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二模试题20150508
1.第.1.页.2015绥化市创新学校中考语文二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合计核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游览武夷山,最美最惬意的,莫过于在九曲溪中漂流A九曲溪,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而得名。九曲溪自上而下有九道河湾,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溪水有时如镜,竹筏轻荡B溪水有时湍急,浪花飞溅。⑤当你乘坐古朴竹筏飘流而下,抬头可观山景,,伸手能嬉浪花。⑥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受油然而生。(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2分)①用音序检字法查“惬”:先查音序,再查音节。②用部首检字法查“悠”:先查部首,再查画。(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应改为应改为(2分)(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A处B处(2分)(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2分)(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B.《战国策》是一部史书,西汉刘向编订,《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该书。C.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D.《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3.古诗文默写与鉴赏。(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孟浩然从大处入笔,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白居易则从细处着墨,用“,”描绘了西湖早春鸟儿欢唱的动态美景。(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4)当我们缅怀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罗阳时,不禁会吟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3)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2分)(2)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分)4.走近名著。(3分)班级准备开展“名著伴我行”读书活动,为了向小伙伴们推荐书目,请你完成下列填空:如果你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建议你阅读(填作者)的《简·爱》,因为它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如果你渴望再回童年,建议你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因为它歌颂了(填主题);如果你想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建议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具有献身精神、钢铁意志和顽强奋斗品质的(填主人公)将伴你同行……二,语文与生活(6—9题,共8分)“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材料(一)【地理学科】①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②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③云南高原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和缓。④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⑤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5.将上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⑤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⑤C.①⑤②④③D.③②①④⑤材料(二)【物理学科】①弹力是一种力。②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③弹力是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6.提取上面材料的要点,给“弹力”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弹力是材料(三)【数学学科】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可以直接提取公因式,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7.阅读上面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作答。(2分)材料主要介绍了运用①来解决因式分解的数学方法,强调了运用该方法时的两种情形。材料中涉及到的两种情形分别是:②;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考号..姓名..2.第.2.页.③。材料(四)【音乐学科】第一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再见吧同学!再见啊再见!亲爱的同学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25.在离别之际,同学们心里一定会荡漾起对老师的许多感激怀念之情。请联系生活,仍然以“老师”为题,模仿歌词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万千思绪,①,②,胸中荡起感激的涟漪。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敬爱的老师再见,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里。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9-25题,共37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3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9.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A.公将鼓之(《曹刿论战》)B.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10.解释加点的词。(2分)(1)念.无与为乐者(2)以百姓为.天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⑵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译文:。12.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如霜月色,引发李益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如钩弯月,触动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痛;【甲】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答:13.古今中外按照【乙】文中管仲“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思想治理天下的大有人在,请你列举一位并说出他的观点。(2分)答:(二)阅读《为什么要保护海洋》,回答16—19题。(共8分)⑴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⑵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⑶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⑷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⑸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10多亿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⑹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⑺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⑻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2000万吨之间。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存。⑼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计算,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汞有1万多吨,镉就更多。⑽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100万吨进入海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⑾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热污染等也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⑿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41000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200亿吨悬浮物和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⒀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80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鱼减少了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16.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人类应该保护好海洋?答:17.指出第⑶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答:18.分析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答:19.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写几句话,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答:得分评分人3.第.3.页.(三)阅读《一杯温开水》一文,回答19-22题。(共8分)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④冷。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服务员微笑着说:“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彬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⑦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20.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2分)21.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2分)22.谈谈你对“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的理解。(2分)(四)阅读《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回答20—23题。(共9分)①“最美司机”生命中最后1分16秒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时,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②2012年以来“正能量”这个词很流行,民间热捧,官方也在倡导。“最美司机”吴斌身上爆发出的这种“超乎想象的能量”,就是一种发挥到极致的“正能量”。⑦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一两年以“正能量”感动国人的多是些小人物,除“最美司机”吴斌之外,还有拒收盲人车费的天津的哥马志刚、带着母亲去上班的浙江教师陈斌强【A】……这些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
本文标题:二模试题2015050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