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主题班会新模式的研究性方案
1初中主题班会新模式的研究性方案“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所在地。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与质量。”所以,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试验中,关于班级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相较于学科建设而言,具有更为重要、深远的意义,它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提供保障。那么,在班级建设中,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领域,都在追求一条价值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道路。在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下,本文力图从主题班会这一模式的角度去探求班级建设的发展。(一)理论基础主题班会,由教师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凝练主题,形式、内容则由学生创意、充实的一种集中性的活动。其中,强调教师的辅助性、指引性,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主导性。充分体现由“师本位”向“生本位”转变的教育理念。首先,班级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体系,既存在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又存在着各种社会文化规范的影响及多种社会关系。主题班会的模式,就是使学生在班级组织的正式活动中,去直接体验班级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学习和接触社会文化规范,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逐步学会某些社会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扮演和履行某些社会角色,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也满足和发挥自己的社会需要和活动能力,形成相应的群体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实际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主题班会的集中性使个体社会化的目标、进程更加明确、有序,避免了依靠学生自觉意识的凌乱无序,从而更为强调显性的,外在的教化意义。其次,人的发展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初中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初中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尝试变换社会角色,渴望社会、学校、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包括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社会经验等)有限,有许多期望却不能实现,成人感及幼稚性的并存,往往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从而导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这样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即不能完全靠自身的力量管理班级,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成人(主要是班主任)的力量进行班级的管理,所以,主题班会的模式恰恰适应这2种要求,但教师的帮助只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级的“半自治”,是发展式的“半自治”,随着学生的成长,最终将走向完全自治。班级建设终究是学生学习个体和群体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主题班会集中性、目的性、循序性、针对性等特点,使得其在“新基础教育”的班级建设中有力地推动着班级的发展。(二)实践要求海南中学作为整个海南省首屈一指的重点中学学府,为了向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优秀、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得海南中学的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把“树人”同“治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实验的大背景下,“把班级还给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可能,也上升为一种需要。同时,海南中学又具有全住宿的特点,这为主题班会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主题班会不光停留在课室,还深入宿舍,将学习与生活更为紧密的结合,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从三尺讲台走向实际生活,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具人性化和实效性。(三)主题班会模式的基本构成:1、目标:一般来说,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所谓连续性是指每一阶段的心理特点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特点的遗迹,又孕育着后一阶段新的质点,它们是互相衔接,不间断地连续发展着;所谓阶段性是指该阶段存在着与前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发展的连续性是绝对的,阶段性是相对的。第二,心理发展的有序性,即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程序发展着的。第三,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同时期的儿童心理面貌各不相同,即使是处于同一阶段的儿童也还会存在心理面貌的个别差异。因此,在确立主题班会的培养目标前,必须了解掌握上述特征,由此,我们提出:整个初中阶段,从初一、初二到初三,在质上遵循以“适应、发展、成长”为主线的过程,在量上本着“自立、自主、自强”的渐进层次,从而满足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连续性、阶段性的需要,促进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有序性。同时,考虑到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初一年级着重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以“爱”的情感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对学校、班级、宿舍以及老师、同学的“爱”,用爱增加凝聚力、向心力,用“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主题班会在时间、阶段上,纵向与3横向的均衡。2、内容:初一(上)①我爱我家(一):感受新校园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新学校的地理环境、校园布局及各部门的设置、位置、功能和主要负责人,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从而形成对新环境的归属感。选题理由: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变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新生自我评价的降低。而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在研究中发现,熟悉本身可以增加一个人对某个对象的喜欢。同理,如果能够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就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喜欢新环境。内容及方式:参观校园,了解校史,与高年级学长座谈,交流经验与体会,了解学校行政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设置等。②友情大舞台活动目的:帮助学生相互间彼此认识了解,建立亲近感,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和熟悉学校老师和领导,消除学生对新学校的陌生感及师生关系的紧张感,进快找到安心学习的感觉。选题理由:初中新生入学后最渴望获得的就是友谊,最渴望了解的就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扎琼克进一步研究发现熟悉会增加人们对积极和中性对象的喜欢程度。这是因为,熟悉使人们更容易辨认事物,使对象对人的意义变得更加积极。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尤其是了解同班同学的话,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内容及方式:相互自我介绍,认识新朋友,走进新老师,与校领导联欢。③我爱我家(二):班级建设活动目的:加强班级集体建设,营造一个适宜中学生发展的良好班级物理及心理环境。选题理由: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个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一般经过一个由离散型到内聚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组建阶段,初具规模阶段和巩固发展阶段。新生入学后班集体的组建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制定出切实的班级目标,相应的班规班纪及班委的组建等最能凝聚全体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促进班级的建设。内容及方式:教室环境布置的设计,班委会的建立(班干部竞选),班级目标、班规班纪的制定,班徽、班训、班歌的设计等。④要我学习—我要学习4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改变小学时的被动学习到上初中后的主动自觉学习,培养起科学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适应初中的学习,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选题理由: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周围人物和环境对他的影响密切相关。因而在班级集中充分发挥同伴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内容及方式:读书经验交流,树立良好、科学的学习态度,从强迫学习到自觉学习。⑤我爱我家(三):宿舍建设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培养集体生活意识,珍惜爱护共同的生活空间,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并培养起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选题理由:初一新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娇生惯养,使之依赖性强,还养成了不少不良的习惯。而全住宿式学校则要求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这就需要每位学生学会如何维护爱护这个共同的生活空间,并共同创建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以此有利于健康,也有利于保持舒畅快乐的心情。内容及方式:宿舍形象设计大赛,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等。⑥学会学习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中占领先机。选题理由:有效的学习不是依靠天生的、一成不变的学习能力,而是主要依靠一系列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如果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或同伴不给予学习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难提高,因此在学校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内容及方式:参观学习利用学校的教学、学习资源,学习经验、心得交流等。初一(下)①体会成长—中学生和小学生的不同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过去,认识自己的现在,展望自己的未来,体会自我成长的过程,建立自我同一性,同时加强行为、意识的自我控制。选题理由: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总结成长体验,增进自我意识和成人感,同时从同伴从集体观念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新目标,这将有助于班级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内容及方式:比较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交流成长体验,提新5要求新目标,对未来的设想和规划。②我爱我家(四):我和我的朋友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男女生性别上的差异及如何善待这些差异,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交往,增进友谊。选题理由:班级家庭中既有同性也有异性,如何相处,如何交往,才能使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这也是初一学生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内容及方式:男女生外部形态和心理差异的知识讲座,角色比较等。③趣味劳动竞赛活动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促进交往,促进团结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选题理由:在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半年多来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激发学生体会集体住宿生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意识,并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团结,学会与人合作,促进集体生活的良性发展。内容及方式:趣味劳动竞赛④我爱我家(五):与长辈相处(父母、老师)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培养与父母老师的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选题理由: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能力,他们的心理成长也较小学生更为成熟和完善。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再完全依赖父母或老师,因而又易产生与父母的疏远与老师的隔阂。因此,侧重培养学生与父母老师的交往能力,促进交流,建立起和睦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内容方式:尊师活动,孝敬父母活动等。⑤我是我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客观公正的观察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做到悦纳自我,培养自信。选题理由: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概念的变化与建构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建立连贯、和谐一致的自我概念系统,从而获得自我同一性,对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尊及建立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都有重要意义。内容方式:自画像,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多侧面多角度认识自己。⑥我爱我家(六):我和我的家(总结)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回顾一年来的生活、学习情况,进一步确立前进的目标。6选题理由:初一学生通过一年的生活学习,进行一个总结回顾,加强自我成长的成就感和班级成长的荣誉感,坚定目标,为进入初二新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内容及方式:畅谈感受,自我回顾,班级回顾。
本文标题:主题班会新模式的研究性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0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