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经典材料类试题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经典材料类试题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及走向;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大国通过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建立了国际政治关系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战败国来说是极为苛刻的,不仅是对战败国人民肆无忌惮的掠夺,也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新战争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新华网(2010-5)材料二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材料三有学者针对20世纪60-70年代的变化局势指出:“国际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四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之一。在建设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是推动国际格局、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是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问题:(27分)(1)结合材料概括20世纪国际格局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4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实质目的是什么?(4分)(3)结合材料举例说明中国“是推动国际格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4分)(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影响的看法。(15分)答案:(1)20世纪国际格局经历了由一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再到多极化发展的历程(4分)(2)马歇尔计划;(1分)实质目的是以经济手段帮助西欧的资本主义以对抗东欧的社会主义;(2分)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1分)(3)中国作为世界上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能维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2分)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以维护和平发展为己任,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2分)(4)(15分)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美国欧共体日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东盟标志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3-5分)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如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如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良好国际格局的建立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国际政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观点清晰,史论结合。(5-8分)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如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如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一方面国际格局的建立有其进步作用及影响:首先作为两次大战产物的“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采用国际法的形式调整国际间的关系,建立起法律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从方式与手段上是进步的、规范的、理性的;其次,成立了国际组织,如国联与联合国,以相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暂时调整了各大国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际间的和平相处,为世界创造安定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及科技的进步等;另一方面国际格局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如“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中体现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色彩。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实现自己的野心无视他国主权,甚至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其次,“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中都体现了排斥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共反苏的倾向;其消极因素还表现在为了维护大国的优势和霸权地位,反而使国际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国际矛盾的调和与和平只是暂时的表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争端等。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如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如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8-12分)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如视角:如“文明”概念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定义权的问题;文明观的问题,文明与野蛮,文明两分法的问题;西方在“文明观”视野下,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学生能利用修辞的力量来为自己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问题。如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如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12-15分)二战后的世界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将“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向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全球有三亿“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华东师范大学高中历史教材材料三: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to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材料四: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说,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已经正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市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2分)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4分)(2)运用所学,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认识。(5分)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苏共同敌人的消灭,美苏在意识形态上和国家利益上发生了冲突,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形成了两大阵营。(2分)前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宣布抑制苏联,称为”杜鲁门主义“而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将欧洲拉入冷战的轨道。在军事上,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军事集团。局部冲突:朝鲜战争、两次柏林危机等(史实正确即可)(2)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1分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2-4分视角:仅结合某一社会转型期某一方面进行论述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5-7分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13-15分
本文标题: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经典材料类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5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