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2012年10月,共6页)命题教师罗云波审题教师姜洪泽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P-31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D.在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4.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2O==CO+H2ΔH=+131.3kJ·mol-1B.C(s)+H2O(g)==CO(g)+H2(g)ΔH=+10.94kJ·mol-1C.C(s)+H2O(l)==CO(g)+H2(g)ΔH=+131.3kJ·mol-1D.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5.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2②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6.2NO2(g)N2O4(g)ΔH=-56.9kJ/mol,2molNO2转化为N2O4时放出的热量()A.大于56.9kJB.小于56.9kJC.等于56.9kJD.不能确定7.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8.已知:①)g(O21)g(H22=H2O(g)△H1=akJ·1mol,②)g(O)g(H222=2H2O(g)△H2=bkJ·1mol,③)g(O21)g(H22=H2O(l)△H3=ckJ·1mol,④)g(O)g(H222=2H2O(l)△H4=dkJ·1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9.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1,则这段时间为()A.0.1sB.2.5sC.10sD.5s10.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4mol/L·sB.v(C)=0.5mol/L·sC.v(B)=0.6mol/L·sD.v(A)=0.15mol/L·s11.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3A.4/5v(NH3)=v(O2)B.5/6v(O2)=v(H2O)C.2/3v(NH3)=v(H2O)D.4/5v(O2)=v(NO)12.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g)+2B(g)3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的C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13.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加热B.加压C.降温D.加大反应物浓度1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15.已知反应A2(g)+2B2(g)2AB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6.某温度下,反应SO2(g)+21O2(g)SO3(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A.2500B.100C.4×10-4D.2×10-2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18.可逆反应A(g)+B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转化率增大B.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有颜色的气体4C.升高温度,C百分含量减少,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是气体19.22COClgCOg+Clg;0.H>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2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150℃催化剂2N2(g)+3H2O(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2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H0;B.T1T2、P1P2、m+nP、⊿H0;C.T1T2、P1P2、m+nP,⊿H0;D.T1T2、P1P2、m+nP、⊿H0;22.右图所示为8000C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是反应物5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填空题(31分)23.(1)(13分)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2H2(g)+O2(g)===2H2O(l)的△H=_______________,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3)已知0.5mol甲烷与0.5mol水蒸气在t℃.p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了a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4.(8分)1840年盖斯指出: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反应热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的反应热相同。请回答:(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S,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C(S,石墨)+O2(g)=CO2(g)△H=-393.51KJ/mol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由热化学方程式看来更稳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燃烧3.1g白磷比燃烧3.1g红磷放出的热量多1.839KJ,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_________。25.(10分)对于A+2B(气nC(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态。(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的状态为________;当n=3时,A的状态为______。(3)若A为固体,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n(填””、””或”=”)2。(4)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三、实验题(15分)26.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6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四、计算题(10分)27.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0mol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HI气体,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0mol/L,求:(1)反应的平衡常数和H2的转化率(2)其它条件不变,充入的H2(g)和I2(g)各0.20mol,求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中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高二年级理科化学答题卡(2012年10月,共2页)命题教师罗云波审题教师姜洪泽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共4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二、填空题(31分)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本文标题: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7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