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微博文化一、《微博文化传播现象探析》(一)微博文化的概念界定1、微博文化的孕育随着微博在互联网领域蓬勃的发展,微博逐渐演变为一个新兴的自媒体进入大众的生活。由于其操作的简单方便和较低的准入门槛,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微博平台发送信息或获取信息,因此微博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微博进入中国七年多的时间里获得了互联网领域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目前,微博在我国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由于多媒体的共同参与、文化信息的高速传播,微博正在现实社会中悄然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成为微博与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并且正在社会文化领域孕育并发展着一种全新的、复杂的文化形式——微博文化。2、新型网络亚文化认知学界有些这样来看微博文化:“文化不是简单的微博与文化的结合,微博文化是以微博为媒介,以文化为中心,实现多元文化信息的去中心,在开放的空间反权威的互动。”也有学者认为,“微博文化是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微博构成的即时共享的平台上自由的实现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总和。”本文认为:微博文化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为载体,以文化信息的高速高效传播为依托,通过改变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方式来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行为方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新型网络亚文化。(二)微博文化的多元效应1、微博文化传播的积极因素(1)自我价值的彰显和大众话语狂欢微博的信息不像传统网络社交工具那样的私人化,它是公开的,是以用户个体为中心的一个面向所有其他网民的自媒体,因此,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微博文化最基本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能够带来个体自我价值的彰显。首先,微博传播方式上的碎片化和传播介质上的多样化和便捷性降低了用户使用微博的心理障碍,他们不需要有“创作者”的压力,更不需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情况下只需把其看做紧凑的现代生活中一种心情的调机器和压力的排遣空间。正如有学者理解的那样:“微博改变着传统的信息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打破个人身份、地位的束缚,解除个人自由表达的外部限制,使人类第一次成为了媒体的主导者。人们在微博中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诉说真实的情感,微博的“自媒体”特征激发出一种自我编辑、自我宣扬、自我发展的自主文化。”因此,微博上呈现的往往是不同社会个体最本真的生活状态,形成的是一个个自我表达、自我宣扬和自我展现的自主空间。其次,微博以发布信息和信息流通为核心社会功能,通过信息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带来大众话语的狂欢。每个用户都是经营自己微博媒体的“记者”,在“人人皆媒体”的“全民传播”时代,他们自媒体所汇聚的信息又通过微博用户关系的勾连形成“互播”,推动着信息的平等分享,并更深层次上传递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交汇着各自的价值观念。这种景观从宏观的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可以用巴赫金的诗学命题“狂欢化”来形容:微博文化重视个体的价值和个性,尊重个体的差异,将精英文化的霸权和中心主义还原为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从而实现了一个人人皆言说的大众话语的狂欢景象。(2)群体心理归属感的增强“过去人们生活在现实中,受到现实关系的种种约束;现在人们借助虚拟网络可以跨越现实的羁绊,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找到“同声相求、同气相求”的通道。”WEB2.0的核心价值就是互动和共建,伴随这一网络技术而兴起的微博,基于传播模式上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多重轨迹,发挥着促进人际交往与互动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正可担当“广阔的世界”里可以连结大众内心情感的“通道”。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现实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若近若远的关系,表面上的认同和协同合作有时候无法抵达人与人心理和情感层面的亲密无间,微博语境中便可以。微博空间内碎片化的信息表面上看起来是无组织的、个体的、独立的,实则通过大众的选择性阅读和分享却可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方面高度趋同的微博互为粉丝,继而在频繁的信息生产和交换中通过关注、私信、@对话等方式来开展互动和沟通,推动人与信息的进一步融合,拉近人与人的情感心理层面的关系,为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寻得一种值得信任的内心的归属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微传播产生了一种“微动力”,这种“微动力”就是每个人都承担责任。微,是每一个普通的公民,动力,就是改变世界的行动。微传播能通过优化你我的沟通、促生个体的行动,进而改变了世界。”网络微博空间基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发生而形成为的一个个热点话题和舆论导向,也是这种群体归属感和群体力量得以汇聚的侧面表现。(3)多元文化的传播与碰撞格尔兹认为,“文化不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内的某种东西,而是存在于公共符号之中,透过这些符号社会成员彼此交流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精神以及其他观念,并传承给下一代。可见,文化和符号无法分割,同时也和传播密不可分,正如有学者表述的那样,“文化和传播是不可分离的,不存在没有传播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传播。”微博上海量的内容呈现其实正是形形色色的含有不同信息价值的语言符号,同时这些语言符号在微博平台上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也无意间担当了微博文化的载体,为不同微博用户交流实时信息、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提供了空间,并以开放的姿态包容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共存。首先,微博的零门槛、使用便捷、及时性、个性色彩浓厚等特点带来了微博平台上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大众文化形态,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去反权威的自由创作的空间。其次,微博的使用者中还包含了很多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微博使用行为可能有别于大众的、草根的多数情况下对生活的“消遣性”记录,反而更乐于用一种理性的、锐利的、有深度的态度彰显去参与微博的互动。最后,微博的蓬勃发展还吸引了主流文化的介入,以近几年政务微博和媒体微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为典型,这些现实身份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机构或传统媒体为主的微博主体引起身份的特殊性,在微博内容的生产上也体现出了浓重的主流色彩,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由此,多种文化及其传达的价值观在微博的内容生产层面互相兼容、彼此渗透,体现了微博文化充满包容性的积极意义。(4)助推有价值内容的凸显信息在微博平台的传播过程中,能够经过“大浪淘沙”式的过滤,使得较为精华、有价值的信息凸现出来,进而影响更多的受众在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筛选信息的积极效应是基于微博在传播模式上的多元和交互性而形成的。微博传播遵循的是先发表后筛选的模式,这明显有别于传统媒体层层把关的规则,换句话说,每个用户在微博上发布信息都是自由随意的,这就会出现每天微博平台上信息的鱼龙混杂,这其中最多的是微博参与者对生活的“唠叨”和对个体心情的表达或宣泄。这方面的信息虽然多而杂,但影响范围却是有限的,大多只会引起基于现实人际圈而形成的微博粉丝的关注和互动,同时很快会被他人发布的新的信息所挤占和刷新。最后经过“过滤”留下来的、并能够广泛传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是对大多数人有价值的信息,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描述和评论,或者是事关大多数人集体心理层面的富含社会正能量的共勉,尤其以后者最为突出和常见于微博。2、微博文化的消极层面(1)传播话语权存的倾斜微博赋予使用者平等的机会,提供给个体的是平等说话的权力,但是微博文化能否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影响力上,微博用户可以分为两类:由名人明星作为微博主的微博和由普通草根作为微博主的微博。这两大阵营虽然同样都可以利用微博这一平台来发表言论、传达观点,但从言论的影响力上讲却存在着天壤之别。一方面,基于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名人明星微博往往能够在微博的虚拟空间继续现实社会中的“明星效应”,即在短时间内吸引成千上万甚至上千万的粉丝,并利用自己的“广播式”媒体轻易地在大范围内传递出自己的声音,掌握有力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微博只是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给普通网民提供了平等说话的权力,微博的草根用户的粉丝圈往往来自于现实的人际关系圈,粉丝数量大多限于三位数甚至更低,他们以微博为工具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作为公民做社会事件的态度只能在有限的圈子中进行传播,而很难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彼得·伯格说过,“只有在社会地位平等的人之间,纯粹的社交才有可能”。因此,名人微博和草根微博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偏差。对于名人明星而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者公众人物的角色,因此在微博平台上他们更容易成为卫冕的“意见领袖”,轻易实现话语权的释放。对于普通草根来说,他们在话语影响力上的微弱只会大大地降低他们的微博使用热情,从而逐渐的不自觉地加入“僵尸粉”的行列,主动放弃或被动丧失自己的话语权和话语影响力。因此,在微博文化的话语实践层面,公众人物占有绝对优势,草根用户只是位于边缘,这还会导致文化传播中的“马太效应”,强的更强,弱的更弱。(2)“群体极化”现象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中指出了群体的一般特征,即群体中人的感情、思想、行为具有同一性,自觉个性消失,受无意识因素的支配,群体中的个人成了一个不受自我意志支配的玩偶。这种群体性的特征在微博空间中也有所体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微博文化的消极层面。由于微博传播渠道上的多样化和传播速度上的病毒式特点,当一条富含意义、有价值的微博信息被生产者发布到微博后,便会在短时间内以多种传播模式以爆发式的速度结成庞大的传播网络,并形成哈贝马斯眼中的广阔的“公共领域”——“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在微博中,群体意见一旦初见模型,便对普通个体形成了的无形的权威和压力,使得可能持不同意见的个体偏离理性的轨道陷入“沉默的螺旋”,进而推动不同声音向一种声音靠拢。理想的微博平台,应该能够汇聚不同的意见,传递不同的声音和价值观,为多元文化的共存和互动提供便利,但更多情况下,个体微博用户却明显缺乏本身在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方面的理性坚持,这无助于微博形成理性对话的空间,是微博文化存在消极层面的最根本的现实原因。(3)思维退化和精神消解多媒介传播融合不仅表现在传播内容上的改变,而且有可能“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微博作为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传播媒介,在使用方式上的便捷性和发表内容篇幅上的局限性,使得微博用户的微博养成了简化的微博使用习惯,并更深层面上带来了微博用户思维方式的浅层次、碎片化发展。当用户在微博上经营自己的自媒体时:不必像写网络日志那样精细地构思行文、精炼标题和组织语言,只需利用手机或电脑上的几个按键就能够书写或分享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也不必对阅读获取到的有用信息进行实际的摘录或收集,简单的一个“收藏”或“转发”功能就能实现这方面的需要。但实际的情况是,尽管每条微博都是用户思考过后的行为,但这种思考显然缺乏深刻性和理性,微博上随处可见的是用户随心所欲生产或传播的类似心灵语录、幽默段子、搞笑图片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用户通过微博这个自媒体实时更新的文本信息整体上来看是也碎片化的,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容是无关联、无条理、无逻辑的,即微博使用过程中思维方式的片段化。另一方面,当每天在海量的信息中涉猎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时,人们对微博技术和功能的依赖使得人们丧失了认真思考和用心记忆的能力,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当对信息添加功能上的收藏时,往往就意味着进行了永久的存档,几乎不会再第二遍去重新查找,这实际上是一种大脑偷懒的行为,长此以往更会带来本身思考能力的弱化趋势。因此,微博文化在这方面上的消极作用,表面上导致了信息内容“消除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立,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实际上更导致了人们思维逻辑层面的退步和精神深度上的消解。(4)个体真实自我的丧失微博在传播过程中促进人际交往与互动,但这种交往和互动却是非物质环境的、虚拟的、远距离的,实际造成的则是微博用户真实人格的模糊和真实社会关系的冷漠。首先,在微博的内容生产层面,不乏人们对自我的表达和审视,
本文标题:微博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6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