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6、热工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邢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电站扩建工程,主要工程量:仪表盘12面DCS柜4面继电器柜2面电源盘2面UPS箱1面变送器145个取压部件268个测温部件182个电缆37000米导压钢管3000米水煤气管1500米操作台2面摄象机6台自控保温箱40个电伴热带500米6.2、施工依据⑴设计院设计的施工蓝图,变更通知单.⑵有关设备厂家的随机资料,厂标.⑶国家建设部下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图集.⑷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6.3、施工顺序配合工艺管道安装测温插座,取压短管----盘体的稳固----支架安装----检测设备的校安----电缆桥架及电缆敷设----接线----回路检验----气密性实验和吹除----配合试车.6.4、质量安全体系.6.5、施工人员、机具分配人员:仪表工10人,焊工4人,调试工6人,配合工6人施工机具:无齿锯,(一台)电焊机(两台),电钻(磁力钻)(两台),台钻(一台),气割工具(三套),电焊工具(三套),直尺(两把),直角尺(两把),水平尺(两把),活扳手(12#三把/8#四把)调试器具:标准电阻箱(2),交直流变压器(220V/24V),兆欧表(2),数字万用表(3),手摇油泵(1),对讲机(2),信号发生器(1),毫安表(2),电阻测试仪(1),转速表(1)6.6、施工前准备⑴施工技术准备A、设计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仪表安装说明书已齐全。B、施工图纸已经进行过会审。C、技术交底,技术培训等技术准备就绪。D、技术员的料单,方案,加工件已发放到位。⑵施工现场准备A、土建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质量安全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班组质检员:班组安全员:B、仪表库房,仪表调校室,加工预制厂,等临时设施安置完毕。C、施工现场应备有仪表用电源,220V交流和24V直流电源。D、所有仪表设备均已到货,并验收合格。E、施工现场水、电、气等设施应配套齐全。6.7、技术要求⑴、机旁盘,保护箱安装A、仪表盘槽钢底的制作尺寸,应与盘相符,其偏差不得超过1/1000。B、盘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偏差不大于1/1000。单独的仪表盘安装,应垂直,平整,牢固,垂直度为1.5/1000,水平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1000。并应固定牢靠,垂直偏差不大于毫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毫米。C、所有保护箱支架均应防腐。D、所有盘,箱均应可靠接地。⑵取源部件的安装取源部件的安装,应和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应在管道防腐,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开孔的方法宜采用机械加工,且不宜在焊缝或边缘上开孔。A、温度取源部件安装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要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温度取源部件与取压部件在一直管道上时,应先取压再取温。温度取源部件与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温度取源部件在工艺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与工艺管道轴线相重合。取源部件与工艺管道倾斜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交。B、压力取源部件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应选在介质流束稳定的地方。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工艺管道的内壁。压力取源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量气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b测量液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的范围内。c测量蒸汽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的范围内。C、流量取源部件安装本工程中的节流源件有:喷嘴、文丘里管和孔板.标准孔板是一块中心有圆孔的金属薄圆平板,圆孔的入口朝着流动方向,并有锐角的直角边缘。标准喷嘴是由两个圆弧曲面构成的入口收缩部分和与之相连的圆筒形喉部组成。一般用于高速的蒸汽流量测量。文丘里管具有圆锥形的入口收缩段和喇叭形的出口扩散段。一般使用脏污流体的流量测量。节流源件安装时,当该工艺管道只有一个90度弯时,其上游侧直管段应不小于10倍工艺管道直径,下游侧直管段不小于5倍工艺管道直径:当该工艺管道有多个90度弯时,其上游直管段应不小于18倍工艺管道直径.下游直管段不小于6倍工艺管道直径。在节流源件的上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孔板间的直管距离应符合如下规定:当温度计套管直径≤0.03倍工艺管道内径时,不小于3倍工艺管道内径。当温度计套管直径在0.03和0.13倍工艺管道内径之间时,不小于10倍工艺管道内径。在节流源件下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孔板的直径段距离不应小于D、倍工艺管道内径。节流源件的法兰与工艺管道焊接后,管口与法兰密封面应平整,法兰面与工艺管道轴线应垂直,法兰中心线与管道中心线应同轴。节流源件在水平与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如下规定:测量气体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范围内。测量蒸汽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范围内。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的孔板,当测量液体介质时,其排泄孔应在管道的正上方,测量气体及蒸汽介质时,其排泄孔应在管道的正下方。节流源件安装时,顺着介质流向为+到-,严禁将节流源件装反,差压变送器的正压室与负压室应和节流源件正、负符号相对应。在管道吹扫打压时,节流源件应摘下来,以防将节流源件打坏。D、分析、物位部件安装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压力稳定,灵敏反映真实万分,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质的地方。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的分析取源部件,其安装方位应符合如下规定:分析气体介质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分析液体介质时.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的范围内。分析蒸气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度夹角的范围内。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时陛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度。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物料冲击的地方。⑶、一次仪表设备安装,调试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应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当必须与工艺管道同时安装时,在工艺管道吹扫时将仪表拆下,工艺管道打压时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压力试验。A、温度仪表安装,调试热电阻安装在工艺管道和设备上,当被测介质冲击强烈时,应采取防弯曲措施。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应与被测介质表面紧密接触,固定牢靠。高压及可燃介质的温度计保护套应进行液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停压10分钟应无泄露。双金属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应做示值试验,校验点不少于2点,如果两点中有一点不合格,则应作4个点。热电阻应作导通检查,并按不同分度号各抽10%进行热电性能试验.数字式温度显示仪的精度校验不得少于5点,其中4点应在测量范围内。B、压力仪表安装,调试。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就地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震动较大的工艺管道或设备上。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附近时,应距地1.8米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校验小于0.1MA的压力表,应用仪表空气作信号源,与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标准压力表进行比较;测量大于0.1Ma的压力表应用活塞式压力计加压,与标准表进行比较。压力表校验合格后应加铅封。C、流量仪表安装,调试节流源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入口边缘应无毛刺和圆角.孔板的锐边应迎着被测介质的流向。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的孔板,排泄孔的位置对液体介质在管道的正上方,对气体和蒸气介质应在管道的正下方。孔板垫片的内径不应小于工艺管道的内径。喷嘴、文丘里管和孔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规范要求.D、物位及分析仪表安装调试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分析仪表均在分析室内,被分析样品的排放管应直接与排放总管连接,总管应引至安全地带,其集液处应有排液装置。E、调节阀,执行机构和电磁阀安装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和介质流向一致。安装用螺纹连接的小口径调节阀时,必须装有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当调节机构能随工艺管道产生热位移时,执行机构应能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且执行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现象。气动信号管应有足够的伸缩余度,不应妨碍执行机构的动作。调节阀安装前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将0.1Ma的仪表空气输入薄膜气室,切断气源后5分钟内,气室压力应不下降调节阀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在阀门全开状态下用洁净水进行,试验压力为最大操作压力的1.5倍,保持5分钟压力不降则合格。执行器调试:气动执行器调试主要由调试所完成,不再说明.这里主要是电动执行器调试:(1)电气回路通电前检查.①查线:电动执行器在安装前应做通电实验.②绝缘电阻检查:将接线插头拨下,由插座上有摇表检查.③检查手动与自动是否良好.④熔断丝熔断电流应符合要求.(2)位置发送器的调试.在执行器接线端子箱内临时引接一位置指示表,调节机构在全关时,调节位置发送器,使位置指示表指示为0%,调节机构全开时为100%,调节完毕,调节电位器的调节锁母紧固.(3)控制回路的动作.摇动手轮,使调节机构置于中间位置,电动机手柄拨到电动位置,推入手轮,然后操作控制开关,调节机构的开关方向应与控制开关的方向一致,如果相反,可调换接线,同时注意位置指示表的方向和开度指示是否准确,不准可调位置发送器的电位器.反复操作几个行程,使调节机构从全开到全关时位置指示表指示从0%到100%,确认无误后,调试完毕.事故快速切断阀必须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在阀门全开(全闭)状态下,操作电磁阀,使其全关(全开)用秒表计时,全行程时间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F、轴位移,轴振动仪表调试轴位移,轴振动仪安装前探头均应做间隙--输出电压实验,实验采用模拟法,实验时探头必须与同一位号的延长电缆和前置放大器成套实验。探头特性实验应如下进行:确定零间隙,将测微计对准0刻度,使探头与探头端面与试片表面轻轻接触,不宜过紧。调整螺旋测微计,缓慢增加间隙,每各100um记录一次电压值,直到数字电压表读数基本不变为止。在坐标系上作出特性曲线,该曲线中间段应为直线段,其电压梯度2V/100um,误差应在5%以内。调节探头间隙,使仪表指示为零,表面的“OK灯亮”旋转测微计,使试片向前推进,推进的距离为仪表的最大刻度,仪表应指向最大刻度,否则,调整“SPAN”然后旋转测微计,使仪表为零,并使试片向后移动到最大距离,仪表应指向负最大刻度,零位和范围反复调整,直到符合要求。调整测微计使试片表面与探头间距分别为全刻度的0,±50%,±100%,记录仪表的读数,误差应为±5%内。分别按下仪表正负限报警按钮,调节报警调节电位器,按设计值设定报警值,然后松开按钮,使指针回零。分别按下仪表正负限危机实验按钮,调节危机实验调节电位器,按设计值设定停车值,然后松开按钮,使指针回零调整测微计,使探头间隙刚好超过报警值,报警黄灯应亮,继续调整测微计,使探头间隙刚好超过危机值,红灯应亮,负向按照同样方法实验。⑷电缆敷设:A、施工工序:电缆运输---电缆实验---电缆敷设---电缆整理,固定,挂牌.B、电缆检查:电缆开工前应对电缆及附件的型号,规格进行核对.电缆表面应无伤痕,开裂,扭绞.电缆敷设前应对其进行耐压实验,1KV以下的电缆可用1KV摇表测定绝缘.C、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上拖拉.电缆应避免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交叉点应在线路始端或终端.交叉点电缆不得多于两层.电缆室、电缆沟内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敷设时,在任何情况下,控制电缆均应在电力电缆的下方,当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的电缆平行,且净距小于250MM时,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桥架上的电缆应单层放置,小截面电缆允许叠放,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填充率不应超过40%。电缆与热管道或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
本文标题:仪控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1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