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交流谐振电路特性讲义201509版
1/8实验2.2.3交流谐振电路特性研究2015年09月改编由电感、电容组成的电路,通过交流电时,即可产生简谐形式的自由电振荡。由于回路中总存在一定的电阻,因此这种振荡会逐步衰减,形成阻尼振荡。若人为地给电路补充能量,使振荡能持续进行,则可从示波器上观察到回路电流随频率变化,并由此作出谐振曲线和计算回路的品质因数。本实验研究RLC串、并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学习测量谐振曲线的方法,学习并掌握电路品质因数Q的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实验目的本实验研究RLC串、并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学习幅频、相频曲线的测量方法学习并掌握电路品质因数Q的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实验原理在由电容和电感组成的LC电路中,若给电容器充电,就可在电路中产生简谐形式的自由电振荡。若电路中存在一定的回路电阻R,则振荡为振幅逐步衰减的阻尼振荡。此时若在电路中接入一交变信号源,不断地给电路补给能量,使振荡得以持续进行,形成受迫振动,则回路中将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交流谐振现象。电路的特性也因串联或并联的形式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结果。本实验就是研究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不同特性。1.RLC串联谐振电路在常见的RLC串联电路中,若接入一个输出电压幅度一定,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正弦交流信号源(图2.2.3-1),则电路中的许多参数都将随着信号源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电路总阻抗22221()()LCZRZZRLC(1)回路电流221()iiVVIZRLC(2)电流与信号源电压之间的相位差1arctaniLCR(3)在以上三个式子中,信号源角频率2,容抗1CZC,感抗LZL。0i,表示电流相位落后于信号源电压相位;0i,表示电流相位超前。各参数随变化的趋势如图2.2.3-2所示。2/8很小时,电路总阻抗221()ZRC,2i,电流的相位超前于信号源电压位相位,整个电路呈容性。很大时,电路总阻抗22()ZRL,2i,电流的相位滞后于信号源电压位相,整个电路呈感性。当容抗等于感抗时,容抗感抗互相抵消,电路总阻抗ZR,为最小值,而此时回路电流则成为最大值maxiVIR,相位差0i,整个电路呈阻性,这个现象即为谐振现象。发生谐振时的频率0即为谐振频率,此时的角频率0即为谐振角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01LC,001==22LC(4)谐振时,通常用品质因数Q来反映谐振电路的固有性质,0011LLQRCRRC(5)CCLLRRZVZVQRRVV(6)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T内,电阻元件损耗能量2RWRIT,其中012II是电流的有效值。谐振电路中电感电容储存能量为2211()()22scWLitCut(7)其中00()cos,()cos()2cIitItuttC则2220211(cossin)2sWILttC(8)所以谐振时22012sWILLI(9)=2SRWQW(10)3/8结论:(1)Q值越大,谐振电路储能的效率越高,储存相同能量需要付出的能量耗散越少。Q的这个意义适用于一切谐振系统(机械的、电磁的、光学的等等)。微波谐振腔和光学谐振腔中的Q值都指这个意义。(2)在谐振时,RiVV,而电感上和电容上的电压达到信号源电压的Q倍,故串联谐振电路又称为电压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的这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测量电抗元件Q值的方法,最常见的一种测Q值的仪器是Q表。(3)Q值决定了谐振曲线的尖锐程度,或称之为谐振电路的通频带宽度。见图2.2.3-2,当电流I从最大值maxI下降到max12I时,在谐振曲线上对应有两个频率1和2,12,即为通频带宽度。显然,越小,曲线的峰就越尖锐,电路的选频性能就越好。可以证明:01QQ(11)(4)在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中我们得到,当电阻R较小时电路处于阻尼振荡状态,振幅按照/(2/)teLR的规律衰减的。振幅衰减的时间常数代表振幅衰减到初始值1/e所需要的时间。这个值可用Q来表示。由公式(5)可得:02QQT其中T是振荡周期,表明Q值越大,振幅衰减得越慢。可用上述原理粗略地测量Q值。用示波器把RLC电路的阻尼振荡曲线显示在荧光屏上,Q值的大小即可从各次振荡振幅值之比看出。2.RLC并联谐振电路RLC并联谐振电路如图2.2.3-3所示。这种电路也具有谐振的特性,但与RLC串联电路有较大的差别。电路各参数与角频率的关系如下:电路总阻抗22222+()=(1)+()RLZLCCR(12)4/8回路电流=iVIZ(13)电流与信号源电压之间的相位差22+()=arctaniCRLLR(14)同串联电路一样,若固定L、C、R以及信号源电压峰值ipV不变,而只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则回路中Z、I、i都将随信号源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曲线如图2.2.3-4所示。当频率为01=LC时,Z达到最大,回路电流I达到极小值2max=ZQR,2min=/iIVQR(15)这些特性与串联电路谐振时的情况相反,当i=0时,电路呈纯阻性,电路达到谐振状态,此时并联谐振频率为222001=()=()RRLCLL(16)一般情况下,221RLLC,00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也可以用品质因数Q来描述,Q值越大,电路的选频性能越强。谐振时,总回路电流I并不大,但CI和LI则可以很大,他们的相位差近似为,幅度大小近似相等,所以,并联电路在谐振时有一个很大的环形电流,其大小与Q有关001CLILIQIIRRC(17)5/8实验内容概述1.观测并研究RLC串联谐振电路特性(必做内容)(1)在示波器上观察iV、RV二正弦波形。保持ippV不变,改变信号频率f,观察RV峰峰幅值变化,及其与iV之间的位相差的变化。(2)测量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0f。保持ippV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f,至RV峰峰值达到极大值,以及RV和iV之间的位相相同。这时电路谐振,记录谐振时信号源频率0f串。(3)(R=400)测量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数据点,作pp~If曲线。分析和测量通频带宽。(4)(R=600)测量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数据点,作pp~If曲线。分析和测量通频带宽度。并与上述400结果进行对比。(5)在RLC串联谐振状态下,测量电阻R、电容C、电感L各自二端的交流电压峰峰值,以及输入端总电压ippV值。计算并对比六种Q值。(6)测量RLC串联电路的相频特性曲线(第二选做内容)改变信号源频率,在多个不同频率点,使用双踪显示法、或李萨如图形法,测量RLC串联电路总电流的位相与输入端电压的位相之间的差。2.研究RLC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第一选做内容)(1)观察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现象(2)测量RLC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0f并(3)测量RLC并联电路的等效谐振阻抗3.自拟实验步骤,观察和测量RLC并联谐振电路的总电流幅频特性曲线以及相频特性曲线,并与RLC串联谐振的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结果。(增选内容)6/8实验内容本实验要用到电阻箱、电容器、电感、交流信号发生器以及双踪示波器等。用示波器观测RLC电路在谐振状态时的一些特性。在任一时刻,电阻上的电压RV都与回路电流I成正比,且两者位相相同,所以可以通过观测RV来了解回路电流I的变化情况。1.观测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1)按照图2.2.3-5所示连接线路,将交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RLC串联电路的输入信号源(纯正弦),注意保持信号源电压iV的峰值不变(例如2.0ippVV)。将iV和RV接入双踪示波器的两个Y轴输入端。注意,为了保持观测信号的稳定,两个信号应接在同一公共地端(D点),电路各元件的参考值为R=400,L=0.2H,C=0.005F,RL=80。(2)观察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状态,并记录谐振频率0f(至少3次)(3)测量~ppI曲线以及Q值在示波器上先观测iV、RV二波形。改变iV的频率(3000Hz7000Hz),先定性观察RV的变化,再定量测量RppV(另外包括ippV)随的变化(平均每隔200Hz取一个频率测量点)。谐振频率0点处的振幅maxRppV和ippV,最好特别关注测量一下。注意,为了较准确地测出谐振频率0及幅频曲线,应根据RppV的变化规律来选取频率间隔测量点,在0附近应多选几个点,测得密些,而在远离0处则可测得稀疏些。再改变频率调回到谐振状态下,将电容、电感上的电压信号接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分别测量谐振时CppV和LppV的值。(另外电阻R二端的电压RppV,输入端总电压ippV值最好重新测量一下。)对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如下分析处理:1)作谐振曲线ppI,由曲线算出通频带宽度。2)由公式(4)计算出0的理论值,并与测得的0值进行比较,求出相对误差。7/83)在RLC串联谐振状态下,分别测量L、C、R上电压(以及输入端总电压)。0012345011=()CLLLiiLLVfVLQQQQQQRRRRCVVfRRC6理论、、、、、六种公式计算6个Q值,列表并进行比较。4)改变电阻R的值,取600R,重复复上述(1)(2)(3)步骤。结果与400情况进行比较。(4)测量i曲线。用双踪测量法(或李萨如图形法)测量RLC串联电路的总电流与输入端电压的位相差i随频率的变化情况,并作i曲线,分析得到的结果。(第二选做内容)2.观测RLC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第一选做内容)(1)按照图2.2.3-6所示连接线路。为了观测回路总电流()it,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其压降为()RVt。设信号源电压为()iVt,并联部分的压降(也就是输出电压)为()oVt,将()RVt和()oVt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的1Y、2Y输入端,注意,两输入信号仍需共地。电路元件参考值仍可取L=0.2H,C=0.005F,R’=5k或10k或15k,Vipp=2.0V。(2)观察1Y、2Y正弦波信号随频率改变的变化,判断是否到达谐振状态。到达谐振状态时,记录RLC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0f并(3次)。与串联谐振频率0f串进行对比。(3)测量RLC并联电路的谐振状态下,等效特征阻抗Z。(方法自拟)(4)测量ppI曲线。用示波器监测,使()oVt的峰值保持不变,测量RV随的变化情况。首先应取合适的R值,以便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能完整地观测到RV的波形幅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ppI曲线并分析结果。(5)测量i曲线。用双踪测量法或李萨如图形法,观察并测量()it与()oVt之间的位相差i随信号源频率的变化情况,作出i曲线,由曲线上测出谐振频率0,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6)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品质因素Q,进而计算谐振时电路环流的大小。8/8思考题1.根据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在实验中如何判断电路达到了谐振?2.串联电路谐振时,电容与电感上的瞬时电压的相位关系如何?若将电容和电感两端接到示波器X、Y轴上,将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3.如果用一个400mH的固定电感与一个可变的调谐电容器组成一个串联谐振电路。为了使之能在200600m的波段上调谐,则电容的调谐范围应为多少?附录双踪示波法和李萨如图形法测二交流电位相差(参考第一册P197左右)
本文标题:交流谐振电路特性讲义201509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3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