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课时6580)
课题:17、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庐山图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成果展示: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2、简介作者,交流收集李白的资料。3、解诗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示图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二、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三、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小组交流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生)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挂”3、读三、四行诗句。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四、巩固练习1、赏读全诗,闭眼想象画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泄,真让人认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3、指导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总结全文,体会感情。这首诗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六、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七、初读诗句,理解诗意1、自读古诗,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2、自读古诗,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注意诗的停顿和重音。八、精读诗句,想象画面。标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轻声自由读诗句,“––”画出描写颜色的词,“┈┈”画出表示动作的词?“━━”画出表示数量的词?表示颜色的词:黄、翠、白、青。表示动作的词:鸣、上、泊、含。表示数量的词:两行、一行、千秋、万里。描写景物的有:黄鹂、翠柳、白鹭、西岭、青天、雪、船。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里自由飞翔)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指名读、范读、齐读)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师点拨: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全诗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西岭、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副完美的画面。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参照画出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九、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窗”、“柳”、“柳”、“含”的写法十、总结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十一、写字指导。(1)“我的发现”。“口”在左边高又小(鸣),“口”在上下小而扁(吴、含)。“山”作偏旁竖折斜(岭),“火”在字左捺变点(炉、烟)。“含”字上边“今”,“岭”字右边“令”,有点和无点,细心分辨清。板书设计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教学反思:学习本课时,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感受到这两首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当学生感受到两位巨匠描绘的意境而陶陶然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们提出再吟诵“李杜”其他诗歌的要求,利用“积累运用”中的两首古诗,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人物背景。18【课题】18、雷雨【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课文重点】描写雷雨前后的段落【课文朗读训练点】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读说结合点】把自己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成果1、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2、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4、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一)研读“雷雨前”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乱摆”说明什么?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叶子动也不动,”加上“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二)研读“雷雨中”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3、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三)研读“雷雨后”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2、展示自己的画。3、美读这一段。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积累运用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四、指导写字。指导:“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板书设计】叶不动枝乱摆雷雨前(图)乌云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蝉不叫蜘蛛逃18、雷雨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天亮了空气清新雷雨后(图)雨停了彩虹蝉蜘蛛青蛙课后反思: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了不雷同,我对每段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让孩子说说哪些景色写得好,为什么?”,雷雨中则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19、最大的“书”教材分析: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教学重难点:1、识字:指导学生利用识字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合作识字;2、写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抓关键笔画把字书写正确、美观。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画“竖撇”写好字。3、初读:把课文朗读正确、通顺、流利。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识字卡片;相关课件。(2)学生预习:勾画生字;朗读练习;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尽量想办法解决。标自然段;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成果: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书厚厚的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雨痕b.去掉拼音读词语。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4.学生:……;“刨、趴”是形声字;“印、册”我用“想象”的方法记,比如“册”字,横着看,我把它看成一册厚厚的书;……二.精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质疑问难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指导朗读人物对话。1、川川:不好意思,我送的书,大家只能看,不能拿回家。其实,我也是问了一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才知道岩石是世界上最大的“书”(课件回忆:那一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去爬山,山川美丽如画,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岩石上看着什么。出示人物对话。)对话内容: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上面有字吗?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这上面有图画吗?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太好了,太好了!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2、师:我们来听听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教师范读)3、学生分男女对读。4、师生分角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课时658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4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