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1初一地理学习提纲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生活:1.气温:大气的()程度。2.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放在()里的()测得的;高度离地面()米;单位();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在北京时间()()()()。3.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通常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4.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二、气温的变化(读课本58页图)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2.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3.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海洋上()月最高;大陆上()月最低,海洋上()月最低;一年内的()与()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4.学会描述某地气温年变化规律:例如:课本58页图3.14,该地气温年变化规律是()。*5.绘制气温曲线图:例如,课本58页活动第2题。三、气温的分布:(读课本60页图3.17)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分布。2.等温线图的判读: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反之,就是();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等温线()的地方,温差小。(读课本59页图3.15)*3.气温的分布:(1)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2)水平变化: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低。从()向南北两极气温()。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气温低;冬季相反。(3)垂直变化: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大致海拔每升高()米,气温约下降()。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降水与生活: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2等不同等级。2.降水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降水量柱状图:通常用各月()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2.学会判读降水量柱状图:明确降水较多的月份、较少的月份;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例如,课本62页图3.20。3.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例如,课本62页活动第2题。三、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通常用()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2.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读课本63页图3.21)(1)降水量的影响因素:降水量受()()()等因素的影响。(2)纬度位置:赤道附近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这主要是受()的影响而造成的。(3)地形:受()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降水少。(4)海陆位置:受()的影响,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量(),沿海地区降水量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西岸降水量()。(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是();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是()。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特点:(1)气候是由()和()两要素组成。(2)同地区: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3)不同地区:相似性:世界上有些地方,气候的特点是相同的。依据不同地区气候的相似性的特点,可将世界气候分为11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差异性:从世界气候分布看,不同地区的气候又具有地区差异性,世界气候()。2.世界气候的分布:(读课本65页图3.23)(1)温度带的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2)各大洲气候分布:3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3)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4)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4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大陆西岸: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举例说明以上三个要素对气候的影响。(课本67页活动题)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1)饮食:不同的地方,由于气候差异,人们的饮食习惯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四川、湖南和贵州等地,喜欢吃辣椒,因为上述地区(气候湿润,冬季阴冷潮湿),吃辣椒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的独特功效。(2)住房:我国西北地区的民居多为平顶,便于晒粮;东部季风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居,多为坡顶房,因这些地区降雨(),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在撒哈拉沙漠地区,有一种草屋顶,起到()作用,使屋内比较凉爽。(3)举例说明气候与衣、行的关系。2.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和(),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例如,水稻是一种喜温的农作物,热带全年高温,水稻熟制为(),亚热带水稻熟制为(),温带水稻熟制为();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或灌溉水源充足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3.气候异常,易导致灾害发生:结合课本69页活动第4题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人口数量: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2.人口增长趋势:从世界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上可看出,世界人口增长呈()趋势,18世纪前,人口增长(),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3.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是由()与()决定的;()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自然增长率就是()减去(),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在各大洲中(除南极洲外),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洲是(),比率为28%,最小的洲是(),比率为3%。4.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75页活动第2题)55.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课本76页活动第3题)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人口疏密程度用()来表示。2.人口密度:公式为()。各大洲人口密度比较: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最小的洲是()。3.世界人口稠密、稀疏地区:(读课本76页图4.5)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分布原因人口稠密区人口稀疏区三、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第一、资源问题:如:粮食短缺、资源缺乏等;第二、环境问题:如: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第三、社会问题:如: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混乱等。(2)解决措施:控制生育2.人口增长过慢:(1)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生活孤单第二、劳动力短缺第三、国防兵源不足等第四、社会负担大(2)解决措施:鼓励生育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相适应,与()相协调。4.乡村人口迁移:6(1)迁移原因:第一、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第二、城乡差别: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的依赖、文化、教育条件;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2)乡村人口迁移城市的影响:有利方面: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支持城市建设,增强了城市购买力,活跃了城市商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利方面: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资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四、不同的人种1.三个主要人种:有()()()。2.外部特征:(读课本81图4.10)三种人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白种人浅波状鼻高、唇薄多黄种人黄色棕色黑直扁平中等黑种人黑色卷曲嘴唇厚少3.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参考课本82页阅读材料)受()的影响,人类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黑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4.人种的分布:(读课本82页图4.11)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世界的语言1.6种主要语言:()()()()()(),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7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语言的分布:(读课本85页图4.13)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二、世界三大宗教1.三大宗教:()()()。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近13亿人)。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和()。口头禅为阿里路耶,信奉耶稣。3.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产生于(),主要分布在()()。在中国又称为()或()。口头禅为愿真主保佑,信奉安拉真主。4.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主要分布在()。口头禅为阿弥陀佛,信奉佛祖。5.宗教建筑:基督教为();神庙是()教的建筑;寺院是()教的建筑。三大宗教建筑特色是什么?(结合课本87页图用自己的话说建筑特色)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乡村和城市1.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一般来说,先有()聚落,后有()聚落。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2.主要差异:(1)类型及生产活动:乡村聚落有()()()()等不同类型,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2)景观差异:结合课本89页活动题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异。二、聚落与环境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资源、气候、交通、土壤、工农业等2.环境对聚落建筑的影响: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8料等因()而异。读课本91页、95页、96页、97页的图文资料,谈谈环境对聚落建筑的影响。(1)东南亚的高架屋(或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为适应当地全年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2)西亚的村庄:“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为适应当地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热带沙漠气候特点。(3)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北极地区终年严寒的气候特点。(4)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利用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建造而成。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读课本92页阅读材料“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及93、94页图片。1.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2.列举传统聚落方面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中国北京四合院等)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国家和地区1.认识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读课本最后一页世界政区图,找出这些国家和地区。2.国家面积比较: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有1707万平方千米;中国大约为()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说出一个面积较小的国家()。3.国家人口比较:人口最多的是(),有()亿;居世界第二位的是(),人口有10亿多;大洋洲的岛国(),人口很少,仅有1万多人;人口数量居世界前11位的有()()()()()()()()()()()。4.国家政制制度: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一样,美国属于()国家,中国是()国家。5.国家地位: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的。目前世界上有()个地区。6.地跨两洲的国家:国家所跨的大洲埃及土耳其9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拿马7.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可依据()()()()来划分,还可依据民族、语言、宗教来划分。加拿大与美国以()为界;法国与西班牙以()为界;埃及与苏丹以()为界。8.领土:国界范围内的()()(),总称领土。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课本世界政区图找出这些国家)1.划分依据:根据()的差异,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世界上有()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和(),包括()()()()()()()()和亚洲的()。3.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多个,分布在()()和()。中国是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5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