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说明书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5、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6、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与总量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必要的信息。7、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用数对与位置对应的描述和应用过程,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学习方法。2、经历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的过程,体验联系旧知识,迁移、类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方法。3、经历圆的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体验直观观察、操作实验、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4、经历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过程,体验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迁移类推、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5、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知过程,体验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6、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掌握了位置与方向的描述和根据描述标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循序渐进为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学习作了铺垫。2、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学习分数乘法打下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分数加法容易,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教学中要提供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区分。3、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继续让学生积累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4、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但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缺少研究。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新知识点,研究的方法有所变化。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曲线图性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5、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6、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形成知识的生成点。7、“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有初步的代数知识,列方程解答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直观易懂,加以提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以及百分数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是本册的教学难点。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4.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四、课时安排(一)位置(2课时)(二)、分数乘法(12课时):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三)、分数除法(13课时):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四)、圆(8课时):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五)、百分数(15课时):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六)、统计(2课时):合理存款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1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