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盐城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盐城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基础、求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开拓旅游目标市场,完善以旅游星级饭店为重点的旅游产业要素,努力克服甲型H1N1流感、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处于起步阶段的旅游业已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具备了进一步加快突破的基础和条件。1、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量达1111.6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十一五”年均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103.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十一五”年均增长21.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21万人次,年均增长8.8%,创汇4534万美元,年均增长16.4%。2、景区(点)建设成效明显。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四军纪念馆等一批景区档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盐城海盐历史文化景区等一批新景区脱颖而出,中国海盐博物馆为全国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的海盐博物馆,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华中工委纪念馆、阜宁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为游客增添了新的去处。2005年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实现了全市AAA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2009年10月盐城海盐历史文化景区、盐城大纵湖旅游景区又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A级景区(点)28家,“十一五”期间新增20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点)3家,AAA级景区(点)6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家。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江苏自驾游基地”,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被评为“江苏精品乡村旅游区(点)”,主要旅游景区规模不断扩大,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3、旅游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2006年,我市发起并联合南通、连云港成立了“江苏旅游新干线联盟”,携手打造江苏沿海旅游品牌,加强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旅游市场的合作。以“江海旅游金三角联合体”、“苏锡常通扬泰盐七城互动”等区域合作平台,积极举办各类旅游促销活动,巩固了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旅游市场,开拓了西安、北京、天津、武汉等目标市场。自2007年首次举办“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并承办首届中国沿海旅游交易会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中国海盐文化节”、“东进路文化美食节”、“盐渎风情节”、“枯枝牡丹节”、“金秋庙会”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提升了盐城旅游形象,活跃了周边地区旅游市场,引起了省内外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普遍关注。境外客源旅游市场开拓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成功举办“港-盐旅游合作恳谈会”,与香港旅游协会签署了双边旅游合作框架性协议,与香港部分旅行社签署了合作意向,香港、台湾旅游首发团顺利抵盐。4、旅游产业要素不断完善。继2005年盐城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后,东台、大丰两市也相继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力地推进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完善。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111家,旅游星级饭店6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7家、三星级饭店29家)。旅游商品已形成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地方名吃、旅游文化用品等四个产品系列,各类旅游商品超市不断涌现,东台发绣被选为2010年世博会赠送嘉宾礼品。旅游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全省省辖市中拥有高速公路总里程最长,盐城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大丰港为国家一类口岸。2008年专门成立了盐城市外事旅游汽车运输公司,2010年初步建成覆盖市区的30家旅游咨询服务点。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旅游景区仍然以观光型、接待型为主,特色不明显,参与性、体验性不够;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畅,“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不协调,尤其是旅游商品研发滞后;三是旅游人才短缺,规划建设、宣传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四是体制机制不活,重点旅游景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在资源整合、开发建设、市场营销等许多涉及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难以取得突破。二、基本做法1、政府主导,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2006年初,市政府成立了盐城丹顶鹤湿地旅游经济区、大丰麋鹿湿地旅游经济区、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和盐城市大纵湖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用开发区的模式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建设。2010年设立丹顶鹤旅游经济区服务业集聚区和盐城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四有三聚”的要求,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相关县(市、区)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植。东台沿海旅游经济区为全市第一家正式挂牌运作的旅游经济区,成立了东台西溪旅游景区开发管委会。大丰市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成立了大丰麋鹿湿地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积极整合旅游资源。盐城市大纵湖旅游经济区正式挂牌,成立了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阜宁县成立了金沙湖旅游景区管委会。2、理清思路,努力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机遇,积极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大项目,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2008年,提出了盐城旅游业突破发展三年奋斗目标,以及以景点建设突破、产业要素的突破、地接市场的突破支撑盐城旅游业整体突破的思路,始终以旅游景点建设为龙头,坚持“重抓本级,市县联动,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提出了“规划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战略构想,组织修编沿海旅游发展规划,全力主攻沿海旅游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大项目招商,成功招引了总投资超30亿元的大丰幸福公社、奥威斯梦幻水城两个旅游大项目,以旅游大项目为龙头推动优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3、规划引领,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加快突破。坚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编制了《盐城市沿海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珍禽保护区海堤东生态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丹顶鹤旅游经济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暨核心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盐城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大丰国家海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射阳河口风景区规划》、《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阜宁金沙湖休闲度假区规划》、《响水陈家港绿岛小夜曲规划》等。全市旅游规划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指导我市旅游业科学、健康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突出重点,扎实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每年年初都以市旅委会名义下发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按照5·18、10·18和年底三个时间节点,明确阶段性时序进度任务,年底严格考核兑现。4、塑造品牌,大力开拓旅游目标市场。突出“东方湿地,鹤鹿故乡”特色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联合南通、连云港共同打造“江苏旅游新干线”,合力推出“新华东旅游线——神山仙鹤长寿之旅”旅游产品,成为江苏对外宣传的主打旅游产品之一;联合南通、泰州组建“江海旅游金三角联合体”,联合推出长三角世博体验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并与上海旅游热线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世博旅游市场。成功举办“苏、锡、常、通、盐、扬、泰七城互动游暨长三角世博之旅——相约盐城”活动,拉动了七城旅游市场。开展以央视为重点的媒体推广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城市形象宣传,邀请以中央电视台知名导演摄制盐城旅游形象片,集中展示以“东方湿地,鹤鹿故乡”为主题的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及城市风貌。面向海内外成功举办盐城旅游形象标识、宣传口号征集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市旅游市场得到较好培育,旅游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5、创新工作,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创新思路引领发展,以创新手段开拓市场,以创新方式优化服务,以创新管理狠抓落实。借助外力和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建立了“政府牵头、政企联动、分工合作、协同服务”的旅游促销模式。针对大市区缺少公益性旅游咨询服务网络的实际,创造性地选择市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和重点旅行社作为市旅游服务中心的服务点,完善了旅游咨询服务网络。2009年首次在全市开展“旅游接待推荐单位”、“旅游星级餐馆”和“十佳饭店”、“十佳旅行社”、“十佳旅游景区”评选活动。全面贯彻执行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旅游景区创建、旅行社管理、导游人员管理等相关政策,发挥行业监管职能,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对全市旅游星级饭店进行定期复核;加强导游年审培训工作,提高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从严组织旅行社的申报和年审工作,加大对“黑车”、“黑社”、“黑导”、“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加强重大节日期间安全隐患排查,不断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开设了游客咨询投诉专线,及时有效受理旅游投诉,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一、机遇分析1、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优越,政策叠加效应显现。一是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优先布局、优先发展的政策与战略机遇。从宏观上讲,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区域经济发展上讲,盐城既是江苏沿海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又是长三角的重要成员之一,国务院先后批准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都把盐城的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其中《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把盐城建成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盐城旅游业定位为“重要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和“一核五城七带”中“滨海海韵渔情旅游带”。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东部沿海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和“建设生态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这些政策的先后出台和实施,已形成了盐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二是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空间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不仅为盐城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创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同时,伴随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各种发展政策及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将更加成熟。三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机遇。城市建设、港口、港城、临港产业的建设,新能源、现代农业、海洋渔业的布局及开发建设,将催生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特别是随着临港产业的发展,海洋旅游将成为盐城旅游的新特点、新亮点。随着城市的旅游集聚功能和枢纽作用的进一步凸显,产业融合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加大。2、资源禀赋独特,具有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越来越向往原生态的旅游区。作为生态型旅游目的地,盐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旅游发展机遇。我市地处黄海之滨,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为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滩涂湿地拥有盐城珍禽和大丰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内面积最大的岸外沙洲——东沙。两个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世界品质的旅游资源,拥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等5个国际生态组织桂冠,具有打造大项目和重量级旅游产品的基础和潜力,我市旅游业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3、盐城经济快速发展,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世界范围看,区域经济由“工业型经济”渐变为“服务型经济”,通过产业服务化实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十一五”期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22.3:45.6:32.1转变为2010年的16:48.5:35.5,标志着盐城市已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了中期阶段,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将为盐城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67.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1.3亿元,增
本文标题:盐城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