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思品计划
1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官亭小学:张晓文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二、教学目标和任务: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健康成长,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方法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2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四、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游戏里的规则22学校里的规则23社会生活里的规则24国家的规则25国际交往中的规则26国庆放假7怎样面对烦恼28怎样面对困难29复习210期中考试11怎样面对压力212怎样面对失败213爱惜自己的名誉214维护自己的尊严215走进购物场所216这些东西哪里买217购物的学问218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19复习20总复习31.游戏里的规则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3.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认识规则导人:我们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学习做一个守规则的人。提问:请学生看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活动二:关于导言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以后,再来讨论导言中的含义。活动三:游戏里有哪些规则选择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带领学生一做。讨论:1.刚刚玩的游戏里有什么规则?2.我们平时还常常做什么游戏?这些游戏的规则是什么?4引导学生就一个熟悉的游戏及其规则填写教材第3页的表格。活动四:违背规则会怎样提问:在我们和同学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违反了游戏的规则?讨论:1.在游戏中,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们会怎么做?为什么?2.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3.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活动五:规则可以修改吗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觉得根据原来的游戏规则玩游戏会不太适合。你们考虑过修改游戏的规则吗?是怎么修改的?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6页的表格。和学生一起玩一玩修改过规则的游戏,验证新规则是否更合理、更方便。活动六:结束语提问: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既是为人们服务的,也是要约束大家行为的”?谁能举例说明?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就像玩游戏一样,要想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2.学校里的规则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懂得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则。2.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3.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回忆或者观察: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活动二:调查和走访指导学生了解学校里还有哪些规则,找老师、领导调查访问,了解更多的情况。帮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活动三:探究探究和思考: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不妨设计如下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1.我们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为什么?这样的环境靠什么来营造呢?2.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能保证活《安全地进行呢?老师一般会在我们活动之前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5求其实就是什么?3.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请他们谈一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4.除此之外,你还感受到了规则的哪些作用?5.你感到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了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认为这些约束对自身的成长有什么作用?6.如果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为什么?通过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从心里真正接纳规则,而不觉得规则是一种束缚。活动四: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叫、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五:实践。3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观察和发现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找一找身边有没有规则。1.谁知道教材上的四幅图上有哪些规则?2.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规则的?3.这些规则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有的以提示语的形式,如草坪上的提示标牌和动物园动物喂养的提示;有的以标志图示的形式,如银行工作台前的一米线;还有的以条款的形式,如图书借阅规则。)4.除了这些,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规则?活动二:思考和辨析讨论法:人们说“生活处处有规则”,有规则就有约束,有人说,有约束不自由,规则太多不方便,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辩论法:以“规则多,究竟是方便还是不方便”为题组织一场辩论会,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充分发表意见,最终统一认识。活动三:调查和走访安排学生对身边的从事不同行业的人进行调查,根据他们的了解,自己行业的主要规则是什么。再把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活动四:讨论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则,你认为这些行业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你走访的人对各自行业的规则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6你认为这些行业规则对从业者本人、对行业、对行业所面对的人群、对社会上其他人群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你认为制定这些行业规则有必要吗?4国家的规则教学目标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什么是法律教师可以利用导言给出的概念讲述,帮助学生懂得法律是国家的规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相关词语。活动二:了解法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翻看准备好的法律文本,使其对法律条文有感官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什么法律法规。活动三:专门为我们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在教材第17页里,我们知道了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这些都是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定的法律。活动四:与法律专家面对面可以请专家就学生中的具体问题,联系法律条文进行教育。活动五:模拟小法庭活动六:我做普法宣传员可以组织学生将所了解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向身边的人宣传。宣传的形式可以是:向家长宣传、向亲友宣传、向其他同学宣传、组织宣传队在公共场所宣传、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制作宣传单散发……5国际交往中的规则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简单国际交往中的规则。2.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我国领导人出访其他国家,受到礼貌接待的图像或图片。2.外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我国,我国领导人接待的图像或图片。3.有关礼宾部门接待的资料。4.有关国际交往规则的资料。7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我所知道的国际交往中的规则播放资料片或展示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像(图片)里表现了哪些国际交往的规则。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国际交往规则。活动二:为什么要遵守国际交往的规则教师讲一两个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造成不同后果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从中知道了什么,认识到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会获得更多的国际间的支持与合作,会促进国家的发展。6怎样面对烦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遇到烦恼。遇到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面对它,解决问题。2.学习消除烦恼的方法。3.初步形成面对烦恼的正确心态和积极调整的意识。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勇敢面对挑战的人——关于单元导图可先出示单元导图,请同学仔细观察大背景图和左上角近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说一说作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并积极寻求有效的办法,形成良好心态。活动二:烦恼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烦恼,你们平时是怎么对待它的?活动三:与李艳(张华)说说心里话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话。对话要真诚,突出对个性的独特看法。活动四:实话实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露真情,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说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消除烦恼。课堂上,不妨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开展一次互动交流。也可以制作“实话实说”卡片,将不愿意当众说出的烦恼写下来,或者交给老师,或者交给好朋友,以寻求帮助。活动五:他们是怎么做的——访问引导学生针对“烦恼”话题访问身边的老师、家长,了解大人也有烦恼。了解大人们是如何面对烦恼的,他们解决烦恼有什么有效的好办法。活动六:交流8《怎样面对烦恼》这一环节可检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烦恼的认识:7怎样面对困难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明白面对困难前进和退缩的不同结果,树立“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信心。2.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了解冯瑶和李子萌克服困难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3.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克服困难的合适做法。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利用导言引入课前导言揭示了学习本课的认知目标:一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指出了困难无处不在,我们要敢于去克服的必要性;二是指出了面对困难的两种不同态度及带来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活动二: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要正视这些困难,这也是对待困难的一种科学态度。可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的?”活动三:讲故事,谈体会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两则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学后的感受,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活动四:辨析根据文中的几个事例,还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辨析讨论:面对困难,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活动五:我想这样做可以效仿鲁迅先生用“早”字自律的做法,引导学生将誓言写在文具盒、书本上或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为达成目标而努力。8怎样面对压力教学目标1.懂得辩证地看待压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2.学会减轻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顶着压力前进。3.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有压力。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关于导言9本课的导言比较简单,引导学生勇敢地、无拘无束地将心里的压力讲出来。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要引导学生明白:把压力说出来就走出了面对压力的第一步。然后将自己的压力写下来。活动二:我们一起来讨论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受形式和时间的约束,相互间
本文标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思品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9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