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石油化工设备选材基本原则续
1第二章社会发展史略第一节12世纪以前的政治和经济一、发展概况解读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论断(组图)近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旅游立省大会上提出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论断,10月13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开学仪式上向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彩演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结合自己从事文化研究的感受和体会,略谈浅见:[主要观点]中国文明有多长,河南文明就有多长,河南起步、辉煌、鼎盛、衰落、复兴的历史轨迹与中国的历史轨迹是呈两条高度正相关的曲线。中国第一个国家夏出现并发展在为“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所以“中国”就成为我们国家的称谓。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多远,河南历史就有多远。一、从河南博物馆的馆藏看中原文化源源流长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早在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分布有电教楼、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培训楼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我们参观今天的河南博物院,形成的共识就是藏品具有“多、全、土”等特点,“多”就是多种多样,藏品极为丰富;“全”就是囊括各个发展阶段、各个朝代;“土”就是在河南本地挖掘出土的。东汉(公元25──220年)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出土通高24厘米长28厘米宽19厘米,红陶胎,底座与俑分模制作。座之两侧跽坐两俑对博,中间置一长方形盘局,其一边置六根长箸,另一边置方形博局,博局两边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两枚圆“鱼”。博局与俑皆施绿釉。(来源:河南博物院)唐代(公元618──907年)1931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马剪鬃缚尾,口角悬镳,背具桥鞍。牵马俑高鼻深目,头戴毡帽,身着圆领交襟右衽袍,腰系行囊,下穿窄裤,足穿尖头靴,双手握拳,作执缰牵马状。(来源:河南博物院)东汉(公元25年——220年)1964年河南省淅川县出土高45厘米水池口径40厘米红陶胎,通体施绿釉。水池与亭榭连体制作。水池呈圆形,埂上塑有羊、奔鹿、鹅、鸡和武士俑二人、吹奏俑三人,池内有鹅、鸭、龟、鱼等动物和梭形小舟,舟内置篙和桨。池中矗立2由四根扁柱支撑的四阿重层式亭榭,其正门外架一小桥通向池岸,桥边有二人恭立,亭内有一人袖手端坐。1983年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外径3.8厘米环形,两件成对。纹饰作侧面的人首蛇身状。一件为两面阴线刻,另件一面呈阳线刻,束发鳞身,体态略有区别。与中国传统的“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之阴阳说相合。应一为男性,一为女性。(来源:河南博物院)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1981年河南省淮阳于庄汉墓出土长130厘米宽114厘米.庄园由田园和宅第两部分组成。宅第为三进院落,布有悬山顶、四阿顶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内设伎乐俑、仆侍俑及生活器皿一应俱全。宅旁连以水旱农田、水井、沟洫等,前墙上绘有主仆生活图(已脱彩)。(来源: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古为豫州,因豫州居九州之中,所以河南又有中州之谓;河南横跨中国中部黄淮大平原,又有“中原”之称。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从夏商时期的天下之中,到周、秦、汉、唐等时期与关中地区的互为犄角,再到五代、宋辽时代的辉煌鼎盛,先后有22个王朝定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原地区长时期作为核心区域而存在。这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惟有河南。即使北宋覆亡以后,政治中心虽经南迁北移,但中原地区作为战略要地,历史文化仍以强大的发展惯性、坚韧的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出现在此,轩辕黄帝都曾在此活动,自周至宋先后有1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数千年来,这一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起伏关乎国家强弱,文化盛衰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源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动,或者在河南建都立业,经过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由中华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姓氏,以中原沃土为家,流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如今的中华大姓中绝大部分源头在中原,河南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三、从中华文明史之源看学术界关于人类文明形成的标志,主要有原始农业、城邑、金属器具、文字以至国家的雏形,最能反映社会组织进化的就是城邑,所以考证文明的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找城”,找到了“城”也就找到了文明的源头、文明的遗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不约而同把重点锁定在中原,经考古研究后发现,“黄帝”创业活动的重点地域即今灵宝西坡遗址、“禹都阳城”即今登封王城岗城址、“夏启之居”即今新密新砦遗址、夏代中晚期都城即今偃师二里头遗址等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城邑都在河南。这些考据都证明,由黄帝开始的5000年文明史,起点就在中原地区。在此前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最早摆脱了蒙昧和野蛮,选育、栽培、收割和加工农作物,发展了原始农业;炼铜、冶铁、制造工具,发明3了冶金术;使用契刻符号、甲骨文记载表意,创造了文字;开启了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建立了城市;黄帝在有熊(今新郑市)开创初始的政权制度,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初现了文明曙光。我国传承已久的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观赏菊花的习俗就源于河南,被国家定为“老人节”、民间称为“孝道节”。从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形成了完整的发展链条,始终自成体系。而其他地区大致相当的史前文化,有的影响有限、有的无续而终。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千百年来中原文化不因历史尘封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然,始终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力量。特别是起始于殷商时期在中原形成的甲骨文的文字体系汉字,至今仍是我国传承文化的载体和工具,但同为著名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之中。而且中国文字神奇无比,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411月16日在河南安阳市开馆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将彰显中原文化的更大魅力。作为支撑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地带,河南历史的气脉一以贯之、传承不止,也使中国历史的气脉生生不息、代代相续。在古代,文明与河流生生相息,《史记》就有“川竭国亡”的记载,就是说,随着河流枯竭国家就灭亡了。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发端了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则造就了中华文明。但国外三大古代文明由于种种原因或中断或式微,而主要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黄河在河南境内流经700多公里,处中下游地段,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口密集、物产丰富、精英荟萃的经济社会环境,使河南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之地。商业繁荣鼎盛。商业鼻祖、商部落的王亥“肇牵牛车远服贾”开中国商业先河,中原商业由此不断发展与繁荣。在王亥的带领下,商部落种植业、养殖业得到发展,在自给有余的情况下,商部落的人便将多余的农产品拿到别的部落去交换,以换取需要的东西,于是人们就把商部落做生意、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把做生意、做买卖的各种事情称为“商业”。商丘的“丘”字在《说文解字》中是集市贸易的场所,商丘的含义也就成了商人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据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考证,商部落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场,在今天商丘的火神台。商业理念在全国领先,历史上,商丘人计然讲求“积贮之理”。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河洛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河图”、“洛书”。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大禹受之而创“五行”。八卦五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华世纪坛的世纪大厅内浓缩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圆壁浮雕就以河图洛书为第一组,太极八卦为第二组,可见河图洛书和八卦五行的源头地位。周文王囚禁于今天汤阴的羑里城:5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为殷纣王囚周文王处,是我国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后第一座国家监狱。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周易》,其核心是和合思想,代表了上古贤哲的社会政治思想,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中,构成了古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文化载体和思想灵魂,从此开启了道家、儒家、墨家等中国主流思想各种流派,被誉为“群经之首”。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称《易经》是一部辩证的“宇宙代数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赞《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老子承《易经》之风,下启《易传》之理,作《道德经》,以独特的方式创立了道学,主张阴阳相济的道之和、人与天的自然之和;孔子吸纳《易经》之精髓,作《易传》,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儒学,提倡以“尊礼亲仁”、“和而不同”、“中节平适”为主的人之和;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借鉴吸收了《易经》的思想,倡导“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法家崇尚法不阿贵、绳不绕曲等思想,也是追求平等和谐;墨子宣扬“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核心也是上下内外和睦同心;杂家、名家等对和合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阐释。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中独特的、延续不断的重要的哲学概念、文化理念、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今天和谐社会建设可贵的思想资源。去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和”字主题,就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儒家创始人孔子:祖籍在河南商丘的宋国,曾周游列国14年,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的周、卫、陈、宋、郑、蔡、楚等诸侯国,河南对其思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史记》记载孔子曾先后四次在河南问礼于老子,并感叹“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如今洛阳老城文庙门口、鹿邑县城西街都保存有“孔子问礼处”的石碑。孔子的中原之行吸收了许多中原人士的思想精华,比如其“近者悦,远者来”的执政观点,就是采纳了当时叶邑(今叶县)地方长官叶公的主张。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得意门生中最著名的子贡、子张、子夏都是河南人,他们在形成、丰富和发展儒家思想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大儒孟州人韩愈提出了一套道统谱系,不仅解决了儒学的继承问题,而且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直接启发。儒学思想体系的重大创新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是河南嵩县人:他们的学说把儒6家思想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大家熟悉的“程门立雪”,讲的就是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人杨时到程颐门下求学,恰逢程颐午睡,天降大雪,他就恭恭敬敬侍立门外等候,等程颐醒来时,已成为“雪人”。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上承程颐,下启朱熹,形成独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典故就生动说明了二程思想的魅力。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二程、范仲淹、朱熹、吕晦等都曾在此讲学。儒家思想在河南丰富发展,不仅延传二千余年,而且超越地域和时代,传扬到世界各地,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道家学说。道家鼻祖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长期在洛阳担任史官,在灵宝函谷关
本文标题:石油化工设备选材基本原则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