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民美术五年级美术教案集
课题第一课《肖像艺术》年级五年级(2)班周次第一周教师赵阳阳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3.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4.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教学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时1课时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课件播放动画片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这就是绘画艺术,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课题)。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分组学习总结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学习要求: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后一问使学生有探究下去的动力。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111.4厘米,宽36.2厘米。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长者。《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通过老师总结,学生对不同画面的构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练习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通过练习添加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评价部分肖像艺术中“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2.画人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2.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教学难点: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照片、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师出示一幅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猜猜她是谁吗?你们说画的象不象?这幅画用了一些简单、流畅的线条就画出了老师的形象,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吗?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速写的方法画人像。二、新授1.观察头像特征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请你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征?2.学生练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3.展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怎样修改?学生答(略)4.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及五官特征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共同归纳一下脸型)有:椭圆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圆形的等。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但每个人豆油自己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三、示范1.要先仔细观察(板书:观察)那观察写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板书(脸型五官特征)2.画(板书:画)速写同学,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板书:大小适当、比例准确)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板书:线条流畅,概括)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四、学生练习请大家再取一张纸,选择脸部特征稍明显的同学来画人物头像。(提示:注意脸部特征,线条要流畅,速度要快一点)五、讲评作业1.学生自评2.我们来看这些速写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进步了?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1)线条(2)形体特征(3)五官特征(4)布局3.修改调整4.展评。教学反思:收获:这节美术课,相信学生一定有了新的收获,因为学生学得认真,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做得也比较理想。抓住了特征,线条也非常的流畅、画出了人物的神态,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多画多练,提高自己的速写能力。不足:学生特别对作业要求、作业时间性这个基本要求还不大明白。第一轮作业有的明显达不到要求,作业也有拖拉现象。改进措施:反复提示,进行一个周期的强化训练。课题第三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年级五年级(2)班周次第二周教师赵阳阳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应会: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课时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来到操场。学生在操场上坐好。稳定纪律,准备上课。2.引入新课我们天天生活在校园中,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假如让你把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想站在哪个位置、选择哪些场景来表达你的感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论这个问题。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观察、讨论,引出“透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3.新授课(1)观察思考: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小树远近有什么不同?观察学生队列。(2)总结: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初步认识透视现象。①路近宽远窄。②路两边的小树近高远矮。运用启发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经过讨论、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3)出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用什么方法表观景物的空间感呢?(4)打开书,提出问题:①第7页左上图片中木柱由近至远产生了什么变化?②你还发现了什么?③请你用直尺将两边木柱的变化画下来,你又有哪些发现?(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6)分析作品:展出几幅学生作业,请学生分析是否符合透视规律。学生回答问题: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生打开课本,交流、讨论。学生回答问题:①近的高,远的矮。②近的粗,远的细。③由近至远,它们之间的密度也在加大。④两边由近至远缩小的木柱,最终都集中到一个点上。学生学习认识新知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作品中不对的地方,提出正确的意见。学习,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新知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学生作业。通过实践,学生学会了以近大远小的原理观察景物,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表现校园一角的透视现象。5.小结交流作业: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学生展示、交流。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交流经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增添生活的乐趣。5.偶戏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2.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3.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魂宝及偶戏的种类。教学难点:制作偶戏人物并利用偶戏人物表演。课前准备:教具:偶戏作品图片及偶戏人物范作学具:疲旧布料、手套、剪刀、胶水、彩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你们喜欢看偶戏吗?2.你知道偶戏是怎衫动起来的吗?3.请一学生上台说出或表演出来。4.师小结: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魂宝。板书:《偶戏》二、讲授新课:1.出示作品:《木偶戏演出图》(1)这些人在看什么?(2)上面的木偶是怎么动起来的?(3)还有什么办法使木偶人也能动起来?2.出示示范作品:(1)提线偶(2)扙头偶(3)布袋偶(4)皮影师:你有办法让它们动起来吗?(请学生表演)3.我们玩的这些木偶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名称吗?(请学生翻开课本填空)4.师出示学生的创作作品:(1)这些木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怎样才能让它们动起来呢?(3)你能把它放在一起编成一个故事吗?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1)讨论喜欢的童话故事(2)用带来的材料怎样制作故事人物?(3)怎样去表演?三、作业练习:四、作品展示:展示并表演,小组根据布袋偶戏的角色,大家一同表演展示。7.动物的脸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表现的特殊效果。应会: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国画艺术表现的方法及魅力。学习用国画形式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进行表现。教学难点:在创作中如何抓住动物脸部特征以及对绘画方法的探索。教学设计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考验,比一比大家的观察力,欣赏一段短片。(课件:迅速的出示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脸)2.师:同学们,你们记住短片里都有什么了吗?让我们再来比比快速动手能力,请你选择刚刚短片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种动物,在两分钟内把这种动物的脸画出来(画完后要将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我们共同来检验“眼疾手快”的比赛结果,看那组同学在两分钟内体现的动物多、样子形象。学生作画3.学生将作品贴在小组栏中,并选择几张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中讲评。(1)比较哪组的作品动物种类多、样子形象(2)再比较为什么同样的动物,有的象有的不象?(课件——出示所有图片对照)学生总结:抓住动物脸部特征的同学体现的形象4.我们用线条体现了动物的脸,其实在美术中有很多的表现方式,今天来学习用中国画的方式体现的——动物的脸出示课题——《动物的脸》二、新授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用中国画体现的动物,看看这些作品里是如何体现的形形色色的动物的脸,同时你要考虑:中国画作品在笔墨有什么特点?(课件:画家体现的各种国画作品其中有黄永玉的猫头鹰)生:国画作品体现的墨色变化多能体现出以前学过的用墨(焦、浓、重、淡、清)的方法2.同学们来欣赏
本文标题:人民美术五年级美术教案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7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