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
1宿州市多瑙河音乐学校模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1小题2分,满分50分)1.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A.周王室的衰弱B.井田制的破坏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诸侯的强大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逐步提高。下列有关我国耕作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火耕”到“耜耕”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铁犁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C.铁犁的出现成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条件D.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②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③早市、夜市昼夜相接④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①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②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③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④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6.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7.10.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外国向中国输出资本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8.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北洋海军2C、创办京师同文馆D、创办轮船招商局9.尽管阶段性特征不同,但从整体上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艰难、发展缓慢。根本原因是()A.畸形的社会性质B.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C.封建主义的压制D.西方列强的压制和掠夺10.民国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其原因不包括()A.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B.官僚资本的压迫C.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1.民国(1912年建立)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①打电话与朋友约会②坐小汽车逛街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④喝着咖啡读《人民日报》⑤上网搜索辛亥革命的资料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1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D.生产资料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4.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B.是农业由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转变C.农民由此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D.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15.既是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厦门B.上海C.广州D.福州16.导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有()①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③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的商路使欧洲出现了“商业危机”④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第一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一枝独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和进行过程中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德等国工业迅速发展B、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C、科学技术成就日益推广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318.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19.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D.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2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政策由胡佛的自由放任转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你认为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互相渗透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21.二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利用美国的援助B.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功能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D.利用经济的非军事化22.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②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以下对于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②扩大了社会消费③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④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②④24.欧洲联盟自身的变化表现为()①由区域组织向全球组织转化②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③由西欧国家扩展到东欧国家④由多种货币向单一货币转变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5.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最准确的表述是()A、世界贸易组织促成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无关D、世界贸易组织适应全球化潮流成立,又推动全球化发展4二、非选择题(40分)26.(20分)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材料二我们比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前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材料四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摘自《邓小平文选》(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9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5分)(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2分)(4)依据上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的民生政策,说明你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4分)27.(14分)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5──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摘自《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材料三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人民网(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未能达到的原因。(3分)(3)在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借鉴了材料三中苏联的哪些做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6分)(4)中俄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目前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之父”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材料二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到: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却把这儿几乎变成了野蛮人。材料三1956年3月31日安徽省私营工业中,实行公私合营的已达到全省10人以上私营工业总户数的99.1%;10人以下的私营工业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私营商业中,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达到私营商业总户数的76.9%。私营交通运输业中,汽车、轮船已全部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划资本家7241人,其中工业资本家及其代理人3506人。对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工商业联合委员会的5676人。由于缺乏经验,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曾发生盲目并厂并店、实行固定工资、不适当地改变原来某些经营制度等混乱现象。材料四1985年2月4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搞活企业主要面向内部,向经营型、开拓型转变,在企业内部继续推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扩大横向经济联系。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分析他们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分别对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的认识。(2分)(3)根据材料三,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6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