相对稳定等要求,以满足手术需要和维护病人安全。因此全麻深度的监测应包括三个方面:意识水平的监测、肌松监测和应激反应的监测。这三个方面的可以通过一些临床体征来判断,如呼吸频率、幅度;肌张力的改变、
本文标题:临床麻醉学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8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