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丹霞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理论技术体系及保护规划研究
丹霞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理论技术体系及保护规划研究一、引言丹霞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辖属仁化、曲江两县,南端距韶关市区不足20公里。景点集中分布面积为180平方公里。韶赣、韶汝和106国道三条主要公路干道分别沿风景区外围经过。这里是全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作为专业术语的丹霞地貌也源于此。海拔多在300-400米之间,最高可达626米,地貌起伏多变,沟壑纵横。丹霞山体的垂直和水平节理明显,侵蚀作用和卸荷崩塌而形成具有强烈几何特征的山峰岩柱等造型地貌,鬼斧神工,加以天象之变化,而忽如鬼城,忽如仙域蜃市;又因岩性之差异和水流侵蚀、崩塌风化等作用,而形成众多洞穴,此类洞穴常作为山寨、岩寺、悬棺隐栖之处,具有极浓的神秘色彩,因而具有很强的可索性。历史上对丹霞风景名胜区内景观资源注意较早的有两处,一处是南部浈江边的韶石山,另一处是本区东北部的丹霞山。据《寰宇记》载:韶州科斗劳水之间有韶石……。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也,以名州嘉矣。名之则缘于唐初。可见,韶石(据载共三十六奇石)很早就被作为韶关盆地的主要地面标志物,并因此来定州名。以后自唐至清历代都在韶石山区兴建寺庵,也有韩愈、苏轼、杨万里等名人游迹。近代以来,便已趋荒废,许多史载景点和庙庵已难寻其迹。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残唐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锦石岩修身,北宋崇宁年间(约公元1106年)始依岩筑寺,明末(1644年)江西虔州(今赣州)巡抚李永茂等隐栖此山;清康熙元年(1662年),广州海幢寺澹归禅师来此营建别传寺。此后山上寺宇屡遭破坏,其间也几经复兴。1980年起,由原南华寺方丈焕法师主持重修别传寺。海外僧尼募捐重修锦石岩,重建李永茂旧居。至使今日香火鼎盛,成为目前旅游集中区,也是广东的旅游热点之一。除已修复的寺庙外,丹霞山上尚存许多文物古迹。此外,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与外界相对隔绝,许多村落长期居山间小平原之上,民风纯朴,景色古幽,沿江或溯谷探寻有如入武陵胜境之妙,此类景观应予重视并保护。二、景观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丹霞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景观规划和管理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同时,为了使规划更合理和更科学,也是为了有关法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景观规划工作必须以专业理论和技术科学体系为依据(图1)上述框架充分体现本景观规划工作的以下几点特色:1、传统调查方法与现代技术(包括航空照片判读、计算机图像处理等)相结合,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上充分地收集风景区景观信息,为规划提供尽可能多的依据。2、景观评价不但考虑了景观的可利用价值和条件,更重要是考虑到了景观作为系统,其对人为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因而景观评价是景观保护规划的基础。3、强调景观保护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所有其它规划的前提。4、为了保证景观资源得到充分和合理的保护,规划过程中引入反馈机制:即对所有规划方案及具体工程实施计划,必须进行景观冲击预测(评价),如果它们对原自然景观的冲击(包括生态和视知觉的)过大,则对这些初步规划方案进行修订,直到由于规划的实施可能带来的景观冲击达到一定范围为止,最后确定方案。(一)景观类型的划分景观类型的划分是进行景观评价和基于评价的规划之基础。在大量实地踏勘的基础上,结合航片和地形图,划分为如下八个类型(见表1)并制定相应的景观类型分布图。(二)景观评价景观评价是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如当我们把全国的景观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考虑时,那么我们所比较和分析的基本元素(子系统)就是景观地带[1];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景观地带中各风景区作为相互比较和分析的基本元素。对某一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工作来说也因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不同要求,可以分别在不同层次上--景观类型、景观单元及景点作为基本元素来评价和分析。1、景观美学质量评价(1)理论依据:景观审美和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在景观与观赏者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信息供求关系[2],景观的审美感受也就体现在这种信息的供求关系之中(图2)。也就是说,景观的美学价值是在景观信息系统与景观审美意识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而景观审美意识系统是多层次的(表2),它们与景观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相应层次的景观美学价值,各个层次的美学价值又构成了一个景观美学价值系统。图2观光旅游和景观审美过程中的信息供求关系框图表1丹霞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的划分序号景观类型定义及景观特征描述序号景观类型定义及景观特征描述1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红色砂砾岩,具有顶平、身陡和麓缓的地貌特征。造型独特。这一景观类型还包括岩体顶部及岩身附近的植被。5村落田园景观风景区中心地带,工业化程度很低,以传统农耕方式为主,而形成古榕-农舍-小路-篱笆-田园为特征的景观。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包括山谷坡麓的准南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和山坡上的中亚热带植被,林木有一定的高低参差,线条相对柔和,常成为丹霞岩体之背景。6现代农耕景观景区外部地区,有一定的车间工厂分布,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形成城市化房屋-机耕路-单一大田种植为特征的景观。3丘陵山地景观丘陵山地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遭破坏后,形成以马尾松林及茅草为优势的植被类型,有一定的水土流失。7旅游服务设施景观旅游接待区景观,黄色琉璃瓦大门和高级琉璃瓦仿古宾馆,现代化楼房。4锦江沿岸景观以锦江之碧水为主要特色,夹岸茂8宗教文化景观因岩构筑的寺庙,反映宗教信仰的摩崖石刻等,这竹,部分地区丹霞山体影入水中,构成完美画面。类景观集中分布在丹霞山山体之上。表2景观审美意识系统的层次结构景观审美意识系统起源和特点审美主体层次先天自然层次长达1500万年的经验遗传(系统发育中的景观经验)物种(人类)后天自然层次景观的时空分异(个体发育中的景观经验)地理分异群体社会文化层次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分异群体个性层次不同的个性,独特的个人经历个体对上述理论体系的理解,在这里应着重强调两点,第一:对景观内部自然结构的审美评判,人们首先具有共同的审美标准,实际的评价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否则,景观美学评价和基于这一评价的规划工作就没有规律可循;第二:地理及文化背景,专业教育等后天因素导致了人们在审美评判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差异[3,4],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新奇美价值和意蕴美价值层次上,由于专家的见多识广在对这两个层次的价值认识上,要超前于公众,并且具有先导性。所以,专家的评价(统计学意义上的)将作为景观保护规划的依据,使得那些对公众来说仅具有潜在价值的景观美学资源也能得到最充分的保护,以待未来和在更高层次上利用,而公众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所以,公众的景观审美评判(统计学意义上的)将作为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这一规划当然要受到保护规划的约束。在以下的全部规划工作中,专家和公众的审美评判结果都将得到最充分的考虑。考虑到景观中的绝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神经系统来接收的,所以风景质量(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应作为评价的重点。(2)风景质量评价方法和程序景观审美态度测量可以间接地反映风景质量,为总体规划工作的需要,我们将丹霞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相对独立的系统,对其中各景观类型的风景质量进行评判,并根据各景观类型的相对风景质量,来分析各个景观单元的风景质量,并把其作为景观保护规划和游赏系统规划的直接依据之一。整个评价过程包括:(1)景观抽样(以彩色幻灯为媒介,对各种类型的景观进行系统随机取样),最后选取50个有代表性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的样本材料;(2)评价者抽样,根据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不同,邀请9个群体参加审美评判,每个群体由20-40名背景相对一致的成员组成;(3)根据各群体的评判,制定反映各景观类型风景质量的美景度量表;(4)根据美景度量表分析不同群体(特别是专家与公众)之间的景观审美评判差异;(5)根据美景度量表和景观类型分布图,制定景观的风景质量分布图。统计分析的结果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专家和公众之间在对各种自然景观类型的审美态度上是相对一致的。丹霞地貌景观和锦江沿岸景观都有普遍较高的美景度。良好的常绿阔叶林植被都能对他们的审美感受起积极作用,而植被的破坏则都起相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丹霞地貌景观发育最良好、最集中的本风景区中心地带以及锦江沿岸地带发展旅游,是今后迫切的也是能见效益的工作,规划中必须着重考虑;第二:对文化景观,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审美评判有较大差异,最明显的如专家对古村落田园景观有特别的偏好,而对现代的及琉璃瓦仿古的高级宾馆(在本风景区内)的审美评判偏低;公众对这两类景观的评价恰恰与专家相反[3]。这要求我们规划时既要注意具有潜在观光价值的村落田园景观等的保护,并避免在自然风景区内搞与环境不相谐调的旅游服务设施,同时也应注意满足公众的旅游要求,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设能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要的服务设施,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2、景观阀值评价景观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景观阀值分布。所谓的景观阀值是景观作为一个系统,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和同化能力,以及其遭到破坏后的自我恢复能力[1]。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景观的生态阀值,二是景观的视觉阀值。前者主要取决于气候、土壤及生物诸因素,包括雨量、积温、生物群落结构的复杂性,自我更新能力,土壤肥力及自净能力等等;后者主要取决于景观各构成部分的视觉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对比度,植被及地貌对可能引入的人工景观的遮掩能力等等(图3)。借助地形及航空照片判读,结合实地踏勘,可以制定出景观阀值分布图,以作为道路及建筑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主要限制参数。显然,景观阀值越低,保护级别就越高。图3丹霞风景区典型地貌单元的景观阀值分布规律3、景观敏感度评价景观的敏感度是景观被观景者注意到的程度,和被观看的机率[1]。这是有别于景观风景质量、景观阀值的另一个景观评价参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必须考虑景观与观景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评价过程中一般以主要观景点和观景路线(包括可能开设的和现有的)作为基点和基线来评价,并通过下列几个客观因素来定量和分级:(1)在主体的整个观光过程中,或单位时间内,特定景观在其视域内出现的频率,频率越高,则敏感度就越高;(2)主体与景观的相对视角(包括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一般可以认为,在视角为30°的视域内,对象是最清晰,也是最易被人注意到的;(3)对象离主要观景点及道路的视距,一般可划分为四个距离带:近景带、中景带、背景带和鲜见带。与此相对应,景观敏感度呈相应的递减趋势(图4,5,6)。上述各变量在特定景观对象上的多重叠加,就可以得出其景观敏感度,并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景观敏感度分级分布图,作为规划的另一重要依据。(图1,2,3)图4景观敏感度与被见机率的关系图5敏感度与垂直视角的关系A区>B区>C区图6敏感度与视距的关系4、特殊资源评价风景区内某些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源,以及通过上述风景质量评价尚不能反映其美学价值的景观,均需由专家来评价和分析。包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摩崖石刻(集中分布在丹霞山山体上)、悬棺等文化遗迹,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明显北、南亚热带过渡特征的准南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含有特殊基因的生物资源,如被誉为丹霞四绝之一?quot;丹霞兰,和一些珍贵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古树名木。这些资源的评价与分析也将作为景观规划的基本依据。三、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规划可分别在不同比例尺度范围内进行,分别作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内容。关于后者,将另有专门报告进行讨论,这里主要是?quot;总体尺度上所做的保护规划。(一)总体保护规划的依据丹霞风景名胜区的总体保护规划是以景观综合评价为基础的,这些评价主要包括景观的风景质量、阀值、敏感度以及特殊价值评价等。通过这些评价的叠置来进行景观保护的分级分区(见右图);再根据每一等级内景观类型的内容和特点,制定保护措施。1、风景质量评价作为保护规划依据之一的风景质量评价是以专家评价为基础的,适当参考公众的评价。2、景观阀值评价根据地形、植被、土壤和水文条件[5,6,7]、人为活动的强度等,可以对各种景观类型的景观阀值做出定性的评价。高阀值区:对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和同化能力都较强,并有较强的
本文标题:丹霞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理论技术体系及保护规划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9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