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乐陵连年大旱歉收,官府仍进行横征暴敛。郑庙村农民郑享提出“免粮减税,严惩贪官污吏”的口号,发动抗漕斗争,当即有百余村的2,000余人响应。郑率众三进县城,游行示威,迫使知县任天洪答应免粮减税,并布告全县。李吉(靳家大地主、咸丰帝二品官御马快)的家人西团总与官府勾结,包揽全县粮米地税,与义军为敌,扬言“活捉郑享”。郑又率众击溃西团,将李家宅院全部焚毁。知县任天洪报告急,山东巡抚上奏清廷。次年春,清政府派兵镇压,郑寡不敌众,在济南被害,传首乐陵。后群众勒石立“乐陵县漕米碑”,悼念郑享。1862年(清同治元年)黑旗军宋景诗(捻军一翼)率部由德州转战德平、乐陵。春,英国基督教教士殷森德来乐陵传教,次年建立朱寨子教堂。1866年(清同治五年)基督教会在朱寨子建立医院——“施医院”。从此,西医传入乐陵。1868年(清同治七年)西捻军一部,由东光、连镇、宁津东下攻打乐陵城,不克,遂率兵南去,至黄河受阻又北返乐陵,被地方地主武装击败。1876年(清光绪二年)始设警察局。1882年(清光绪八年)8月,朱寨子教堂“施医院”失火被焚。是年,杨盘(原属宁津县)建义学1年,每年由县拨官地租钱8,400元作延师之费。1883年(清光绪九年)天津、塘沽、诏山教会捐款,将朱寨子“施医院”修复。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起义波及乐陵,城东孙家埝村孙老大、孙重2人与旧县镇史茂永分别在孙家埝、黄夹两地于7月1日率众700余人暴动,口号是:“扶清灭洋”。举义后,将殷家、后仓、于货郎等村教堂烧毁。清廷下令:“保护外人,剿讨拳匪。”从济南调入800名骑、步兵镇压。农民义军与清军激战20余日,最后失败。从此,清军骑、步兵各1个营驻乐陵。7月13日,义和团将朱寨子教堂、“施医院”焚毁。1904年,用“庚子赔款”修复。秋,全县暴雨成灾,大部庄稼涝死。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春,大孙、茨头堡一带发生瘟疫,大孙村1月内死亡10余人。夏,全县雨涝成灾,平地积水盈尺,庄稼减产70%。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朱寨子教会建立女子小学。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撤警察局改设巡官。1909年(清宣统一元年)撤巡警局改设巡官,各区增设巡官副。是年,知县徐寿彭主持,编修《乐陵县乡士志》,共2册8卷。1911年(清宣统三年)县议事会、参事会成立。是年,全县共有高等小学堂1年,初等小学堂18所。1912年(民国元年)4月28日,全县出现霜冻,麦苗全部冻坏,造成严重减产。6月,大雨成灾,平地积水,庄稼涝死,减产60%。9月全县共有知名人士和部分商号、村庄的代表414名,捐钱13,211万银圆,重修学宫,并为之勒石立碑。11月,知县王希贤举行改元会,悬挂中华民国的旗帜。自此,县衙改为县知事公署,知县改为县知事。公职人员脱去清装换上民国制服。是年,建立师范讲习所1处。1913年(民国2年)北洋军某部新防三营营长王云占,带步兵470人进驻乐陵。6月13日,大雨成灾,庄稼淹死40%。1914年(民国3年)县议事会、参事会奉命取消。改巡官制,设乐陵县警察所,由县知事兼任所长。1915年(民国4年)10月9日,县城隍庙赶庙会,突降冰雹,大如馒头,小似鸡蛋。树枝叶被砸光,多人被砸得头破血流。是年,大旱,兼有严重蝗蝻灾害,造成全县庄稼基本绝产。1916年(民国5年)6月,建产乐陵商会。是年,在县城东关建立第一高级小学。1917年(民国6年)先旱后涝,全县庄稼大部绝产。1918年(民国7年)全县大涝,庄稼大部绝产。1921年(民国10年)新防三营撤走,国民党某军七旅三营十一连来乐陵接防,驻县城西关。本年统计,全县粮食部产3,404.30万斤,人均162斤。1922年(民国11年)3月,茨头堡、杨盘一带刮起特大“红风”,天昏地暗,土层刮走半市尺,成片小麦连根拔起,减产60%以上。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刘格平到盐山、乐陵一带,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1923年(民国12年)秋,勖山县杨马连村进步青年王俊峰开始在乐陵北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秘密活动。1924年(民国13年)春,县在西关建立一所官办“平民医院。”12月,军阀李景林被宋哲元打败,其溃兵由北向南逃窜。过境时,在县城内外烧杀、奸淫掳掠,以此报复宋哲元,给人民造成严重灾难。1925年(民国14年)11月,县知事陈际云奉督办兼省长之令,颁发布告,向全县人民借垫军费5万洋元,月息1分8厘,按每两丁银摊借1元5角,限7日由各路约董、保正催齐解省。12月,津南农民自卫军司令、[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张隐韬(黄埔军校第一届毕业生),率部在盐山南部乐陵北部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民国15年)乐陵初级中学建立,学制3年。校址在今县委南院。是年,刘志仁办的西医院“志仁医院”开诊。1927年(民国16年)王俊峰受中共津南特别委员会派遣,来乐陵开辟党的工作,并在盐山南部,乐陵北部建立“工委”,王任书记。1928年(民国17年)5月,济南“五三”惨案后,全县人民展开了抵制日货的运动。是年,撤警察所,成立乐陵县公安局,并将100余人的警备队改称为保卫团。是年,县知事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并由督军、省长任免。县长白风仪组织乐陵中学师生将“城隍庙”内之泥塑神像砸烂,将“城隍庙”改为“中山堂”。随之,各村也纷纷“扒庙、砸神”。1929年(民国18年)县长白风仪在全县发动放足、剪辫子。1930年(民国19年)冬,晋军阎锡山部过境,并在全县按丁银大索兵员、给养。县设军事支应局,昼夜催办。是年,先后成立了县法院、农民协会、妇女协会、放足会、废约会、学生会等组织,并建立民众教育馆。1931年(民国20年)7月,大雨,10月再降大雨,共倒塌房屋2,000余间。是年,县成立民间治安保卫组织“联庄会”。由县长兼任总会长,各区长兼任分会长。1932年(民国21年)春夏之交,荣庄(现划归盐山县)孙七家、张兴宇、先后建立中共党支部。7月,贾震等受中共津南特委指示,在孙七家建立中国共立党乐陵县工作委员会,贾震任书记,孙宝智任组织委员,韩国珍任宣传委员,并建立卢店、城关、东辛店(今属庆云)3个区委会。是年,奉令取消县法院,改审判长为承审员,并入县政府。是年,乐陵县城始有电灯。由6户集资5,000银元办起“同怡成”电灯房。是年,大旱,全县庄稼基本绝产。是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利用农民协会的名义,发动了砸盐店,抗红(枣)税、抗花生税等革命活动。1933年(民国22年)春,中共乐陵工委改为中共乐陵县委,贾震任书记。夏,贾震、孙宝智在后周小学组建新的乐陵县委,杜步舟任书记,孙宝智任组织委员。贾震以津南特委特派员身份兼管乐陵等县的党务工作,并创办油印版《津南真报》。6月17日,国民党政府公布兵役法,规定男子18至45岁服役3年,全县以法招兵2,000人。8月12日,天气骤变,风雨大作,继而冰雹下降,大者如鹅卵,一小时方止。城西北王程站至小宋家一带所有庄稼全部被砸毁。1934年(民国23年)春,中共乐陵县委发动群众,将反对国民党苛损杂税的传单、标语,在一个晚上贴遍国民党县政府机关,及黄夹到宁津境内数十里的村镇。7月,在贾震和杜步舟的指挥下,卢店区长张勋烈(中共党员)等,组织本区群众800多人,在前、后灶张公路两旁伏击3辆贩毒汽车。落网日本商人1名、司机3名;缴获白面(海洛因)10箱及伪装品布匹、白糖、纸烟等物资一宗。8月,中共津南特委决定,将中共乐陵县委改为中心县委,管辖乐陵、商河、惠民、无棣、阳信5杜步舟任中心县委书记。1935年(民国24年)11月,改用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纸币,禁用银币。是年,县长王瀛抽丁250人,组成民团,团长张洪瑞。1936年(民国25年)国民党县政府在县城成立武装青年训练总队,各区建立乡农学校。秋,宋哲元在乐陵招募学兵一批,次年又招募一批,计500余人。是年,宋哲元主持成立30余人的县志局,编修乐陵县志。次年“七·七”事变,志稿未成,资料散失。1937年(民国26年)3月,中共津南特委指示,中共乐陵中心县委发动群众筹集枪支,组织革命武装。4月,宋哲元拨专款对县城内文庙进行维修。8月13日,杜步舟、周凯东组织150余人的抗日武装,在黄夹镇竖起“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六团”的大旗,举行起义。杜步舟任团长,周凯东任副团长。8月,全县阴雨40天,成灾面积40%。秋末,日军轰炸机飞抵乐陵,向城北中山林投弹12枚。10月,日军一部,由旧县镇、庆云两路会攻乐陵。国民党县长李念洲带民团250余人携款弃城南逃。日军夜间乘虚入城,掠去大批财物,第二天继续向南侵犯。同月,乐陵县城空虚,崔吉章率抗日救国军一部,进驻县城,建立了第一个县搞日民主政府,周砚波任县长。12月初,中共冀鲁边工委如开救国军总部扩大会议,决定取消“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番号,改称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支队”。将团改为路杜步舟任第三路指挥。1938年(民国27年)2月初,程国瑞率伪满自治联军一部,占领县城,建立了日伪政府。3月,国民革命军别动部队第三十一支队再克乐陵,恢复县抗日民主政府,张博(张岫石)为县长。伪警备队长赵元顺部接受改编为三十一支队第十六路。5月中旬,刘景良以国民党特派员、鲁北行署专员头衔亲领丁廷杰旅向乐陵进攻。邢仁甫率三十一支队坚守,相持不下,经抗日大同盟负责人曹振东、宋达民调停,三十一支队接受刘景良提出的向乐陵派一国民党县长、保证军需、不得干涉军事行动等条件。不久,派牟宜之来乐陵任国民党县长。7月初,八路军挺进纵队先遣支队,由冀南调徃乐陵,增援冀鲁边起义部队,并建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马国瑞任书记,曾国华、孙继先,邢仁甫、李启华为委员。7月8日,第五支队,津浦支队抵达乐陵与三十一支队会师。同月,挺进纵队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马国瑞和政委李宽河,在乐陵城里福兴顺商号楼上主持如开整编会议,取消“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支队”番号,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六支队”。司令邢仁甫,政委王叙坤,政治部主任崔月楠。下分3个营,全支队1,500余人。同时,撤销乐陵中心县委,建立乐陵县委,书记张墨仙。7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点地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各区相继成立了区动委会。8月,冀鲁边区军政训练大队在乐陵县成立。后改为军政学校,地址在今振兴楼乐邻。9月,在县城西关史宅建立中共冀鲁边区特委,书记李启华,公开名称为“编辑部”。9月27日,八路军总部派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肖华,率军政机关100余人,抵达乐陵县城。随后,重新调整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肖华任书记。并整编了当地武,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秋,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六支队卫生处后方医院驻靳家村(今属西段乡),设临时病床120张、军医6名、护士30名,为群众治病200余人次。秋,县举办教师训练班,后经冀鲁边军政委员会批准,选送18名骨干教师赴延安学习。10月,津南公署专员杨靖过在盐山四区战斗中牺牲。乐陵县党、政、军、民在西门外如开追悼大会。10月底,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洪烈与鲁北行辕副专员薛儒华带一警卫排,乘车来乐。沈以种种借口逼迫挺进纵队撤离乐陵,均被符竹庭严词驳回。沈将坚持抗日的县长牟宜之以调动为由强行拉入汽车欲带去济南。中共党组织发动上万名群众,以挽留为名在县城南关将沈、薛团团围信,高呼:“留下牟县长领导我们抗日!!”等口号。沈、薛被迫将牟宜之推下车,狼狈而回。11月中旬,乐陵县第一届妇代会召开,指定了县妇女救国联合会主任、委员。12月中旬,国民党十军团暂编第一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进驻乐陵西部。同月,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为组织群众抗日救国,县建立农民救国会、文化救国会。各村建立自卫团、儿童团,站岗放哨。是年,1月至7月,干旱无雨,不能耕种。1939年(民国28年)1月,关锋(周玉锋)接任中共乐陵县委书记。同月,日军集中2万余兵力,向乐陵、盐山、庆云合击。挺进纵队总部接上级指示,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抗日军民将全县交通要道挖成两米深、两米宽的交通沟,以利打击敌人。1月21日,日军占军领乐陵城。同月,抗日挺进纵队六支队消灭旧县针据点的日伪军200余人。2月26日,冀鲁边区
本文标题:乐陵县志1861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0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