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二轮总复习提能专训(11)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提能专训(十一)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2013·江苏苏北四市二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解析: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不是直接价值,D错误。2.(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3.(2013·安徽示范名校联考)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答案:A'解析:行为信息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态缸需要有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适宜的光照,但不能放在直射光的环境中;若自养生物等成分能正常生活,说明生态缸处于稳定状态。4.(2013·哈师大附中三模)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未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B.鹰要获得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125kJ的能量C.鹰和蛇只是捕食关系D.若去除蛇,则鹰的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答案:D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图中未列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最短的食物链按20%的效率传递,至少需要草提供25kJ能量;鹰和蛇为竞争和捕食关系。5.(2013·江西省八校联考)上图为某自然生态系统一年中部分能量流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散失的能量;②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③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太阳能。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可能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C.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物群落还未演替到顶级状态D.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对④无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故A正确;②的量越小,说明分解者的数量或分解能力越小,则土壤中存留的有机物越多,B项正确;由图可推知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④)输出的总能量(①+②+③),还未达稳定状态,C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受精以及种子的传播等,故D项错误。6.(2013·兰州市实战考试)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沉水植物(植株全部位于水层下面的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乙组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有利于修复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项错误。7.(2013·北京海淀二模)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2)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________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________植物的生长。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____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______呈增加趋势。(3)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比较说明,牲畜喜食________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________关系发生改变。(4)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________结构。(5)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地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答案:(1)物种的名称(种类、丰富度)和数量(生物量)(2)1、2年生禾本科地上生物量'植物种类(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3)禾本科和豆科竞争(4)垂直(空间)(5)枯草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解析:(1)调查物种丰富度时,要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物种的名称(种类、丰富度)和数量。(2)据图分析发现,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3)比较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可以发现,牲畜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4)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5)枯草在分解者的作用下,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铺枯草层能有效地治理盐碱地。8.(2013·河南郑州二次预测)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类动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用序号表示)。(2)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______,而狼的⑦/⑥的值将______。人们在圈养某种植食性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________的比值(用序号表示)。(3)如果将图中生物构建成一条食物链,需要添加上________,草原生物群落除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________。(4)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答案:(1)A⑥/②(2)升高降低②/①(3)生产者生产者和分解者(4)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解析:摄入量减去粪便量是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属于A部分,能量由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为同化量之比⑥/②。青蛙属于变温动物,气温逐渐降低时,呼吸作用随着酶活性的降低而降低,散失热量减少,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升高。狼属于恒温动物,气温逐渐降低时,需要消耗一部分热能来维持体温,因此氧化分解的有机物增多,若⑥不变,狼的⑦/⑥的值将降低。提高某种圈养植食性动物的食物的利用率应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同化量/摄入量。一条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9.(2013·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__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3)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从而提高能量的________。答案:(1)AB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2)A1+B1+C1+D1大于一(3)多级利用利用率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属理解能力的考查。(1)生产者(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总光合作用A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中一部分在桑树的呼吸作用(B)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C)。(2)图中D表示蚕同化的能量,即A1+B1+C1+D1,其中B1+C1+D1表示用于蚕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A的比值表示桑树与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该值为10%~20%,故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大于10%。蚕沙不属于蚕同化量的一部分,属于桑树同化量的一部分。(3)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10.(2013·陕西省西安市五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TS)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________。(2)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要的时间______,y值和x值之间呈______相关。(3)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____________。(4)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________,总稳定性________。(5)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一种昆虫在使用农药前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则A处与B处相比,抗性基因频率较高的是________,由A到B,该昆虫________(发生/不发生)进化。答案:(1)保持相对稳定(2)越长正(3)也有关(4)越快越高(大)(5)B发生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1)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3)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也有关。(4)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越快,总稳定性越高。(5)使用农药后,昆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该生物种群得到了进化。11.(2013·安徽安庆二模)请运用生态学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传统农业中,常常采用燃烧农作物秸秆获得灰分肥田,该做法的优点是使秸秆中________较快地归还给土壤,但最大弊端是________,而且储存于秸秆有机物中的能量未得到合理利用。现代农业中,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家畜粪便制沼气、种蘑菇、养蚯蚓,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沼气池中微生物、蘑菇、蚯蚓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这种做法正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利用的是生态学中能量多级利用和________的基本原理。(2)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采取禁伐、禁猎等措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提高许多野生种群的________,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物种________。(3)2012年,位于珠江流域上游的广西柳州柳江内,一起“食人鱼”伤人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强烈关注。目前我国有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11种每年给我国造成大约600亿元的损失。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大多适应性和________都非常强,且在新环境中缺乏________制约,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会对当地物种种类、种群结构、食物链结构、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一系列影响,进而威胁农业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答案:(1)无机盐污染空气(或污染环境)能量利用率分解者物质循
本文标题:二轮总复习提能专训(11)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6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