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
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1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苏联自成立以来的历次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来探讨苏联最终走向解体的历史渊源,并且从中总结对我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关键词改革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苏联解体作者简介:郑一鸣,1993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经系,2011200937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诞生与发展曾经令世界瞩目。众所周知,一个“资历尚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之初存在弊端与痼疾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这些痼疾并没有随着苏联历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逐渐消除,反而愈演愈烈,最终发展至积重难返的境地,成为苏联剧变最主要的催化剂。可以说,苏联的剧变并非命中注定,但确实事出有因。而要想真正客观地探究苏联剧变的原因,总结教训,就不得不先分析苏联从建立到解体的历次改革。中国有句古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①。或许,苏联的剧变如今已成为曾经的遥不可及的历史,但是通过分析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经济和政治的改革的过程来研究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且从苏联历次改革中探究出的苏联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一、探究苏联的历次改革1917年,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开始了一段“苏联式”的长征,这是一段充满艰险、困难与不确定性因素的长征。事实上,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列宁可能也有这个想法,“我们夺取政权,是为了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我们知道的,但是改造的形式,改造的发展速度,这是我们不知道的。只有集体的经验,①刘餗《隋唐嘉话卷上》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只有千百万人的经验,才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决定性的指示。”①纵观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的艰难的社会主义历程,可以看出,苏联经历了许多次不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与制度的选择与转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再从斯大林模式向新的模式转换。然而,最后一次转换是艰难而又不顺利的,在经历40多年的痛苦的摸索与挣扎后,苏联在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上脱离了正确的方向,越走越远,最终在戈尔巴乔夫错误的“全面根本改革”浪潮中覆灭解体。研究苏联的改革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研究方向。首先,我们应该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与模式的转换中寻找苏联解体的根源。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历史的选择十月革命从某些方面看,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马克思曾经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将会首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而十月革命却与马克思的预言恰恰相反,它产生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农人口占绝大多数、生产社会化水平很低的小商品经济占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国家,所以,十月革命可以说是一场产生于特殊环境中、特殊条件下的一场特殊的社会主义革命。而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新生的苏联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既有国际上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对新生的苏联政权虎视眈眈的战争环境,又有国内由于战争而带来的经济倒退、社会残破、人民生活困苦的严重威胁。其中,来自国外的帝国主义威胁最为致命,它直接决定到了苏联能否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发展经济。于是,当时的紧急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路线和政策。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建立战时体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为唯一的出路。战时共产主义的具体政策有:实行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或免费征集的形式从农民中统一征集粮食,解决战争带来的粮食问题;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劳动力,实行义务劳动制和劳动“军事化”;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特别是中型的和部分小型的企业的国有化;为动员全部工业为前线服务,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设立总管理局,管理和计划各部门工业的生产;实行私人商业的国有化,限制商品流通和私人贸易;面对由于物资奇缺而导致的物价飞涨的①《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355页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3局面,实行经济关系实物化,在某些领域实行配给制等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得经济落后的苏联政权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与物力进行国外的战争与国内的发展,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然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小农经济和传统社会主义的产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弊端,特别是出现了自然经济、平均主义和单一公有制的特征,简单地说,这是苏维埃政党中许多党员对客观国情认识不清、盲目提出“直接过渡”思想的体现。随着战争环境的结束,战时共产政策的弊端愈发明显的暴露出来,它脱离了农民的需求,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阻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最终引发了广大农民的不满和骚乱。而苏联最高领导人列宁无疑也认识到了战时共产政策带来的问题。他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毕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种失败都要严重的多,重大的多,危险的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①于是,改变旧有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寻求一种新的符合国内实际发展情况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个情况,苏维埃政权适时地改变思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新经济政策:取消原有的余粮征集制,改行固定的“粮食税”;放开对贸易的限制,承认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形式,允许监督下得自由贸易;改变农业、工商业政策和组织管理制度;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这些措施表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政治上强调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在经济上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力和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它使得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改善,社会更加稳定,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由此看来,新经济政策是符合俄国国情、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行之有效的长期的发展政策。2.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发展与僵化——苏联剧变的根源①《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184页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4应当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他晚年时期总结提出的一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创新性的理论构想,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并且符合苏联国情的。然而,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不仅没有正确地理解列宁的新经济思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这种积极的的理论。于是,新经济政策在刚刚被确立并发挥作用不久的20年代末,便被斯大林过早的结束了,永远的成为了历史。转而替代新经济政策的是一种逐步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愈来愈明显。尽管斯大林的一些后继者也试图做过一些变革性的修补,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框架的束缚。而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关于苏联解体的许多问题的突破口。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转变,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苏联当时所处的帝国主义包围的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传统的制约。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当权者斯大林在通过激烈的党内斗争确立权威地位之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后人所称的斯大林模式。总结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中”,而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又有不同的表现。在政治方面,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以及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它们共同构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在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以及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文化方面,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主要有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舆论高度一律等。总的来说,斯大林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度集权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模式,它既是一个由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理论模式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可以说,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源在斯大林模式确立并不断地被巩固之时就已经被悄然埋下,并随着其模式的不断固化而愈演愈烈,最终成为导致苏联解体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5的最致命的因素。“早在斯大林时期,破坏苏维埃帝国的意识形态已然渗透到苏联体制内部,只不过程度相当小。苏联灭亡的趋势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即已存在,但在当时被进行了精心的掩饰;由于斯大林所制定的制度具有多层次的高度稳定性,苏联人民的内敌与外敌在历经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得以达到该体制的边缘”①可以说,苏联放弃曾经积极有效的新经济政策,转而向固执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过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否定。斯大林模式可以说是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没有任何历史经验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和形成的,在本质上与战时共产产主义政策几乎一致,都是战时体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体制在国家建立初期、政权脆弱、社会环境动荡的局面下可能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政权的稳定与时代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斯大林模式由于自身存在的固有的弊端,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完全无法适应苏联发展的需要,转而更多的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桎梏与阻碍。“本来这一模式可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前进。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封闭性,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僵化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所采取的教条主义态度,使这种模式不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革,反而使它越来越僵化,甚至人为地把它凝固化、神圣化,大大增加了改革的难度。”②1.斯大林的继任者们的改革——艰难而又成效甚微的探索随着斯大林模式对国家发展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时的学者逐渐认识到:要想取得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必须首先从变革斯大林模式着手,不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就没有办法取得改革的胜利,也就没有办法完全彻底地避免国家走向覆灭的危险。斯大林的继位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于是,变革斯大林模式、冲破斯大林模式带来的束缚就成了后来的几位苏联的领导人的中心任务,也成了苏联社会要面临的首要难题,可以说,后来改革的①李锦霞《苏联解体十年后的再思考》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1期②李宗禹《斯大林模式研究》第九章,第421页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6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苏联在此后几十年的走向和命运。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赫鲁晓夫认识到时局的变化,顺应时势,积极地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个人崇拜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产物,赫鲁晓夫也意识到了个人崇拜已然成为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的最大障碍。于是,赫鲁晓夫将个人崇拜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针对对斯大林的的盲目火热的个人崇拜,掀起了批判个人崇拜的高潮;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一方面给予农民一定的私有生产资料进行开荒增产,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提倡玉米运动,意在解决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工业方面,赫鲁晓夫提出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并努力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以调动各个阶层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的这种带有探索性质的改革,是一次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复杂的社会改革尝试。一方面,这些改革措施确实对苏联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消除了斯大林模式的许多极端化的做法,使国家机器的运转从以往的非正常状态回归至正常。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斯大林模式对苏联根深蒂固的影响和束缚以及赫鲁晓夫自身的一些缺陷,赫鲁晓夫并没有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最终导致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对于赫鲁晓夫的改革经历,俄罗斯政论家亚历山大•舍维亚金曾这样评论:“赫鲁晓夫以自己的政策,给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乃至在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上所带来的不幸,是任何一个人都遥不可及的。”①1964年,赫鲁晓夫因遭到同
本文标题:从苏联的历次改革中探究苏联剧变的历史原因及教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0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