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
1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一、选择题1.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2.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种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3.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推行青苗法B.实行募役法C.颁行农田水利法D.推行免役法4.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⑨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7.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8.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经出现萌芽的有()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选举法④议员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⑤人民权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明治政府在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着手确立其他阶层的土地所有权。在明治维新期间,新政府实行了“各村地面均应作为农民占有土地”的措施;又明令解除“永世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宣布土地“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所有”;并通告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的土地政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6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6分)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3分)10.阅读下列有关梭伦改革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等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以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可以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1)材料一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意义?(6分)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梭伦(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剥夺贵族特权的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3材料三挂在美国众议院内的梭伦壁像(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壁像被挂于美国众议院内的原因。(5分)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据《王安石变法简论》材料三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6分)(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6分)412.阅读下列材料:(19分)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8分)(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5分)(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6分)5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DCAA6-8CCD二、非选择题9.(15分)(1)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日本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自耕农和新地主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者;基本上确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土地所有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6分)(2)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依法保护土地流转。(6分)认识: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国情;正确的土地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10.(15分)(1)财产的多少。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6分)(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3)梭伦改革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不偏不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梭伦改革所彰显出来的公平公正的立法精神和众议院这一立法机构所追求的目标是十分吻合的。(5分)11.(16分)(1)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方法:阶级(阶层)分析、一分为二。(2分)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2分)(3)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造成社会动荡。(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12.(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6分)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分)(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3分)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2)(3)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2分)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4分)
本文标题: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