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191)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分别是r1和r2,均小于r,而球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1、m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221rmmGB.2121rmmGC.22121)(rrmmGD.22121)(rrrmmG答案:A2.如图所示,在悬点正下方有一个具有理想边界的磁场,铜环在A点由静止释放,向右摆至最高点B,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同一水平线;B.A点高于B点;C.A点低于B点;D.铜环将做等幅摆动答案:B3.静止在湖面的小船上有两个人分别向相反方向水平抛出质量相同的小球,甲向左抛,乙向右抛,如图所示.甲先抛,乙后抛,抛出后两小球相对岸的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抛出后,船往左以一定速度运动,乙球受到冲量大一些B.两球抛出后,船往右以一定速度运动,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C.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一些D.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两球所受到的冲量相等答案:C4.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中某一时刻线圈中振荡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和电容器两极板带电的极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加B.电容器正在放电C.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增加D.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的减小答案:D5.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u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起动开始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答案:AtvAtvBtvCtvD6.用理想变压器给一个负载供电,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加的方法是A.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B.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C.只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D.只减少副线圈的匝数答案:B7.质量为m的小球A以水平初速v0与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4m的小球B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能减少了75%,则碰撞后B球的动能是A.2083mvB.20329mvC.20161mvD.20321mv答案:D8.小物块沿粗糙的斜面上滑后又滑回原处,在下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答案:C9.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插在桌面上,杆顶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某水平面上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w,则杆的顶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为()A.mw2RB.22RmmgC.22RmmgD.mg答案:C10.放射性元素甲和乙都要发生α衰变,已知甲元素的半衰期大于乙元素的半衰期,某时刻元素甲和乙的单位时间放出α粒子数目相同,比较此时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数目,有A.甲元素的原子核数小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B.甲元素的原子核数等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C.甲元素的原子核数大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D.无法确定答案:C11.对于一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周期不可能等于1hB.速率不可能超过7.9km/sC.向心加速度等于卫星轨道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D.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要与地心共面,其它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则不一定要使其轨道与地心共面答案:D12.A、B两个物体用轻弹簧相连,竖直地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C从B的正上方自由落下,落到B上后立即与B有相同的速度v(但不与B相粘连),一起向下运动,如图所示.C和B一起运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再反弹,直到C离开B,然后C继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B的最大速度vB以及C离开B时的速度vC的大小A.vBv,vCvB.vB=v,vCvC.vBv,vC=vD.vBv,vCv答案:D13.A、B两个弹簧振子,A的固有频率为f,B的固有频率为4f,若它们均在频率为3f的策动力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则A.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B.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C.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D.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f答案:B14.三个相同的带电小球1、2、3,在重力场中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落下,其中小球1通过一附加的水平方向匀强电场,小球2通过一附加的水平方向匀强磁场.设三个小球落到同一高度时的动能分别为E1、E2和E3,忽略空气阻力,则A.E1=E2=E3B.E1E2=E3C.E1E2=E3D.E1E2E3答案:B15.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它的摩尔质量为0.027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1023mol-1.体积为0.17m3的铝块中所含的原子数约为A.1028个B.1026个C.1025个D.1018个答案:A瑞士手表二、多选题16.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o,第一宇宙速度为v1.某个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1/2,则该卫星A.离地高度为3RB.向心加速度为go/4C.运行角速度为v1/8RD.运行周期为4pR/v1答案:AC17.如图所示,有一光投射到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的第Ⅰ表面,下面说法中可能的是A.如果在第Ⅰ界面上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都能从第Ⅰ界面进入玻璃砖C.光进入第Ⅰ界面后可能不从第Ⅱ界面射出D.不论光从什么角度入射,都能从第Ⅱ界面射出III答案:BD18.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木箱,用水平力拉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木箱所受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所受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C19.如图A、B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A带负电,B带正电且与大地相接,两板间P点处固定有一负电荷,设此时两极间的电势差为U,P点场强大小为Ep,电势为Up,负电荷的电势能为E,现将A、B两板水平错开一段距离(两板间距不变),则A.U变大,Ep变大B.U变小,Up变小C.Up变小,E变大D.Up变大,E变小答案:AC20.如图所示,有A、B、C、D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2v、3v、和4v,a、b是x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l。在t时刻a、b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及已知条件可以判断()A.B波的频率最高B.D波的频率最高C.由该时刻起C波中的a点最后出现在波峰D.由该时刻起A波中的a点最后出现在波峰ABCD答案:BD21.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B.发现“X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答案:AC22.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g/2的加速度竖直下降h(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2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2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2D.重力做功mgh答案:BCD23.如图所示,无限长载流直导线L1、L2平行放置,且通有相等的电流强度,直线aa'与L1、L2垂直相交于oo′,已知ao=ob=bc=cb′=b′o′=o′a′,对这两个电流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C点平行于L的直线上,磁感强度处处为零B.b、b'两点的磁感强度等大,同向C.a、a'两点的磁感强度等大,反向D.Ba>Bb>Bc答案:ACD尚秀萱三、计算题易链24.在海边高80m的悬崖上,海防部队进行实弹演习,一平射炮射击离悬崖水平距离为1000m,正以10m/s的速度迎面开来的靶舰,击中靶舰。试求:(g取10m/s2)(1)炮弹发射的初速度;(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答案:设炮弹的发射的初速度为v0,靶舰的速度为v221gth(3分)svttv0(4分)代入数据解出t=4s,v0=240m/s,(3分)设靶舰中弹时距悬崖的水平距离为s1s1=s-vt=960m(4分)25.如图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20m,MN间串联一只R=0.40Ω的电阻.导轨上停放有一个质量为m=0.10kg,电阻为r=0.10Ω的金属杆,金属杆和导轨保持垂直.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个外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杆,使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左图中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求:⑴金属杆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⑵求第2秒末外力F的瞬时功率.L2L1aobcb′o′a′U/Vt/s123456o4321VMNPQRF答案:26.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L处有根管口比小球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h/2。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1)小球的初速度;(2)应加电场的场强;(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答案:要使小球无碰撞地通过管口,则当它到达管口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1)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运动时间为:ghtgth2212水平方向,粒子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至0位移tvL200解得hgLtLv220(2)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qE又由运动学公式:sav)(20202解得hqmgLE2,方向水平向右。(3)由动能定律:KGEWW电场即:2021mvEqELmghK解得:EK=mghEv0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考物理课后练习(19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6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