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生物进化专题一、本专题综述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林林总总,其中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综合进化理论,它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物种形成和更替的原理,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反映出生物与环境在大时空尺度下的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二、思维导学三、疑难解析本专题涵盖的主要知识点有:自然选择、种群、物种、基因库、基因频率、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理解这些概念对学习进化有着主要的作用。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生物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自然选择是指能够导致同一种群中,不同遗传性状的分布比例在下一个世代发生变化的过程。现在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有差异的(区分性的)延续”,是群体中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频率的过程。2、种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群。种群既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侧重同一时空、同种个体的群体数量,所以种群有数量上的特征。3、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物种更侧重地从性质上来描述,同一种群肯定是一个物种,同一物种可以根据时空分成不同的种群。4、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集合,本概念对种群而言。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2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般在基因库中成双存在,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要区别对待。同一物种演变成两个物种的过程中,群体的基因库将会发生明显的差异。5、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即同一基因库中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还可以和基因型频率、哈代温伯格公式发生关联。(在经典例题中进一步探讨)6、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使得生物分离,并不一定要发生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则是从根本上形成了两个物种,彼此不能进行基因的交流。地理隔离可以导致生殖隔离,但不是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7、共同进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二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共同进化的意义在于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8、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从遗传的角度解释了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态系统多样性既要考虑生物本身的内在因素,还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即共同进化。四、高考节选1、(08山东)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王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答案:B2、(08广东生物)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的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答案:AD3、(06江苏卷)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答案:B4、(09江苏卷)20.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1a和2a,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1a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2a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3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1a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1a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2a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答案:B5、(10全国卷一)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答案:B、6、(10天津卷)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不发生、不发生、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分别为、和;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答案:(1)0.5(1分)(2)足够大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0.25不会(每空1分,共5分)(3)0.40.20.4会(每空1分,共4分)五、经典例题1、右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适者生存【解析】理论值相当于过度繁殖的个体数量,但实际的存活数量要小于理论值,是由于在中淘汰了一批不适应环境的个体。【答案】B2、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同一时空下同种生物各题的总和。同一种群的基因库与该物种的基因库相同。只有归属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才能4进行基因交流(有性生殖)。【答案】A3、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解析】变异在先,而且不定向。选择在后,而且定向。环境选择生物而非生物选择环境(即农药选择害虫)。害虫的抗药和不抗药是早就变异出来。然后交给环境进行选择。【答案】D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B.0.36和0.64C.0.50和0.50D.0.82和0.18【解析】因为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400个,a基因14400个。则:A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0.36。【答案】A5、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解析】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该等位基因的总数为(女性每人含两个基因,男性每人含一个基因),色盲基因的总数为(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都有一个Xb,而女性患者含有两个Xb)。因此色盲基因的频率=36/600×100%=6%。【答案】6%6、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A.1/25B.1/50C.1/100D.1/200【解析】此题所展示的背景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且由题干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设正常基因为A,频率为p,致病基因为a,频率为q,那么ppqqpq22211,,因为aaq2110000/,所以qpqAapq11001991002299100//%/,,×1/100=198/10000。该妇女生有患病孩子,其基因型为Aa,健康男子基因型为Aa的频率为198/10000,那么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198/10000,约为1/200。【答案】D六、易错题选1、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表明()5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适应寒冷的环境B.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柳树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解析】有些同学会认为,松树在冬天还能保持郁郁葱葱,要比柳树更适应环境,其实能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方式。【答案】B2、下图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变异类型,写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B.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C.b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和进化知识的关联。要将基因突变的不定项性与多条曲线的形成关联。另外本题还考查了同学对坐标的理解,符合人类要求的是菌株数小而产量高。【答案】A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A.某种兰花由专门为它传粉的蛾B.草原上食草动物和草之间的相互选择C.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增加【解析】不少同学选择了B或C,不理解共同进化也是达成一种平衡,狼的灭绝,就失去了狼对鹿的选择作用,失去了共同进化的意义。【答案】D4、下列过程中,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的是()A.DND→DNAB.DNA→RNAC.mRNA→蛋白质D.tRNA携带的氨基酸【解析】本题错误率较高,原因是学生不理解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的源头源于“变”字,而“变”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遗传物质一般在复制的情况下才容易突变。【答案】A5、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b从1900年至1970年间的变化数据。仅从该表中数据还不能说明年份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B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b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1900年显性个体数量远远大于隐性个体数量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接近6C.环境选择使显性纯种逐步减少D.隐性纯种能适应这一时期中的环境变化【解析】本题要理解基因频率的意义及其与进化的关系,A项要根据1900年B和b的基因频率求解出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数量。从表格中B和b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看出环境的选择是对b基因有利。【答案】B6、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4%,Aa占72%,aa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力为AA=Aaaa,则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的是()【解析
本文标题:二轮复习7进化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6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