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曹刿论战》写作特色赏析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第九中学刘小宏《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时期齐与鲁是邻国,齐强而鲁弱,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国以强凌弱,侵犯鲁国。于鲁而言,这是一次抵御强敌、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曹刿所论的就是这次“长勺之战”。一、善于运用对话来交代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对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准备抵抗的形式作了简要的交代。历史事件的叙述作者只用极少的文字,而把写作的重点放到了曹刿身上,怎么样写曹刿这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两句对话是十分出色的。一方面揭示了“肉食者”的目光短浅、没有出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对“肉食者”的鄙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曹刿要比“肉食者”高明得多。作者十分巧妙地把曹刿放在鲁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现,既突出他举足轻重的作用,又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强敌,究竟靠什么作战?怎么作战?鲁庄公是一概不知。这些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所以曹刿谒见鲁庄公,一见面就问2“何以战”?表明曹刿对战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曹刿的突然发问之下,鲁庄公心胸无成竹,作出不得要领的回答。他先提出“衣食”的分配,“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又说到神灵的祭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不是普遍施予民众的实惠。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是例行的宗教性礼节,并非对民众的真诚许诺,无关战事全局;因此二者都为曹刿所否定。唯有最后在庄公提出治理讼狱“必以情”的一点,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这里面表现了他的卓越见识。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要想赢的战争的胜利,必修“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说明曹刿很有政治远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引用了《曹刿论战》这一史实,指出了战胜敌国的“政治准备”是——“取信于民”。所以他和鲁庄公不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等情况,而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上、放在人心的向背上。接着,文章记叙了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全过程。使曹刿卓越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充分表现。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战场上,“公将鼓之”,说明鲁庄公迫不及待,缺乏指挥作战的才能。曹刿用“未可”加以阻止,说明他沉着应战。“齐人三鼓”后,“公将驰之”。又说明鲁庄公用兵草率,性格急躁,轻敌冒进。曹刿又说:“未可”,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说:“可矣”。于是鲁3庄公下令遂逐齐师。指挥作战的曹刿只是反复地说了“未可”和“可矣”四个字,就把曹刿那足智多谋,沉着果断的性格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二、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本文是一篇记叙战争的历史散文,凡是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就详写,反之就略写。文章详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始终紧扣一个“论”字,反映了曹刿在战略战术方面的精辟见解。鲁庄公前两次是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明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曹刿对这两次答复都予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小信”,直到第三次庄公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认为“忠之属也”还算是尽心务实的一项,认定“可以一战”,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曹刿求见庄公,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作者没有写战旗蔽空,杀声震天的实战场面,鲁军如何追击齐军也只字未提,而是有意识地将鲁庄公的轻举妄动,来反衬曹刿在这次防御战争中的精明沉着。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作者是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上的一般情况,略去了和这次战争特点没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这样,剩下来的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也就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我们再进一步看,即便是这“击鼓”和“逐师”两件事,作者也没有作原原本本的叙述,指挥作战的曹刿只是反复地说了“未可”和“可矣”4四个字。这样写法,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是符合实际情况,在紧张战斗的时刻,曹刿只能用简明的话语作出判断和决定,而不可能把他那观察、推论的过程和理由作出详细的说明。曹刿只说四个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第二方面,这样写也为下一段的议论发挥埋下了伏笔,使得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胜,而且每段之间又各有重点,紧紧相连。战争胜利后,作者同样没有写缴获齐军多少物资,没有写如何凯旋,没有写如何庆贺大捷等场面,只用“公问其故”四个子就代替了鲁庄公的一系列问话,真正做到了惜墨如金、详略得当。三、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天成这篇文章很简短,全文只有二百二十二个字,就把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记叙的有条不紊。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来安排结构,第一段写战前准备,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行文逐步深入,各段之间环环相扣,前后照应。如第一段中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和第二段的“公与之乘”相衔接,过渡十分自然。第二段鲁军胜了,当是如何胜利的,没说,故意留下“悬念”,为第三段集中些曹刿“论战”埋下伏笔。第二段末句“遂逐齐师”与第三段开头相衔接。第三段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这一段是《曹刿论战》的议论中心。古时作战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击鼓就是向士兵发布前进冲锋的命令。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勇气正足,5所以说“一鼓作气”;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逐渐衰落下来,所以说“再而衰”:等到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完了,所以说“三而竭”。“夫战,勇气也。”在此,曹刿所说“勇气”,是战时士气的集中表现,是军士临战时的激情和果敢拼杀的昂扬斗志。齐军三鼓,鲁军并不应鼓而动,齐军激发起来的勇气没有得到相对的呼应,反而很快由亢奋转为衰惫。曹刿抓住了这种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得胜。所以曹刿总结说:“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说,是非常高明的。接着,曹刿又解释“逐师”。他经过实际调查,看到“辙乱”、“旗靡”,证明了敌人是真正的溃败而不是有计划的撤退,证明了敌人没有伏兵,这才长驰直下地率领军队向败退的敌人冲上去,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故事发展的过程看,这最后一段是情节的“结局”部分。三个段落都有着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段与段之间各有重点,相互联系;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有转折,也有波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刿论战》一文一直是历代传颂的名篇佳作,一方面是由于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和“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战略防御思想,另一方面是写作上的的成功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姓名:刘小宏邮编:652500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第九中学电话:15987737810邮箱:liuxiaohong895155@163.co
本文标题:《曹刿论战》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1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