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产品审核规范CALQT8-2本规范规定了产品审核的目的、依据、计划、范围、频次、人员、缺陷分级和质量指数、目标值、未达标和缺陷处理措施、审核结果和报告、计划外审核以及审核流程等内容。1产品审核的目的产品审核的任务是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待发运的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目的是及时发现系统缺陷、重点缺陷以及较长期的质量趋势,以便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产品审核的依据及参考资料2.1产品审核的依据为产品审核检查项目表。该文件应规定包括标识、包装、外观、尺寸和性能等项目的常规检验特性,也可包括便于按要求进行的可靠性试验项目。对于不便于进行的很费时的和破坏性的常规特性检验,可接受该批次产品的试验数据。2.2产品审核的参考资料包括:——产品装配图——产品零件图——产品包装图——产品试验大纲——技术、检验规范——FMEA——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周期检验作业指导书——包装作业指导书1——标准——法规——产品缺陷分级表——极限标样——相关工艺文件3产品审核的计划、范围、频次和人员3.1产品审核计划可包括:审核目的、审核时间、审核人员、被审核产品、抽样来源及抽样容量,并根据审核频次计划列出被审核产品某年的审核次数和具体审核的日期(月份),其中抽样来源中的所抽产品批次应为抽样时即将发运产品的后一个批次和刚入库的产品批次之间的较大数量批次,原则上不应影响发货;抽样容量可根据产品批次数量控制在4~20只(件)范围内。另外审核所抽取的样品若仍要使用则须进行标识管理,并要把样品恢复到抽样时的原始状态。3.2产品审核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入库待交货的产成品总成和零部件。当有特殊情况,如产品质量极不稳定时也可对入库的半成品或过程中的在序产品进行计划外审核。3.3产品审核频次应根据产品年产量(供货量)的大小及其它因素来确定。审核频次可按某一产品的年计划产量占所有产品全年总的计划产量的百分数分为4个频次等级,见下表:等级1234产品产量比例百分数≥30%≥20%~30%≥10%~20%≥1%~10%审核频次1次/每月1次/每季度1次/每半年1次/每年当产品产量比例百分数小于1%时,可延期到下一年,直至累积比例百分数大于或等于1%时进行产品审核。当产品属于下面任一情况时,审核频次应增加为前一个等级:2a)新产品;b)主导产品c)产值等于或超过全年总产值的一半。下列情况之一出现时可减少审核次数或频次a)由于特殊情况,当月未按计划生产供货的产品;b)由于特殊原因而大幅度减少供货量的产品;c)质量稳定,顾客反映良好,连续供货一年未出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的产品。3.4产品审核人员3.4.1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VDA6.5的要求。3.4.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保证审核的相对独立性,产品审核可由一个五、六人组成的审核小组来实施。组长由质量控制部的领导或其委托人兼职,组员应包括质量、检验人员以及主管产品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等。4缺陷分级、缺陷分数、加权系数和质量指数为了对审核项目和缺陷进行公平的评价,应对这些缺陷加权和分类,并计算质量指数QKZ。4.1缺陷分类定级见下表,应根据此表编制产品缺陷分级表。缺陷级别A级—关键缺陷B级—主要缺陷C级—次要缺陷缺陷特征及后果肯定引起顾客强烈不满,致使产品不能被接受▲影响车辆安全行驶或危害人身安全、不满足法规、产品不能使用▲产品被拒收/功能不足▲严重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外表面和包装缺陷会引起顾客的不满和抱怨▲预计功能会出现故障▲影响使用性能▲一般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外表面、包装缺陷和标识缺陷那些要求较高的顾客会提出抱怨▲对使用无影响且严于制造标准的偏差▲轻微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外表面、包装缺陷和标识缺陷34.2缺陷分数、加权系数f和质量指数QKZ为计算质量指数,应知道缺陷分数。计算缺陷分数,应对A、B、C三级缺陷规定不同的缺陷加权系数f如下:A级f=10B级f=5C级f=1项目的缺陷分数计算:A级缺陷数×10+B级缺陷数×5+C级缺陷数产品质量指数QKZ的计算:QKZ=(1—)×100%5产品质量的目标值·无A级(关键)和B级(主要)缺陷;·质量指数QKZ≥95%,并逐步呈上升趋势,直至达到顾客追求的期望——零缺陷。6未达标时采取的措施6.1产品审核出现主要缺陷(B级)时,如是个别情况,即缺陷数占抽样数的比例小于或等于十分之一时,应对该产品的相邻批次抽样检验,如发现相同缺陷,则按6.2执行,如未发现相同缺陷,则仅对该批次产品隔离,挑选,并通知有关部门分析原因,组织和实施纠正措施。6.2产品审核出现关键缺陷(A级)或者主要缺陷(B级)是普遍情况即缺陷数占抽样数的比例大于十分之一时,应对所涉及到的所有库存产品进行封存,对涉及到的已发运产品进行跟踪并追回。对封存和追回的产品隔离、挑选,同时通知有关部门分析原因,组织和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实施结果。在实施结果验证有效之前,或对该产品暂停生产,或对该产品出厂就该项目进行100%检验。数之和所有项目加权的抽样分和所有项目的缺陷分数之46.3当分析产生A级或B级缺陷的原因是由于设计错误或其它原因而导致出现批量缺陷时应立即停产整顿。6.4产品审核出现质量指数QKZ小于95%或与上一次审核(指审核频次为1级的产品审核)的QKZ值比较降低较多,即大于1.5个百分点时,应分析、评价,即对次要缺陷(C类)进行统计,分析。如果该类缺陷的某一项目缺陷数与抽样数之比≥70%或者该类缺陷总数与该类总项目数量之比≥50%时,均应分析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6.5对产品审核中发现的C级缺陷应个别采取措施,即纠正审核中发现的所有不合格并记录纠正过程(见产品审核次要缺陷纠正记录表)。7产品审核结果及其评定和产品审核报告7.1产品审核结果包括产品各类缺陷数、缺陷分数、具体缺陷内容和质量指数等均可通过审核记录反映出来。当某一审核频次较高(如频次等级为1)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如1年)的审核后,可通过质量指数值对该产品的质量趋势进行评定。评定分为三种情况:稳定、不规则和波动太大。(详见VDA6.5)7.2产品审核报告应分为A、B两种:a)A种报告除了根据审核结果提出对被审核产品的处理意见外,还应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b)B种报告则按照A报告的意见对审核中出现的缺陷从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直到实施效果验证,并得出结论的一系列过程作出报告。如果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需要较长时间,则可先出报告,至到验证完成后再补上报告结果。8计划外产品审核下列情况之一出现时应进行计划外产品审核:a)产品供货数量偶尔大幅度增加和临时安排生产供货的较大数量的产品;b)产品质量不稳定或出现重大质量事故;5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是否否c)对顾客反映强烈的A级或B级缺陷采取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9产品审核流程编写、分发并保存审核报告开始根据审核计划进行质量审核实施审核发现缺陷编写并保存审核报告结束因实际需要进行计划外的质量审核关键缺陷主要缺陷QKZ<95%或QKZ下降较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确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结束普遍情况检验邻近批次产品有无同样问题发现了同样的缺陷采取一般措施组织和实施纠正措施编写报告分发、存档结束编写、分发并保存审核报告结束16是否1采取应急措施监控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须采取进一步的长期避免缺陷的纠正措施编写报告,分发、存档结束确定纠正措施编写报告,分发、存档实施纠正措施监控并验证纠正措施结束
本文标题:产品审核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4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