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07—2008年上学期(吴伟芳、黄家音共同完成)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第1课小苗的诞生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2、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3、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4、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教学重点: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独立地制订自己地实验方案。教具:蚕豆、菜豆、绿豆种子(有的是干种子,有的是提前1-2天用温水浸泡)。盘子、步、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研究种子萌发地外界条件1、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2、分组观察事先准备好的种子,讨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或假设。4、教师对各组制订的实验方案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并做出必要的指导。5、学生可以在课下继续完成实验,做好观察和记录。二、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二、得出结论。三、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四、总结。五、作业:制作种子标本盒。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温度小苗的诞生:种子的萌发条件空气水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懂得种子萌发与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有关。第2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2、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植物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教学重点:研究土壤的渗水状况。教学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壤里的生长情况。教具:1、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图片或挂图等;2、透明塑料瓶、纱布、烧杯、花盆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1、从花生生长在不同土壤中产量不同这一现象引入,启发学生思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观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4、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然后根据三种土壤的特点,给土壤命名。二、渗水比赛1、提出问题,并交代活动的任务,即三种土壤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土壤渗水能力的大小。2、要求学生猜想哪一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并把自己的猜想填在教材给出的横线上。3、按照教材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4、在试验过程中,提示学生把三个装有不同土壤的瓶子中流出的水量记录在教材给出的图表里。5、根据记录的结果让学生分析三种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然后反过来推测保水能力。6、小结。第二课时一、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1、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活动的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一种土壤里长得好,并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教材给出的横线上。2、按照教材的提示的做法进行规范操作。3、自己种的植物,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4、讨论。二、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2、有条件可以到植物园去考察。三、总结。四、作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板书设计: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土壤与植物的生长:豆苗在沙质土里长得好,理由是沙质土渗水能力好。教学后记:学生通过探究土壤的渗水状况的实验,了解到豆苗在沙质土里长得好。第3课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教学目标:1、能用对比实验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2、能对影响植物的因素进行假设。3、能对说出应从哪些方面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及规范操作的能力。教学难点:确定试验中的哪些因素是可变的,哪些因素是不变的,并能说情其中的道理。教具:四棵生长情况相似的植物,两个黑色的纸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研究影响植物的条件1、明确研究方法。2、提出自己的假设。3、设计对比实验。4、设计记录植物生长情况表。5、猜想影响植物生长的其他条件,讨论设计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的实验变量的合理性。二、小结。第二课时一、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说一说在种植物、观察、照顾植物的感受。2、讨论:利用活动1中得到的有关结论,想出更多的帮助植物生长的措施。3、得出结论并落实到行动中。4、通过科学在线的阅读,了解更多的有关不同植物生活习性的资料。二、总结三、作业:开成果展示会。板书设计:4、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浇水、除草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搭架、除虫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做对比实验,知道了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的方法。第四棵根和茎教学目标:1、能利用感官找出不同类型根的特点。2、能对各种类型的根进行比较并分类。3、能说出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找出根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的根和茎的主要作用。教学难点: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设计实验。教具:不同根或不同茎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植物的根1、布置学生在课前寻找,采集植物的根供上课观察、实验时使用。2、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根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并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3、找出根的共同特征。4、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根进行分类的标准。二、研究根的作用1、看图并联系实际分析根的作用。2、猜想根有哪些作用?3、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用。4、交流研究结果,的持结论。第二课时一、研究茎的作用1、认识各种各样的茎。(静的形状、特点)展示实物或借助图片、多媒体资料。2、猜想与假设阶段。3、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4、把自己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组进行交流,并把比较全面的结论写在教材给出的空白处。5、阅读科学在线,明确茎和根的区别,认识茎的作用。二、结论。三、作业:分一分甘薯、芋头、萝卜、马铃薯、姜、甘草、荸荠、山药是跟还是茎?板书设计:4、根和茎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根和茎茎有运输水分、养分的作用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第5课动物的食物教学目标:1、能跟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2、能根据动物某种器官的结构特点推断出其食性。3、能分别说出在自然条件下各类动物在什么环境中取食。教学重点: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的食物,并按食性给动物分类。教学难点:认识动物一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食如何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又是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教具:多种动物吃食物的图片、不同动物牙齿和爪子的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动物的食性1、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图中的动物都有吃什么食物。(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不限于图片中的动物)。2、按照动物的食性给动物分类。3、得出结论。二、捕食的帮手。1、观察动物的牙齿和爪。2、记录三种不同类别的动物的牙齿和爪的特点。3、分析这些特点对动物捕食的帮助。第二课时一、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1、讨论:通过讨论理解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食性的动物需要不同生活环境这一特点,讨论、指定出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具体措施。3、引导学生将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措施落实到行动上,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二、研究动物的食性1、展示各类不同食性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按草性、肉食性、杂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2、小结、评价。三、总结四、作业:以“山羊、生态与人”为主题开一个讨论会。板书设计:4、动物的食物动物的食性:草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动物的食物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生知道了各种动物是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第6课葵花向阳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向日葵花盘的向阳与太阳位置的关系。2、能体会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植物的向阳性运动(即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教学难点:体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教具:有关植物向水性和向地性的图片、两种不同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的实验装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向日葵与阳光1、做游戏:要求学生闭着眼睛做一些事情,如写字、整理书包等,然后让学生结合游戏及日常生活经验谈谈与光的关系。2、观察、讨论。(出世图片)3、引导学生观察更多植物的向光行,让学生举例说,体会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二、研究植物的向光行。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设,选择实验教材,自己决定实验方法。2、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3、实验步骤。4、实验完成后,分析植物的不同生长情况及原因。5、植物向光行的实验方法很多,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即可。6、小结。第二课时一、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1、出世一些整株植物的标本或做些实验。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3、研究植物的向水性(出世图片)。4、提问:还有哪些植物具有了类似的现象呢?5、归纳出植物具有向水性。6、研究植物的向地性。7、了解向地性的概念后,让学生设想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么方向生长,并谈出自己的理由。8、搜集有关资料。二、光对动物的影响1、搜集一些相关资料。2、通过看图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与学生交流。3、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好处。(举例)4、设计捕捉有害动物的装置,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5、学生互评。三、总结。四、作业:做有关植物向地性的实验。板书设计:6、葵花向阳向光行葵花向阳向水性向地性教学后记: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学生认识了植物的想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进一步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7课燕子南飞教学目标:1、能提出与鸟类相关的问题。2、能根据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教学重点:通过对动植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教学难点:了解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教具:有关动物迁移的资料、图片和有关动植物过冬方法的图片以及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鸟类的迁徙1、出世鸟类迁徙的资料,唤起学生记忆中曾经提出过的问题。2、向学生介绍鸟类迁徙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统计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3、猜想许多鸟类具有迁徙生活习性的原因。(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论)4、提出和鸟类迁徙有关问题进行研究。5、认识鱼类的洄游行为。(出示图片)6、了解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习性。7、收集动物通过迁徙方式适应环境变化的例子进行分析并记录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8、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后,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举出更多的例子。(植物的迁徙)二、动物的冬眠1、展示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图片或资料。2、在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后,再列举一些当地冬眠动物的名称。3、知道学生仔细观察教材27页图,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4、讨论:“与夏天相比,冬天里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上会发生哪些变化?”(用列举的反复是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三、总结。四、作业:搜集当地有关迁徙行为的鸟类资料并统计。板书设计:7、燕子南飞鸟类的迁徙:躲避寒冬的低温或食物短缺燕子南飞动物的冬眠方法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反复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第8课仙人掌的刺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结果或查阅资料,推测出动物某种形态结构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或生活防止相适应,并能为自己的推测说明理由。2、能举例说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的。教学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感受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难点:运用“联系”、“适应”的观点,分析生物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具:胶条或细线、笔、剪刀、筷子、鱼的图片或标本、实物等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仙人掌与莲1、提前1天做好29页所示的对比实验。2、展示图片或资料,介绍两种相差悬殊的环境-沙漠和水塘,及两种生活环境中的植物。3、利用仙人掌和莲的图片或实物,比较它们在形态上的区别,并将比较的结果在教材的表格内记录下来。4、指导学生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5、展示教材第29页的四幅图,认识植物的形态是如何适应环境的。6、讨论:植物的生活环境发生对调所出现的情况,如换了环境后这些植物就不能生存,为什么?二、身体结构的适应性。1、做拇指游戏。2、关于人体结构是如何适应性生活需要的。3、对鱼的观察。4、搜集动物身体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并分析。5、讨论:骆驼身体结构特点。6、提出一些想研究的问题,完成研究报告。三、对狐狸的研究1、根据自己已
本文标题: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48090 .html