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井冈山的斗争》的读后感《井冈山的斗争》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第二部分重点报告了“割据地区的现势”,其中从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六个方面进行了非常细致和翔实说明。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因此,中国的革命有了特别的“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的特点。毛泽东在动乱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要取得斗争的胜利,必须审时度势,善于把握和利用好敌人内部的矛盾,在缝隙中生存、发展,并壮大人民的革命力量的定论。并且指明在农村根据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发展人民革命力量的根本途径。而广泛建立工农兵政权,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武装群众则是在农村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斗争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才能和极富有预见性的眼光。虽然毛泽东提出了极为正确的方针,但这个方针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贯彻。但是在八月失败后,毛泽东仍能理性地分析得失,并制定接下来的路线,这份气度和胸怀是毛泽东日后成为领袖人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总的来说,“八月失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要做好红军各级战士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自己战斗的意义,统一思想,顽强作战。经过1928年4月以来的一系列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屡次击败了来犯之敌,把附近几个县都连在了一起,建立了各级革命政权。7、8月份湘赣之敌来犯,“白色恐怖布满城乡,党的组织和政权的组织大部塌台,富农和党内的投机分子纷纷反水”。经过下半年的几场战斗,粉碎了“敌人企图以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消灭我们的根据地”的图谋。但这份成功中仍然保留了不少问题,如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毛泽东概括性的提出了几点方案:1、要发挥好民主主义在人民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发展好“赤卫队和工农暴动队”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善待敌军战俘,“分为愿留愿去两种,愿去的即发路费释放”,根据地各区县应加强修筑工事,从而更好地抵御敌人的进犯。2、反动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分裂,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高涨,是根据地建设和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益维持并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反动阶级的经济压迫是对根据地革命力量的重大威胁。土地路线政策的具体落实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实践中应考虑各方面因素。革命斗争所需各种经费,主要靠打土豪获取,而不是向农民征税。3、工农兵基层政权建设存在较大问题,由群众会选举产生的政权组织,“不能使群众得到政治训练,又最便于知识分子或投机分子的操纵。”需要制定详细的基层代表组织法,并以其为指导建立各级工农兵政权,完善民主集中(制)。4、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都应该避免,因此一方面要防止投机分子钻入革命营垒,另一方面派同志深入白区工作。5、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决定了我们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我们对外要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另一方面,我们对内要推翻封建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封建军阀的反动政权。6、现阶段割据的局势应为以宁冈为中心,在罗霄山脉的中段进行割据。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当初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建了井冈山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由此,我认为,我们学习马列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建设中少走弯路,早日实现国家的更加强盛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本文标题:井冈山的斗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3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