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1-玉溪一中2014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做答,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共25小题,50分)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国家的收人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4、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行汉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2-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D.推行重商主义8、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D、先定论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或成果有①取消包税制②取消宗教地产的免税权③分配国有土地给新兴地主和农民④确立了土地私有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C、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1、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1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C、外国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D、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13、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发展资本主义C、救亡图存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14、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戊戌变法()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A.阿奎那B.斯宾诺莎C.洛克D.卢梭16.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D.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17.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A.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3-B.当人民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推翻当权者C.国家建立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D.契约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人们建立了国家与法18.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有()①君主立宪派②吉伦特派③雅各宾派④热月党人⑤拿破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9.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说明()①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②欧洲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③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完全丧失④拿破仑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方向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中体西用的实质是()A.维护封建统治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西方物质文化D.维护清王朝统治21.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A.理论联系实践B.提倡君主立宪C.理论体系完备D.西学同儒学结合22.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因此他提出民生主义,其实质目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动员工农群众革命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D.反对封建专制23.推动英国议会改革的经济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经济全球化C.工业革命D.经济大危机24.毛泽东说“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主要因为什么?A.实行了“三三制”原则B.进行了土地改革C.实行了“整风运动”D.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25.下列属于蒋介石镇压民主运动制造的惨案的是()①校场口血案②下关惨案③李闻血案④皖南事变⑤五月流血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③④-4-第Ⅱ卷(共4小题,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材料二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日知录·宋世风俗》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3分)⑵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⑶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⑷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1分)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3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5-材料四:⑴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1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⑵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⑶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2分)(4)材料四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1分)这一事件涉及到哪些领域?(2分)(5)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而此项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此项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6-材料三:“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有何历史意义?(4分)(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它有什么局限性?(4分)(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有何目的?(4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劝学篇》材料二:“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公车上书》材料三:“……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1)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代表哪些派别,他们对西方民主政治各是什么态度?(6分)(2)材料三中对皇帝的态度和材料二有何不同,你认为形成材料三观点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6分)-7-玉溪一中2014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答案ABDBBDAC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ADCCCBCAB题号19202122232425答案BADCCAB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6、(1)冗兵、冗官、冗费。(3分)(2)积贫: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答出2条即可得2分)积弱: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械监(答出2条即可得2分)(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2分)(4)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1分)看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政治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27.(1)主张废除。(1分)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双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每一要点1分共3分)(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2分)(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每一要点1分,共2分)(4)政治改革缓慢;(1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2分)(5)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政治改革,推动着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8-28.(1)出自《人权宣言》1789年,体现了反对封建特权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4分)(2)出自《独立宣言》1776年,其虽然宣称“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但真正拥有政治权利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奴被排除在外(4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目的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4分)29.(1)材料一是洋务派,不主张学西方政治;材料二是维新派,主张学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三是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6分)(2)材料二主张保留皇帝,材料三坚决主张推翻皇帝。原因有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无可挽救。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思想上,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以西
本文标题: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7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