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人教版试题试卷四川省南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12012年4月绵阳南山中学2012年春季高2014级半期考试生物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命题:张应审题:徐杰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0分)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B.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C.杂交时,需在花蕾期人工去雄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3.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A.性状分离B.相对性状C.显性和隐性D.遗传规律5.一个杂合子(Aa)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是:A.4∶4∶1B.1∶1∶1C.1∶2∶1D.2∶3∶16.秃顶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一男孩长大以后为秃顶。这个女人基因型是:A.BbB.bbC.BBD.BB或Bb7.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3∶2∶1B.7∶6∶3C.5∶2∶1D.1∶2∶18.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A.9/10B.1/4C.1/2D.3/49.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A.甲×乙B.甲、乙分别测交C.甲×甲,乙×乙D.甲×乙得F1再自交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210.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B.♀A∶♂a=1∶1C.♀♂D.♀A∶♀a=1∶1[来源:学.科.网]11.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Mm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后的第四年,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9∶7B.3∶1C.15∶7D.5∶31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C.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13.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3/16B.1/16C.1/8D.3/814.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A.7/16B.9/16C.1/16D.3/815.右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孩子,据此不能确定的是:A.这对夫妇相关的基因型B.这个孩子的性别C.这对夫妇再生患病孩子的可能性D.这对夫妇再生另一个孩子的基因型17.已知A与a、B与b、C与c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有18种B.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8C.表现型有8种D.表现型为ABC的个体的比例为9/3218.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发生在:AaBb――→①1AB∶1Ab∶1aB∶1ab――→②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③子代中有4种表现型(9∶3∶3∶1)――→④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3A.④B.③C.②D.①19.能产生1/8基因型为ABCDE的配子的个体基因型为:[来源:学科网]A.AABbCcDDEeB.aaBbCcDDEeC.AABbCcddEeD.AaBbccddee20.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基因型TTSSTTssTtSSTtssTTSsTtSs比例111122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2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22.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B.84、42、42C.84、42、84D.42、42、8423.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24.右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3个DNA分子C.②和③可以发生交叉互换D.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4个精细胞25.下列不属于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假说的科学依据是:A.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B.产生配子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染色体和基因在杂交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D.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26.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常染色体数和性染色体种类的组合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4A.22+XYB.22+XC.44+XYD.22+X或22+Y27.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28.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只有1条性染色体)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所致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29.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人类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D.男性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30.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只有35SC.一定有32S,可能有35SD.只有32P31.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光滑的B.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使人和小鼠患肺炎而死C.T2噬菌体可以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体内D.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32.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假说—演绎等方法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也是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威尔金斯、查哥夫等人的成果,成功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3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B.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C.要分离DNA和蛋白质D.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3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分子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5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中间为氢键连接的碱基对35.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一组条件是:①有关酶②能量③DNA模板④核糖核苷酸⑤脱氧核苷酸⑥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⑦适宜光照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⑦36.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0B.25%C.50%D.100%37.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C.复制后,每个新的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38.决定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是: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39.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A.46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B.22条常染色体+X+Y上的DNA的碱基序列C.23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D.24条常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40.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单就羽毛特征就可以把早期雏鸡的雌性和雄性区分开来:A.芦花雌鸡(ZBW)×非芦花雄鸡(ZbZb)B.芦花雌鸡(ZBZB)×非芦花雄鸡(ZbW)C.非芦花雌鸡(ZbW)×芦花雄鸡(ZBZb)D.非芦花雌鸡(ZbZb)×芦花雄鸡(ZBW)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4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2.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6D.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43.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囊性纤维化病的妹妹,求他们婚后生囊性纤维化病孩子的概率是:A.1/9B.2/3C.1/6D.1/344.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的比例是胞嘧啶与鸟嘌呤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问
本文标题:人教版试题试卷四川省南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4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