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指定教材《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西北大学赵荣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人文地理学》(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在保留第一版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资料,在理论上突出人地关系,在实践上重视现实重大问题。着重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人文地理各主要要素(民族、语言、宗教等)的时空特征,阐述了人地系统从原始状态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相关理论,以及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大问题。参考教材[1]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93[2]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金其铭,董新.人文地理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4]陆丽姣.人文地理学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李文华.人文地理.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人文地理学概论.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3[8]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金其铭,董新,陆玉麒.中国人文地理概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翟忠义,李树德.中国人文地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11]宋保平.理论人文地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美〕H.J德伯里著.王民,王发曾等译.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3]吴传钧主编.人文地理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4]张小林,刘继生,冯春萍.人文地理学导论.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15]石尚群等.人地协调论.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16]董明辉.人文地理学.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1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8]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9]〔美〕普来斯顿·詹姆斯,杰弗雷·马丁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0]哈特向著.黎樵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1]D.J.沃姆斯利,G.J.刘易斯.王兴中等译.行为地理学导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22]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吴传钧,侯锋.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郭来喜.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论丛.广州:华南大学出版社,1986[25]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6]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27]张力平.中国少数民族习俗与传统文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28]张文奎等.政治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9]肖星.政治地理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30]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1]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32]杨堃.民族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3]陈慧琳等.人文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11、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8、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9、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10、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1、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12、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13、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14、民族是如何形成的?15、民族与国家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16、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17、为什么东方人爱吃猪肉而西方人爱吃牛肉?18、名词解释:入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2、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3、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4、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5、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6、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7、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2、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5、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6、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7、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1、城市的概念?2、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3、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那些?4、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5、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6、讨论逆城市化现象。7、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8、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9、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1、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2、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3、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5、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6、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2、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3、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5、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6、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第10章旅游地理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5、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6、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那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7、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8、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9、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4、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6、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第13章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7、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思考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