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合集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思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内容包括五个诗歌单元和五个散文单元,每个单元都把主题相同的诗歌和散文收集起来,且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每个单元都有一篇精读、几篇略读、一个思考和探究和一篇文章。尤其是文章,诗歌部分几篇文章下来,“如何鉴赏诗歌”已有了章法可循;散文部分的文章也是如此。必修课中已学过几篇出自大家之手的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是在必修教材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他应把学生在必修课上学的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选修课中,使学生的鉴赏力和和审美力顺其自然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我打算用学案教学法进行选修课的诗歌和散文教学。下面先来谈一谈诗歌教学的学案:一、挚情朗读有位哲人说过“如果嚎叫就是诗,那么驴就是伟大的诗人”,可见,无论写诗还是读诗,都应该有真挚的情感在里面。1、扫清字词障碍2、培养学生初读感受让学生谈一谈,读后作者写些什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二、知人论世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离学生并不遥远。诗歌是时代的最强音,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生平,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选修课教材,每篇诗歌后面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都附有作者简介,其中介绍了作者的生平、简单事迹以及作品。可见,知人论世的重要,他是打开鉴赏诗歌大门的钥匙。三、抒发情感学生在初读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感情,情感借助文字表达出来,品味语言就成为鉴赏诗歌的重要部分。四、品味语言诗歌中某些字的锤炼,某些意象的含蓄,某些修辞的运用,就能为语言增色,为诗歌添彩,为情感表达服务。(可见,抒发情感和品味语言这两块密不可分,不分主次先后,同时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课后都设有导读,学生借助导读内容,理解诗歌的内容会更容易,体味语言会更深刻,更容易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喜欢上现代诗歌。)五、表达技巧要想很在行地鉴赏诗歌作品,还要适当地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探寻一些文学知识和鉴赏技巧。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修辞: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想象联想等选修教材在编写时,单元短文、思考与探究都体现了“鉴赏技巧”这方面的导向。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六、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诗歌写作训练,稚嫩也好,可爱也罢,毕竟在诗歌学习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以上鉴赏诗歌的六个方面适用于诗歌单元的每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一课,但要有所侧重,如果精读、略读诗歌都按这么五个方面来讲,课时肯定不够用,幸而每单元前都给了一个响亮的题目,每个单元的鉴赏重心都明确多了。下面以第一个单元“生命的律动”为例:精读课郭沫若的《天狗》,重在抒情。在那“狂飙突进”的年代,诗人极力张扬自我,充分宣泄他那激荡不已的激情。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作者采用了排比句式,这种表达技巧,把诗人化身天狗不可一世的气势,写的淋漓尽致。《天狗》一课主要运用诗歌鉴赏的三个方面即可:一、知人论世二、抒发情感三、表现手法。略读课杜运燮的《井》,重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抓住了几个有趣而深刻的意象,如“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几片浮云”等,让我们来揣摩:外表静默,世界狭小和谐,内心澄清而有色彩的“井”,他的象征意义或象征人群。抓住表现手法中的象征,鉴赏该诗就结束了。穆旦的《春》,挚情朗读,抓住关键词便可触及诗人的情感。邹荻帆的《无题》,品味诗歌中的几个意象,虽写的是自然,却有着深层的内在含义,学生的崇高感即可被唤起。蔡其矫的《川江号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映现清晰的画面,耳畔响起巨大的轰鸣声。鉴赏该诗抓住诗中的两类意象,就能与诗人的激情和心愿产生共鸣。第一单元的精读篇目,可以作为单元其他略读篇目的参考,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的设计,其他单元的诗歌教学也可以照此来构思,这里就不一一介绍。接下来谈一谈散文部分的教学学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也包括五个单元,教材的编排和诗歌单元大致相同,只是每单元里少了两篇略读篇目。试以第一单元精读篇目《动人的北平》为例,下面是学案中设计思路:一、预习导学(提前发学案,学生自学部分)1、清除字词障碍(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2、作家作品介绍(鼓励学生上网查阅,开阔学生视野)3、了解时代背景4、摘抄初读时你认为的名言、警句、漂亮话(学生会抓住初读时最有感触的句子或段落来摘抄)二、合作探究1、初读感受(有的学生抓住了语言的美,有的学生抓住了情感的真,有的抓住了写法的妙)2、赏析课文(提出问题,学生课堂分组合作探究)学生的初读感受,总结起来恰好就是我们要赏析的内容。提问:(1)题目是“动人的北平”中心语在北平上,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北平的?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几个方面用一个词概括。(该题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2)你认为哪些语言、内容能打动你?说明原因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让学生体问散文语言蕴藏的浓情深意)(3)和《故都的秋》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散文的特点、体味散文的语言)三、拓展延伸1、阅读林语堂的散文集及小说《京华烟云》2、散文习作练习(摹写)散文第一单元精读篇目有了范例,几个略读篇目也就有章法可循,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汉家寨》侧重于几个景物画面的描写,《特利尔的幽灵》侧重的是形散神聚和精彩的语句。散文单元第一单元精读和略读篇目的教学设计,其他单元也可参照,只不过单元于单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每个单元后的一篇文章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几个单元学完以后,学生对“形散神聚”“情理兼备”“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现代散文,就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至于能否写好一篇散文,还要看文字的积累和语言的锤炼,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选修教材的诗歌和散文单元,在学习时我认为不能平均使用力气,应该侧重于散文单元,散文单元的学习应该和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出题类型、模式挂起钩来,起到专题训练的效果,尽管有些急功近利,谁能说不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呢?诗歌之部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走进诗的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4、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1、自读品味法2、导读提升法3、讨论交流法4、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1、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教学过程安排: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1、分行。2、音乐性。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二)内在特征1、精美的语言2、隽永的滋味3、纯粹的情感4、深刻的哲理5、异常的美感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1、要求: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⑶有条理的表达2、课文解读⑴《天狗》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⑵《井》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咀嚼感悟:人生肯定会有各种遭遇,甚至是命运多舛。我们应对世间不幸遭遇,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自我,随波逐流;一是坚持自我,保持个性。世间最可悲的到底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丧失自我顺从大流?面对不幸,有没有勇气去坚持自我,耐住寂寞?因为,保持自我,保持个性,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需要有肯定自我价值的智慧,需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抗拒一切世俗的嘲讽乃至遗弃。知人论世:抗战时期,1939年,作者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后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难句理解:“你们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又隐含了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内蕴,它实际上展示了“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⑶《春》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抒写青春的比较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最突出的特点:赋予意向以最异常的感觉,隐晦地表达青春的热情与困惑,焦虑与迷惘。主要技法: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写作年代:1942。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到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一年。表层意义: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深层意义: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这正是青春的象征。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咀嚼感悟:青春是永恒的美丽季节,青春的理想,爱情的渴望,成为永远的谜,蛊惑者年轻人的心。但这种渴望,却不可以无限地张扬,无限地膨胀。等待也许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却绝不是懦弱;不加节制地任其燃烧,青春之火将烧毁的,也许就是青春本身。知人论世:作者写此诗时24岁。此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作者即将赴缅甸抗日战场参加工作。战争,不仅是爱情被沉重的战争压抑,民族、生命、道德,都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这个时期的青春的诗歌,也当然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禁锢感、矛盾感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合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6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